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可謂是所有調味料中最神奇的一種了,除了能夠搭配來吃餃子,醋還被我們賦予了許多其他的功能:
魚刺卡喉——喝醋,
室內殺菌——燻醋,
軟化血管——喝醋。。。
到底是醋太厲害還是人想太多?
今天就來認識一下,醋的真正作用到底有哪些。
室內燻醋能殺菌?
年初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周圍就有部分人會在屋裡燒點醋,說是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之所以有人會認為醋能殺菌消毒,是因為醋升溫後可以揮發出醋酸,醋酸確實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但其實,依靠醋升溫揮發出醋酸的濃度,還遠遠達不到能殺菌的水平。
有科學家曾正兒八經地做過相關實驗,觀察在密閉的空間裡,燻醋能不能減少細菌的菌落數量,結果發現,燻醋沒有明顯的消毒殺菌作用。
反而長時間不通風的情況下燻醋,有較嚴重的嗆鼻子的味道,易刺激到呼吸道黏膜,會讓某些人覺得噁心和呼吸困難,尤其容易引起哮喘和氣管疾病患者的不適。
正確做法:
減少室內空氣細菌病毒,最直接的方法依然是常開窗,勤通風。
灌醋能軟化魚刺?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美:醋是酸的,可以和魚刺中的鈣發生反應,起到軟化魚刺的作用,順帶把卡著的魚刺衝下去。
但是,醋的酸性其實並不高,醋酸屬於弱酸,根本無法軟化大部分的魚刺(想想西湖醋魚的刺為啥是硬的)。
而為了灌醋反覆做吞咽的動作,還可能讓魚刺扎得更深。
所以,猛灌三杯醋後……魚刺該在哪裡還是在哪裡,而你滿肚子可能都是酸水,要是喝大半瓶醋的話,還會對咽喉部的黏膜造成損傷。
正確做法:
如果是細小的魚刺,可以用力咳嗽,沒準兒魚刺就隨著氣流脫落了。
如果實在取不出來就別勉強,趕緊去醫院,讓專業的耳鼻喉醫生或內鏡醫生來處理吧。
吃醋能軟化血管?
這個說法流傳範圍也非常廣了。由於血管動脈硬化一般會存在鈣化的問題,而醋恰恰可以溶化鈣質,所以聽上去,吃醋能軟化血管是非常符合邏輯的。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吃的醋真的能進入血管嗎?
血管硬化,主要是指血管當中的粥樣斑塊形成,從而降低血管彈性。
而喝下醋後,大多在消化過程中被中和掉了,並不會穿越流到血管裡,軟化功能也不會定點不會作用於血管。
就目前的科學研究而言,並沒有任何靠譜的實驗數據證明醋、醋泡食物可以軟化血管,促進血管健康。
正確做法:
遵醫囑服藥,注意日常飲食均衡搭配,少吃甜食和油炸食物。
醋的真正作用其實是這個!
上述這些莫須有的功效,就不要讓醋來承擔啦,醋作為一種調味品,它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調味。
醋在調味界,是很多場景下必不可少的救場高手:
太甜?沒關係,加點醋!
太辣?沒關係,加點醋!
很多大魚大肉,加點醋去腥,口感上也能頓時感覺清爽很多,也能解解油膩。
另外,醋可以幫助穩定餐後血糖,避免因為餐後血糖過高而促進脂肪合成,而且餐後還能讓你不那麼容易睏倦。
吃醋,要吃這樣的。
想買到好吃的醋,主要關注以下三點:
1.包裝上是否有「釀造」二字。
醋一般以糧食、水果釀造而成,釀造醋口感相對更飽滿、柔和、醇厚。
不同的醋,有相對推薦的吃法,可以參考下表:
2.總酸越高,品質越好。
總酸越高,醋的酸味越醇厚,同時酸度夠高也易於保存,不需額外添加防腐劑。
比如以上兩款都是恆順的香醋,但總酸並不相同,相比來說第二款總酸更高,酸味更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