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
猛龍104-103凱爾特人。
洛瑞23投13中31分8助攻6籃板;範弗利特22投9中25分6助攻3籃板;猛龍39籃板23助攻。
沃克15投9中29分3助攻3籃板;杰倫15投9中19分12籃板;凱爾特人44籃板21助攻。
正文:
去年,雄鹿一度2-0領先猛龍,眼看著就要終結萊昂納德的冠軍夢了,但最終,猛龍漂亮地完成了驚天大逆轉,4-2反殺雄鹿。
如今,凱爾特人2-0領先猛龍,猛龍還能反殺嗎?
人還是這撥人,基本沒變,只是少了那位科懷·萊昂納德。
先前說了,兩邊兒都是有著一票持球手的。凱爾特人持球手們,持球投功力太強。因此,猛龍想要贏下比賽,就不能和對面比投籃,反而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即通過洛瑞、範弗利特的突破和策動,在進攻端打開局面。
他們的確是這麼做的,開局就打得極其乾脆、果斷:
突破、突破,還是突破,不急著扔三分。
洛瑞三分線內8投4中,11分。
範弗利特和洛瑞3次助攻,獻給小加索爾。
納斯沒有戰術布置,只是把洛瑞和範弗利特兩門小鋼炮擦擦亮,就扔了出來。得先讓這兩位開開炮,讓他們打得舒服了,球隊的進攻才能打開;如果連他倆都打得各種磕磕絆絆,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判球隊進攻的大失敗了。
於是,就如同上一場一樣,凱爾特人對於洛瑞和範弗利特,一直都是同一個策略:
不限制你的突破,派球員跟著,死貼著你的行進路線,適時幹擾。
限制你的三分,不讓你在三分線外獲得舒服的空位投射機會。
一定程度上逼迫你突破分球,等分球後輪轉到投手面前,封堵其出手機會。
上述針對洛瑞和範弗利特的策略,已經被驗證是有效的:
首戰,洛瑞三分5投1中;次戰,洛瑞更是7投0中。
首戰,範弗利特三分11投2中;次戰,範弗利特12投3中。
這場,洛瑞8投2中、只有範弗利特好一些,11投5中。
三場比賽,洛瑞和範弗利特合計三分球投中,命中率%。
輪換調度和臨場應變上,納斯沒有什麼大問題,相反,如果他發現了任何需要、值得改進的細節問題,一個中場休息的時間,就足夠他做調整了。
從好的方向來看,納斯是個好教練,發現問題,就會及時調整。
但換句話來說,納斯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細節和微操,沒牌可打了。
這輪系列賽,你看到、以及將要看到的是:猛龍在人盯人和守聯防這兩種不同的防守策略之間反覆不斷來回切換。他們寄希望於用這種多變的防守模式,幹擾凱爾特人的進攻,這也是他們僅有的,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影響到對手的方法。
但說句有些傷人的話:凱爾特人的進攻水平,一般只取決於自己的手感。
所以,不論猛龍守聯防、人盯人怎麼切換,最大的作用,恐怕就只是讓凱爾特人愣一愣、懵一懵、頓一頓。人盯人、守聯防的反覆切換,就好像前任給自己念了一句土味情話,新鮮感過去後,只剩下一點點驚訝,而後是無盡的尷尬,反正擦不出任何火花。
整體防守模式的切換,是微操的一部分;針對個體的切換,也算是微操的一部分。
在塔圖姆持球進攻時,猛龍會更願意上夾擊,逼迫他出球;杰倫持球時,則會嘗試著誘導他多投幾個持球中距離,那是所有終結手段中最低效的。
防守方面的布置,是一種微操;進攻端的調整,也是一種微操。
猛龍處於落後狀態,或者說,整場比賽,他們基本都沒怎麼掌握過優勢,而納斯針對這一情況,依然是鍥而不捨地嘗試著微操一下:
譬如,要求西亞卡姆減少強攻,加大錯位進攻的比例。
譬如,建議洛瑞不要拘泥於弧頂,偶爾去底角當個空間點,也不是不行。
譬如,一旦坎特上場,就讓範弗利特攆著他打。
譬如,範弗利特要改一下風格,組織不再是第一要務了,放寬心,射!
於是,遵守了納斯的戰術布置的眾將,都有所改觀了:
西亞卡姆,打進了自己第一個運動戰進球。
洛瑞去了底角,投進了自己第一個三分。
範弗利特追著坎特打了,比賽的主動權,頭一次,交到猛龍手裡了。
要知道,在沒有了萊昂納德之後,猛龍的硬實力下滑了不少,和凱爾特人相比,還是有著顯著差距的。所以,納斯為了手拿把攥這主動權,花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大量繁瑣的微操調整,為的就是能有一刻,讓自己有能力主導比賽的進程。
在納斯的調整下,西亞卡姆下半場打出點兒意思了,開始有運動戰進球了:
三節初,無人盯防空切籃下,接隊友高吊上籃得手。
底線背身持球夾擊,向上線轉身,勾手得分。
反擊過程中的一記三分,68-66反超比分,原本可以當作轉折點的。
伊巴卡上提作掩護,接球、轉身、擊地,給溜底線的西亞卡姆,空切得手。
但就在史蒂文斯認為坎特對於球隊的防守,傷害太大,換上羅伯特·威廉士之後,西亞卡姆在羅伯特一次毫無懸念的劈扣過程中,推了他一下。
裁判反覆看了錄像,最終裁決,給了西亞卡姆一個一級惡意犯規。
眼看著剛剛恢復的氣勢,就要這麼繼續蔫兒下去了,範弗利特站出來了。
上文中已經猜測過了,納斯一定囑咐了範弗利特,球隊現在亟需有人站出來得分,要他以個人進攻為先,不用再想著盤活隊友、策動發起了。
緊接著,我們就看到了連進三分,穩住場面的範喬丹了。
以及此後一連串的,來自洛瑞、鮑威爾、小加索爾的得分,硬是有了4分領先優勢。
這就算是進關鍵時刻,要開始拼刺刀,拼關鍵球了,這一方面,身高臂長、運動能力更好的凱爾特人側翼們,可真是不怕你這幾位老炮:
杰倫在側翼,高難度的持球幹拔中距離,93-95。
塔圖姆側翼到弧頂掛掩護逼出換防,一路貼著小加索爾上籃得手,95-95。
塔圖姆持球,在包夾中左路突破,擊地中路,泰斯扣籃,97-95。
小加索爾人群中失誤,反擊,回傳後插上的杰倫暴扣,99-95。
此後,範弗利特突破強行攻筐得手,99平。
於是乎,我見到了本場比賽第二完美的進攻配合,第二完美的關鍵球處理。
肯巴·沃克打出信心了,球商也足夠高,對手在場的球員不少都有著大量的犯規麻煩,因此他尋覓到了一次完美的進攻機會。
但可惜的是,在他們完美的進攻過後,猛龍還以了顏色。
遠處無人盯防的阿奴諾比,三分絕殺,這是本場最完美的進攻配合與關鍵球處理。
嗯,納斯的調整和絕殺球布置,無愧於最佳主教練的名號。(此處如果想看動圖,可以關注易先生公館公眾號。)
猛龍贏了,但過程太過於崎嶇坎坷,這樣打下去,依然不是辦法。他們必須得布置一些,讓凱爾特人難以防守,或者得琢磨一陣子的戰術,才有希望。
譬如,他們可以打一套複雜的雙掩護手遞手戰術:
洛瑞強側側翼,阿奴諾比強側底角,範弗利特弱側側翼,伊巴卡與西亞卡姆弧頂。
弧頂的伊巴卡和西亞卡姆,連掛兩個掩護,洛瑞繞過之後,與範弗利特打一個或真或假的手遞手配合;同時,伊巴卡和西亞卡姆轉移到另一側掛雙掩護,阿奴諾比從底角繞掩護切出到弧頂;此後,伊巴卡外拆到側翼,西亞卡姆伺機插入籃下。
而凱爾特人這邊,就沒什麼好再說的了。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就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