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上的國家面積大小不一,例如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有1709萬平方公裡,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有998萬平方公裡,而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面積不到0.5平方公裡。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面積最小的10個國家。梵蒂岡全稱梵蒂岡城國,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的西北部,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比北京故宮還小(面積0.72平方公裡)。
梵蒂岡衛星圖(來源:谷歌地圖)
梵蒂岡地圖(來源:網絡)
梵蒂岡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的「丕平獻土」,法蘭克王國的宮相勾結教皇篡奪王位,丕平將其徵服的義大利半島上大片土地獻給教皇,讓其建立教皇國。教皇替丕平加冕,為其篡位的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此後,歐洲國王或公侯登基需要教皇加冕才行,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教會勢力如日中天。
相比現在的梵蒂岡,中世紀的教皇國面積很大
(來源:網絡)
隨著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加上之後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及近代啟蒙運動的衝擊,教皇的勢力日趨衰弱。在近代義大利的統一運動中,教皇國被消滅了,教皇退居在羅馬城西北的梵蒂岡宮內。1929年,義大利的墨索裡尼為了得到教皇的支持,同教皇籤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領土就是教皇居住的梵蒂岡城牆內區域。
今天的梵蒂岡面積雖小,但是教皇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佔世界人口1/6的天主教教徒的信仰中心。
位於梵蒂岡東邊的聖彼得大教堂在20世紀中葉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天頂上的壁畫《創世紀》為米開朗琪羅所創作。
鳥瞰聖保羅大教堂(來源;網絡)
聖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廣場(來源:網絡)
教堂天頂的《創世紀》壁畫(來源:網絡)
梵蒂岡境內有鐵路和火車站,鐵路與義大利鐵路相連,同時,梵蒂岡也是世界上擁有鐵路國家裡面鐵路裡程最短的。
梵蒂岡有500多名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另外有僱傭3000多名外籍工人,但不居住在梵蒂岡。
梵蒂岡儘管很小,一切生活物資來自義大利供給,但是非常富有、影響力很大,擁有黃金、外匯儲備等資產達數百億美元,在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駐有宗教代表,梵蒂岡的電臺不間斷地向世界各地廣播。
由於宗教等原因,梵蒂岡和中俄沒有外交關係,僅和中國臺灣「邦交」。
摩納哥全稱摩納哥公國,位於法國東南部海邊,面朝地中海,三面被法國所包圍。
摩納哥衛星圖(來源:谷歌地圖)
摩納哥全貌(來源:網絡)
摩納哥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比北京頤和園(面積2.9平方公裡)還小。首都是摩納哥城,其老城是一座建於海邊懸崖上的中世紀的古堡。
海邊懸崖上的中世紀城堡(來源:網絡)
摩納哥公民不到1萬人,常住人口超過3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常住的外籍人大部分是其他國家的富豪及社會名流,因為摩納哥免徵個人所得稅,而大部分歐洲國家對富人徵稅很重。摩納哥很富裕,人均GDP位列世界前列。不過摩納哥房價也非常高,每平方米約40萬人民幣以上,位居全球第一,當然對於那些富豪來說這不是事。
摩納哥遊艇碼頭(來源:網絡)
摩納哥經濟以博彩業、旅遊業和銀行業為主。摩納哥中部的蒙特卡洛是世界上著名的賭場,統計學中的蒙特·卡羅方法(Monte Carlo method)就是用這個地方命名的。
摩納哥地圖(來源:網絡)
F1方程式賽車摩納哥站的賽道(來源:網絡)
摩納哥還是F1一級方程式賽車大獎賽的重要的賽站。摩納哥的足球俱樂部參加法國甲級聯賽,是法甲中的一支勁旅,曾經多次獲得法甲冠軍。摩納哥的蒙特卡洛雜技節是當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雜技藝術節之一。
在華為的幫助下,摩納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5G全覆蓋的國家。
摩納哥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公國,國家元首是大公,現任國家元首是阿爾貝二世親王。大公關係到摩納哥的存亡,按照法國與摩納哥籤署的條約,如果大公沒有繼承人,摩納哥就要被併入法國。
諾魯全稱諾魯共和國,位於太平洋赤道附近,整個國家在一個長約6公裡、寬4公裡的珊瑚島上,面積約21平方公裡,人口約1.3萬,首都亞倫。
諾魯位置(來源:百度地圖修改)
諾魯全境(來源:網絡)
諾魯地理位置很偏僻,但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國家,那就錯了!諾魯全島3/5以上的面積為由鳥糞堆積形成的磷酸鹽所覆蓋,這些海鳥帶來的「礦」讓諾魯迅速暴富,以前的中學地理教材上講「資源致富」就是以諾魯為例。
不過由於澳大利亞等國人的瘋狂開採,諾魯磷礦所剩無幾,整個國家陷入財政危機。磷礦開採收益不是流入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口袋,就是被諾魯政府敗光。普通民眾沒有受益,卻要面對磷礦採完後留下的裸露石灘。
磷礦採完後的面目猙獰的景象(來源:網絡)
現在諾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是給澳大利亞當「難民營」,澳大利亞將難民營建在諾魯,而不是自己的國家,給諾魯一些安置難民費用。該難民營環境極其惡劣,多次曝出虐待醜聞,被稱為「澳大利亞的關塔那摩監獄」。
諾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建交,和中國臺灣維持「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