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拉了下寶寶,胳膊就動不了了,這件事很多家長都遇到過

2020-12-22 跟著喬妹做營養

1歲以內的小寶寶,在每個人眼裡都是小天使般的存在,粉嘟嘟的小臉,稚嫩的皮膚,是怎麼愛都不夠啊。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家長的呵護,畢竟他過於嬌嫩,很容易受傷。甚至說一個不經意地拉扯,都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傷害。#百裡挑一#

只是拉了一下小寶寶,胳膊動不了了

最近,記住常州的王女士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驚魂的一刻:在給自己一歲多的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由於一時著急拉著寶寶一側的手臂直接給翻身過去了。結果,寶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且一點沒有停止的意思。王女士這才意識到孩子很有可能脫臼了,趕緊抱孩子前往醫院救治。

到了醫院以後,醫生了解情況後,僅僅是摸了摸寶寶的手臂,然後一頓操作,才幾秒鐘的功夫,寶寶的手臂又能活動了,哭鬧也逐漸停止。醫生介紹,這樣的事情在臨床上經常能遇到,並且大多是因為家長的原因導致的。因為寶寶的發育還沒有完成,肘部的環狀韌帶還很鬆弛,很容易因為拉扯而脫臼(專業上叫橈骨小頭半脫位)。

在這裡,醫生也提醒廣大家長的要注意三點:首先,就是預防,不管是幫助寶寶翻身還是與寶寶一起玩耍,動作一定要輕輕揉,他的身體很柔軟經不住折騰。其次,一旦發生脫臼,要立即就醫掛急診科。要注意的是在就醫路上,儘量減少與脫臼手的碰觸,避免二次受傷。治療脫臼在醫生這裡不算什麼難事,治療之後,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寶寶手臂可以高舉過肩,說明沒啥大問題;但如果無法高舉,則需要進一步的拍片檢查(復位沒成功,或者可能合併骨折)。最後,就是回家療養的日子裡,要更加注意,避免二次脫臼,若不注意是很容易出現經常性的脫臼的。

我是喬妹,寶寶因為身體嬌嫩,出現因拉扯導致的脫臼,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裡要說的是,家長在小心防範的同時,記住遇事不要慌,要前往醫院尋求專業人士幫助,不要自己動手。關於寶寶脫臼這件事,你有遇到過嗎?歡迎留言評論,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冬天脫衣太用力寶寶胳膊拉脫臼!這樣牽拉寶寶很危險,家長要小心
    老人們經常跟年輕父母念叨:小孩的胳膊不能用力拖拽。聽聞下面的場景,相信你會覺得,這句老生常談的話的確有道理。脫臼拖得越久,寶寶不僅要忍受更長時間的疼痛,處理起來也更棘手,而且後面出現習慣性脫臼的機率也大很多。如果寶寶脫臼時間超過3小時,或處理不當,致使局部充血、腫脹,那麼恢復起來就困難多了。這種情況會反覆出現嗎,有後遺症嗎?首先,可以讓人放心的是,肘關節脫位並不會對小朋友的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 這樣牽拉寶寶,小心關節脫臼!可很多家長都在做!
    後來,我和她爸爸一碰她的胳膊就會哭,我們才意識到可能是『掉環兒』了,趕快開車到家附近醫院,醫生一面責備我們大意了,應該早點送來,一面給寶寶揉了揉,轉移孩子注意力,不經意間就給孩子把關節復位了。雖然是虛驚一場,但當時真是心驚肉跳……」其實,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脫臼的經歷。
  • 媽媽無意一拉 2歲寶寶手臂脫位「牽拉肘」臨床常見
    ,孩子就哭鬧起來,手臂動不了了,這可能是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俗稱「牽拉肘」,是嬰幼兒特有的常見損傷。遇此情況,家長應第一時間帶幼兒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最好不要自行給孩子復位,以防二次傷害。互動時一拉手臂 寶寶肘關節脫位「醫生,我家孩子是怎麼了,一直哭個不停。」日前,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孩子,心急如焚地來到泉州正骨醫院急診科。吳醫生見男童左側的胳膊低垂著,靠在爸爸的懷裡啼哭不止,大人看著都心疼。
  • 寶寶玩小JJ、夾腿蹭私處,該怎麼辦?家長最不該做的是這件事!
    對於寶寶來說,隱私部位和手、腳、眼睛、鼻子、耳朵是一樣的器官。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非常好奇,例如很多寶寶有一段時間總是啃腳丫一樣,寶寶觸摸生殖器官只是探索身體的正常過程。與身體其他部位不一樣的是,隱私部位的神經不僅豐富而且非常敏感,當受到撫摸或者刺激就會產生「令人愉悅和舒服」的感覺,寶寶感受過這樣的「舒服的體驗」後就想多體驗一下,僅此而已。
  • 寶寶關節脫臼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寶寶關節脫臼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學走路時緊緊牽住寶寶的小手,以便在必要的時候拉住寶寶,可是,媽媽們可知道,這樣突然的拖拽,很容易導致寶寶的關節脫臼。寶寶身上哪些部位的關節最容易脫臼?最常見的脫臼原因是什麼?脫臼的時候寶寶會有哪些反應?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得到確切的答案!
  • 寶寶出生3個月,經常做這5件事的家長要檢討,也許會影響發育
    對很多家庭來說,寶寶出生後,可以說一下子就會成為家裡的「新寵」,說他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是不為過的。若寶寶的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說除了父母,還有四位老人全都會圍著他一個人轉,出於愛,可能家人們就會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為。
  • 寶寶換尿不溼,最容易做錯這幾步,很多新手寶媽都犯過
    帶娃有多麻煩只有自己帶過才知道,一些原本以為是很簡單的小事也可能會有好幾個坑等著寶爸寶媽來踩。就拿給寶寶換尿不溼這件事來說,既不要什麼技術也沒什麼難度,但很多新手寶媽還是經常犯同樣的錯。新手寶媽帶娃手忙腳亂,孩子姥姥看了一眼,直呼饒了孩子吧小賈在懷孕時就和自己母親說好了生完娃過來幫忙照顧,可寶寶出生後由於疫情的原因,孩子姥姥無法過來,小賈只好開始了自己手忙腳亂的帶娃生活。很多事情雖然都是在孩子姥姥的遠程指導下進行的,可還是狀況百出。不過還好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孩子姥姥就過來了。一天小賈正在給孩子換尿不溼卻被孩子姥姥突然喊停了。
  • 家長把三件事做好了,娃不太容易生病
    文|西紅柿媽媽現在是冬天了,可有的小寶貝,卻很喜歡「裸睡」,特別愛踢被子,根本就改不掉夏天的睡眠習慣,這可怎麼辦呢?寶媽小李最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她特意跑來留言說:家裡的娃平時挺乖巧,基本不太讓人操心。但唯獨睡覺這件事,真的惹人心煩啊!
  • 給寶寶洗完澡後,別著急做這3件事,否則就是在「傷害」寶寶
    相信對於每個媽媽而言,在看到剛剛出生的小寶貝那一刻的心情都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得,再也沒有比此刻更幸福的了!所以很多媽媽都希望能給寶寶最好的呵護和疼愛,生怕寶貝受到一點傷害,但有時候,新手媽媽們也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
  •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管很多個孩子,孩子一旦拉褲子,無疑會給老師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對於老師來說,孩子拉褲子後,最先考慮的是髒的褲子換下來洗乾淨,給孩子換上乾淨的,孩子舒服了就好。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事情往往不是會這麼簡單。「誰讓你扔的?」
  • 寶寶大運動發育時間表,重點都在這一張圖裡!請家長們自查
    有很多的新手爸爸和媽媽對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非常關心,看著孩子們身體長的飛快,都想讓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可這也得遵循其中的規律,那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的發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仔細說說。大運動發展有規律大運動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即神經對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動,但寶寶在無意識下出現的一些動作或非條件反射引起的動作不能算作寶寶的大運動。
  • 「虎媽」趕火車拉脫臼孩子胳膊,醫生提醒:這些危險動作需警惕!
    在醫生的查看下,發現孩子的左臂橈骨確實發生了脫臼,但由於車廂現場沒有處置條件,醫生只能幫孩子做了初步固定。在列車到達下一站後,這對母子下車去了醫院做進一步治療,目前已無大礙。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情景還真不在少數,估計不少家長還都吃過這種教訓,但更可怕的是:脫臼過一次的孩子,以後有可能會發生習慣性脫臼。
  • 寶寶抱著後仰打挺,趴著手腳翹起,這是什麼原因?建議家長收藏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寶寶俯趴的時候,雙手向身體兩邊打開,雙腳向上翹起來,看起來像一架小飛機,同時,寶寶在這個狀態下俯趴著也非常費勁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用著急擔心,這是寶寶的一種原始反射叫:迷路反射,我們常說到的飛機手、飛機腳就是這個反射的表現。
  • 幼兒園的暑假寶寶是怎麼過的?聰明媽媽都這樣規劃,家長快學起來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暑假是每個孩子都期待的時候,夏天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吃空調玩遊戲,沒有學校的拘束,自由自在的,但暑假並不只是上學孩子專屬,幼兒園的寶寶也有暑假,那麼幼兒園的寶寶暑假都是怎麼過的呢?
  • 這3類嬰兒用品被拉黑,家長儘量別給寶寶買了,對寶寶健康不好
    這3類嬰兒用品被拉黑,家長儘量別給寶寶買了,對寶寶健康不好! 1.咬咬樂 這個東西在網上還是很紅的,據說只要讓寶寶用這東西吃飯,就可以幫助寶寶的手部生長,還能讓寶寶喜歡上吃飯
  • 多半是家長做了這3件事
    文/飛愛媽媽隨著積木玩具的出現,很多家長都開始讓孩子玩積木。積木變化的多樣性,既能夠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夠讓寶寶默默的玩很久,可很多家長發現,花大價錢買的積木,自家的寶寶漸漸的不喜歡玩積木了。孩子不愛玩積木,多半是家長做了這3件事1.在寶寶玩積木的時候指手畫腳積木作為益智類遊戲,既能鍛鍊寶寶的想像力,還能鍛鍊寶寶的創造力。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可是很多家長習慣固定思維,習慣把積木變成他本來該有的樣子。
  • 寶寶從床上跌落怎麼辦?這點千萬要注意,很多家長都做錯
    前兩天收到一位媽媽的私信,問「我的寶寶,快2歲了,不小心從80 cm高的窗臺上摔了下來。雖然我發現不對勁,趕緊用手撿起來,但寶寶還躺在地上,我也不確定能不能接住。我看到嬰兒躺在地上後立即哭了。哄了半天,我不哭了,慢慢開始玩。母親隨後環視寶寶頭部,沒有發現紅腫,寶寶精神狀態挺好。然而,她仍然擔心自己會不會掉進嬰兒的大腦並造成傷害。
  • 寶寶拉綠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家長了解這8種原因可輕鬆應對
    如果出現其他的顏色,比如綠色等,可能是寶寶身體發出的信號,家長們需要注意!寶寶在1周歲之前,最常見的就是綠色大便。相信很多家長都為此糾結過:寶寶吃得好、睡得香,為什麼會出現綠色大便呢?是不是生病了呢?寶寶拉綠便便,家長首先不要過於擔心,應該學會對症處理,這樣才能"藥到病除"。
  • 開塞露、益生菌、香油,哪個對寶寶便秘最有效?很多人都選錯了
    不管以前多麼愛乾淨的寶媽,自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了天天觀察尿不溼上殘留物的生活。而無論是在留言區還是寶媽群中,經常會看到家長問一個常見問題:「我家孩子是不是便秘了?都好幾天沒看見他拉臭臭了,需不需要補充益生菌?」。 對此,我們對於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整合,這篇文章主要好好說說寶寶便秘的那些事。
  • 寶寶「XO型腿」,大多與後天因素有關,爸媽最好別做這3件事
    而有些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家孩子在出生之後,腿型並不是非常的好看,有的寶寶甚至於已經是出現了X型腿或者是O型腿的情況,這讓很多寶爸寶媽都覺得有些害怕。有人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型腿或者是O型腿,這完全是因為紙尿褲造成的,事實情況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