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特銀河格鬥:巨大的陰謀》PV中,帕瓦特奧特曼終於再度登場,並且將會與葛雷奧特曼並肩作戰。那麼這一次,就讓我來向大家介紹,這位來自美國的奧特曼吧。
《帕瓦特奧特曼》的名字來自於英語「Powered」的音譯,表明了這位戰士所擁有的強大力量。這部作品實際上是圓谷探索奧特曼海外市場的產物,為了讓奧特曼走向世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圓谷曾根據海外市場計劃了三部海外奧特曼,它們分別是美國的《帕瓦特奧特曼》,澳大利亞的《葛雷奧特曼》,以及中國的奧特曼,由於中國版權問題,中國奧特曼計劃失敗,而其原型日後成為了奈歐斯奧特曼。
作為第二部海外奧特曼,《帕瓦特奧特曼》走了一條與《葛雷奧特曼》截然不同的道路,《葛雷奧特曼》的故事基本都是原創,而《帕瓦特奧特曼》則是在《初代奧特曼》的基礎上進行了美式科幻的加工,因此《帕瓦特奧特曼》中所有登場的怪獸,包括帕瓦特奧特曼,都能在《初代奧特曼》中找到原型。說到皮套,《帕瓦特奧特曼》中登場的皮套製作質量都相當高,怪獸設計相當具有生物感,像加博拉甚至做出了口水細節,而帕瓦特奧特曼的皮套則是在初代奧特曼的基礎上,強化了肌肉感,並且對頭部加上了顴骨的輪廓,加強了帕瓦特奧特曼精幹強勁戰士的感覺,並且還是第一位藍色眼睛的奧特曼。設定上帕瓦特奧特曼的戰鬥力是初代奧特曼的十倍,數據上高初代奧特曼一大截,當然了,特攝設定什麼的聽聽就好,表現力上如今身為冷門奧的帕瓦特還是差初代太多。
雖說《帕瓦特奧特曼》本質是《初代奧特曼》的致敬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初代奧特曼》的翻拍。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劇集和怪獸的設定,本作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魔改,比如同樣是抓捕人類,三面怪人達達從收集人類標本的外星人變成了吸收人體的碳以此化為實體的電腦病毒,巴爾坦星人則成為了帕瓦特奧特曼最大的敵人,利用改造多拉考收集帕瓦特的數據,強化機械傑頓意圖殺死帕瓦特。由於本作只有13集,因此一些《初代奧特曼》的經典劇集未能得到改編,不過作為「昭和三大問題作」的《我的故鄉是地球》卻被改編了,當然,由於該集影射了美蘇冷戰,因此在本作中被改編成了太空人父親被外星生物附體為怪物,最後被女兒喚醒而自我毀滅的故事。新版賈米拉由於設定變動,對比原版更具有太空衣的特徵,身體具有金屬質感。雖然帕瓦特中父親為了女兒而自我毀滅的結局很讓人感動,但不得不承認,還是《初代奧特曼》的故事更具有深度。
雖然《帕瓦特奧特曼》的劇情尚佳,特攝皮套和道具都是相當精良的,但是這部特攝作品的評價卻不算太高,其真正為人所詬病的原因在於打鬥。全片中打鬥是絕對的重災區,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不斷的推拿、假摔、慢動作以及回合制光線,明明皮套塑造出了精幹戰士的印象,打鬥卻毫無力量感,相比之下差不多時期的《迪迦奧特曼》要遠超於他,就連近幾年因為慢動作打鬥而為人所詬病的《捷德奧特曼》恐怕打戲也稍微好看點。特攝場面的打戲完全浪費了製作精良的皮套與道具,真的相當可惜。
至於打戲差勁的原因,主流的觀點是《帕瓦特奧特曼》的播出正好趕上了美國暴力限制的時期,因此全片不得不去除大量打戲,改以柔和的以掌推人。但是我個人始終覺得這樣的說法有問題,因為在上一年1992年中,另一部改編自日本特攝的作品美版《恐龍戰隊》剛剛播出,打戲卻要好得多,在電視臺公開播放的作品理應受到的更大的限制,但是事實卻是以錄像帶形式出售的《帕瓦特奧特曼》打戲不行,因此美國暴力限制可能不是《帕瓦特》打戲問題的主要原因。關於打戲問題,實際上美國製作方所給出的原因是,《帕瓦特奧特曼》中登場的皮套太過於沉重,且又太過於脆弱,限制住了皮套演員的發揮。因此,由於現實因素限制,《帕瓦特奧特曼》才不得不大量削減了激烈的打鬥。
雖然打鬥不行,但是除開打鬥,《帕瓦特奧特曼》整部作品的質量還是相當高的,如果你的目的不是看打鬥,而是想去觀賞獨特的劇情以及精良的特攝皮套與道具,那麼《帕瓦特奧特曼》依舊值得推薦。以上就是我對《帕瓦特奧特曼》的簡單介紹,這裡是蘋果說動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希望可以關注我,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