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一直是眾多頂級銀行、私募基金和證券交易所的大本營,但疫情卻正在瓦解這座城市在金融界的「壟斷地位」。
據美媒報導,投資銀行高盛已經考慮與其他許多金融公司一樣——搬離紐約。該行正在探討將資產管理部門一部分業務搬遷出紐約,其高管已在佛羅裡達州考察了辦公地點,並與當地官員進行了會談。
金融公司從紐約出走的主要考慮是節約成本,更高的稅收和更貴的房租令高管有了搬家的主意。而佛羅裡達州受到青睞的原因則更加多元:與紐約沒有時差,比紐約更暖和、更靠近海灘,甚至無需繳納州層面的所得稅。
事實上,早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之前,就有大批華爾街高管為了削減成本將數千個工作崗位挪出紐約。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除高盛外,摩根史坦利、巴克萊銀行、瑞銀集團、瑞士信貸、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聯博(Alliance Bernstein)等一系列金融機構都在佛羅裡達州、北卡羅來納州、鹽湖城、達拉斯、納什維爾等相比紐約成本更低的地方建立了分部,並配備了人員。
為什麼要離開紐約?
根據曼哈頓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近半數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紐約人表示正考慮離開這座城市,首要原因是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疫情期間允許在家辦公的趨勢壓縮了在紐約這種城市生活的許多優勢,已經促使許多公司將業務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點,包括德克薩斯州、佛羅裡達州和內華達州。根據今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紐約公司已經考慮要將在紐約的辦公室規模縮減至少20%。西海岸的矽谷的公司也在進行類似的轉變,比如惠普搬到了休斯頓,大數據公司Palantir搬到了丹佛。
根據分析性網站ThinkWhy的Labor IQ分析數據,從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紐約地區的金融業工作崗位已經80.24萬個銳減至74.32萬個,未來,該地區的金融業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奪回這些流失的工作崗位。雖然紐約市金融中心的地位很難遭到撼動,但在過去30年的每一次經濟衰退中,紐約金融業相關的工作都出現了流失,並且很難重新回到早前的水平。
這種趨勢將導致紐約市的財政收入遭受重創,因為金融證券業的稅收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去年,該行業佔州稅收的18%,即超過150億美元,佔紐約市稅收的6%。而且,金融業從業者往往能獲得更高的工資和獎金,他們的離去將使餐館、零售店和其他已經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雪上加霜。據7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估計,未來兩年內,紐約市、州稅收損失可能超過370億美元,而今年紐約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萎縮13%。
誰在因此獲益?
對於從事金融業的人來說,較高的薪資導致稅率不同帶來的得失不可小覷。紐約州對高收入者的工資徵收8.8%的稅,紐約市再徵收3.9%,也就是說在華爾街工作的人要繳納近13%的工資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包括佛羅裡達州、德克薩斯州和內華達州在內的各州都不對工資徵稅。人們賺得越多,離開的動力就越大,因為這一差異很容易意味著稅後工資多出數十萬美元。
紐約的稅務律師克萊恩(Mark Klein)說,他現在的客戶是疫情前的十倍,主要是為那些年收入超過80萬美元的人搬到低稅率的州提供建議。除了對衝基金,一系列專業服務相關企業也都在離開,包括公共關係和會計師事務所。
在一眾選擇中,氣候宜人、成本較低的佛羅裡達州在近期似乎格外受到金融業高管歡迎。資產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計劃將總部從曼哈頓中城搬到西棕櫚灘,對衝基金Citadel和黑石集團(Blackstone)也正在該州擴張。
根據ThinkWhy的Labor IQ在更長時間維度上的分析,近30年來,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和沃斯堡是收穫最多金融業工作崗位的城市,增加了15.59萬個;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同期增加了12.3萬個金融工作崗位,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地區則增加了5.8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