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火韓國線上二手貨交易

2020-12-22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受新冠疫情影響,韓國人一方面減少外出購物,一方面開始捂緊錢包,線上二手貨交易因此變得火爆。

《韓國先驅報》16日報導,韓國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韓國點擊公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韓國國內智慧型手機用戶中大約1090萬人訪問二手交易平臺,佔26.9%。其中,28%的用戶年齡在40多歲,22%的用戶年齡在50多歲。另外,二手交易平臺周六瀏覽量最大,用戶周末的相關應用程式使用時間也最長。

韓國較為知名的二手交易網絡平臺包括「胡蘿蔔市場」「閃電市場」和「Joonggo Nara」。它們針對不同消費群推出不同策略,快速擴張。比如,「胡蘿蔔市場」藉助全球定位系統確定用戶位置,主攻鄰裡二手貨交易;「閃電市場」則主攻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群體,既支持二手貨交易,也支持新品交易;「Joonggo Nara」是專營二手貨交易的在線社區,用戶群體廣大。

時尚屆出版物《時裝商業評論》分析,疫情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待在家中,找出閒置物品,然後變現或購買降價物品,以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困難光景,二手貨交易因此火爆。另外,環保意識增強也助推二手貨交易。(完)(喬穎)

關鍵詞:二手貨(secondhand stuff)、尼爾森韓國點擊公司(Nielsen KoreanClick)

相關焦點

  • 疫情帶火日本二手貨市場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多地因新冠疫情進入緊急狀態時,政府鼓勵民眾居家期間靠整理打發時間,二手貨市場因而火了一把。路透社14日報導,東京都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整理女王」藤麻理惠出演的宣傳片,鼓勵民眾居家整理,繼而掀起一股「整理熱」。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 誰在買賣二手貨?
    二手貨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不少人在平臺上買賣閒置物品,一來收回資金用於消費,二來也可以「淘」到不少物美價廉的好貨。哪些人在買賣二手貨?二手交易為何會日益火熱?筆者進行了走訪。二手交易方便買家、成全賣家舊貨市場歷史悠久,歷來是二手交易的重要聚集地。
  • 明星倒賣二手貨已成風氣?快本收禮事件牽出幕後真相!歪風邪氣
    網紅帶貨那邊剛出事不久,連鎖反應還沒結束呢,快本收禮的事情就又上了榜,還真是大戲一出又一出啊。這事一出,湖南衛視接著發聲了,到底是電視臺,反應速度就是快啊。他刪除了自己掛在某平臺上的所有被賣出去的二手貨品,交易貨品高達幾百件,而且其中還不乏有一些奢侈品。這件事情,再次將網友們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粉絲應援送禮,明星賣二手貨……嗯?這麼一聽,似乎,是個產業鏈啊!
  • 疫情之下寵物門店生意冷清?別慌!「線上」店火起來了!
    但是與此同時,一批線上做生意的寵物服務店卻因此而火起來了。尤其是上門送寵物用品和食品、上門做美容、遠程問診看病等服務受到許多養寵人士的歡迎。還有一些線下實體店也不再「坐等」,而是主動上門服務。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個有著2000多億市場規模的寵物行業,發展潛力是不可置疑的。
  • 疫情「帶火」線上診療 無錫多家醫院推發熱門診免費諮詢
    疫情期間,無錫多家醫院推出發熱門診和其他專科的線上免費諮詢,對於排查疑似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患者尋醫問藥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此趨勢下,在線診療未來是否成為就醫常態?線上諮詢能取代線下看病嗎?疫情「帶火」線上診療和諮詢「我女兒哮喘,一直在用80微克的信必可都保,一支剛剛吸完。可藥店裡只有160微克的,請問能用嗎?」4月27日,市民崔女士打開了無錫市兒童醫院的線上問診平臺,很快就收到了醫生的回覆:「不可以,160微克是成人用量。」崔女士對此非常滿意,她說,疫情沒發生前,女兒一有頭疼腦熱,到醫院後總要排上幾小時的隊才能看上醫生,非常麻煩和折騰。
  • 二手手機交易市場用戶規模逾千萬,疫情或將加速交易線上化
    ,用戶人均安裝二手手機交易 app 1.09個,頭部二手手機交易平臺用戶量穩定增長疫情或將加速二手手機交易線上化:用戶消費場景遷移至線上,疫情期間是培養用戶線上消費習慣又一窗口​一、二手手機行業背景二手手機市場規模現狀用戶規模逾千萬,供給雙方良性驅動國內智慧型手機用戶規模觸頂
  • 線下遇挫 線上爆紅 疫情之下保險業上演「冰與火」
    與餐飲、零售等消費類行業類似,受疫情影響,國內保險業的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因無法近距離接觸客群而受到衝擊,展業面臨陣痛。但挑戰與機遇並存,就在傳統線下渠道受阻之時,以網絡為主要載體展業的網際網路保險則迎來了彎道超車的契機。 疫情之下,中國保險業正在上演「冰與火之歌」。
  • 2020傳媒行業冰與火:線下氣氛組,線上帶貨忙
    疫情之後影視行業如何翻身,是所有業內人士需要思考的問題。影視公司在徹骨寒冬中思考,觀眾究竟願意在大熒幕上欣賞到哪些電影,為什麼樣的內容付費?線下院線在持續蕭條中擔憂,如何在影視線上化的趨勢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如何變革才能阻止不斷下滑的市場份額?
  • 中國人看不上的二手貨,為何日本人卻如此中意
    二手貨在日本稱為「中古品」,很多國人不喜歡別人用過的東西,我也問過身邊的國人,為何不喜歡二手的東西,很多人也說不上理由,只是覺得「不乾淨」。其實在日本「二手貨」可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就是二手品商店或者回收二手品的地方。為何日本人對二手品如此情有獨鍾呢?這背後也是有許多原因的。
  • Auction:韓國疫情趨緊,家庭安防產品及汽車安全產品被意外帶火
    韓國疫情持續蔓延,迫使人們對公共衛生和個人防護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這種意識逐漸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進一步改變其消費習慣。防止二次事故的三腳架和事故預防指示燈,以及用於滅火器的緊急逃生錘和安全帶切割器等各種產品正變得越來越流行。
  • 宋茜帶火「神仙」洗髮水,鄭秀晶也在用,李佳琦:火到了韓國?
    宋茜帶火「神仙」洗髮水,鄭秀晶也在用,李佳琦:火到了韓國?當代年輕人似乎都已經靠頭髮來鑑定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了。宋茜之前是韓國組合F(X)的隊長,跳舞唱歌是她的魅力,一頭烏黑優質的秀髮也是看得人心痒痒。前段時間在接受採訪時,宋茜力薦了這款她帶火的「神仙」洗髮水,直言這一款就是傳說中的錢包不用承受太多,頭皮頭髮也能養得好。包括組合裡的另外一個成員鄭秀晶,之前來中國的時候,宋茜也安利給了她。
  • 轟轟烈烈的直播:線上訂單月增50倍 自救帶貨能火多久
    我國的線上博物館文創市場每年以超過100%的增速在高速增長。過去兩年,淘寶和天貓平臺的文創產品規模漲了3倍,博物館自營店的交易規模更是漲了6倍。良渚博物院院長周黎明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人們在特殊時期也不耽誤逛博物館、看展,甚至還能看到平時逛博物館看不到的更多內容。而對博物館來說,「雲春遊」不僅僅是一時應急,更成為博物館數位化的新選擇。
  • 疫情之下多地商場主動求變 商家線上帶貨「自救」
    原標題:疫情之下多地商場主動求變 商家線上帶貨「自救」   多地商場主動求變 商家線上帶貨自救   本報記者 王麗新   「防疫之外,最大的難處是客流量下降,部分商戶信心不足,擔心租戶大面積掉鋪。」
  • 網絡直播物流助推 天水大櫻桃線上線下銷售「火」
    一縣一品大圖   原標題:網絡直播物流助推 天水大櫻桃線上線下銷售「火」  品質優良 網絡直播 物流助推
  • 疫情之下,線上線下教育的冰與火、危與機
    疫情重災區湖北開學時間暫不確定,山西、陝西、天津等地具體開學時間也是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再確定。然而,學生們的課業不能耽誤,因此,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線上教學、網上授課成為當前的主流選擇,而需要師生線下教學授課的補習機構或者職業教育,則要麼倒逼自己從線下走到線上,要麼就被迫承受比較大的運營壓力。
  • 這次引爆韓國疫情的邪教,悄悄盯上了中國
    二喪心病狂的新天地最近在中國網絡爆火,把韓國攪的天翻地覆的「新天地」教會,就是邪教中「戰功彪炳的扛把子」。一個宗教組織,竟然大面積應用線上辦公程序,究竟是為了傳教,還是用於開展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工作?隨即,在得到教主的李萬熙最高指示之後,新天地就開始利用線上溝通的方式和政府打起了遊擊戰。
  • 上海男子閒魚上買二手貨,最後居然被要求去金山跑馬拉松?
    閒魚上購買二手卡 賣家未現身上海的顏先生打算辦張健身卡以前辦過卡的他覺得健身卡利用率不高所以今年他打算少花些錢想在閒魚平臺購買一張二手健身會員卡有不少賣家聲稱>標著「低價轉讓健身卡」信息的用戶其掛售商品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健身卡(不少用戶掛售多張健身卡)都是實名辦卡一個人怎麼會有多張健身卡要轉讓呢很有可能就是健身會所的銷售在「釣魚」提醒各位消費者如果選擇二手交易平臺購買健身卡
  • 韓國兩大娛樂「巨頭」合作 推廣線上演唱會
    圖為韓國SM娛樂公司今年起推出「Beyond LIVE」系列線上演唱會。SM公司供圖中新網首爾8月5日電(記者 曾鼐)韓國SM娛樂公司與JYP娛樂公司宣布合作成立新公司,發展線上演唱會。韓國文娛產業受疫情「重創」,線上演唱會逐漸走俏。SM娛樂公司5日向記者介紹,將與JYP娛樂公司合作成立主營線上演唱會的公司。SM與JYP是兩家韓國著名的娛樂集團,旗下擁有眾多知名偶像團體。
  • 韓國首爾市民線上感受大美青海
    為推動中韓文化交流,加強文旅合作,12月9日,「中韓緣·大美青海走進韓國」青海省文化旅遊系列推廣活動啟動,活動以線上視頻連線的方式,讓更多韓國首爾市民了解和感受到「大美青海、旅遊淨地」的魅力,進一步推動青海和韓國文化的交流和旅遊合作。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原定赴韓國舉辦的青海省文化旅遊系列推廣活動由線下轉變為線上舉辦。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鄭佔波吉時雨攝□本報記者欒姍從最開始的公益直播帶動奉獻愛心,再到農產品直播助推扶貧,直至百業直播帶火消費,直播已成為新的零售和流量入口。今年以來,疫情催生「無接觸購物」,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直播帶貨參與是最好的體驗「疫情防控期間,沒法外出逛商場,身邊不少朋友推薦刷『直播間』,我嘗試後發現還真不錯,漸漸就喜歡上這種新型購物方式。」鄭州一家公司的職員李詩嫻說。除了傳統的導購群體外,「新農人」群體也開始接觸直播這一全新的帶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