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的核心價值在於大數據應用
主持人:在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將進入怎樣的發展狀態?在哪些方面將有所突破?
何明坤:這次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發揮重要作用,一是在心理層面解決了恐慌問題,二是無接觸問診避免了易感人群感染,三是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用藥以及為海外華人提供問診平臺。
山東新華製藥電商總經理 何明坤 圖片來源:健康長三角研究院
在後疫情時代,我覺得網際網路醫療會有長足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實現醫生一對多服務。網際網路醫療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健康大數據的應用,國內傳統醫療機構和海外私人家庭醫生不一樣,私人家庭醫生是全程追蹤制。但是國內健康大數據更多被用於住院或就診期間的診療輔助,個人病例檔案在出院之後往往就被束之高閣。我國一個三甲醫院醫生要面對的患者數遠大於發達國家,沒有時間、精力去對已經出院或是不在醫院就診的病患進行隨訪、回訪以及長期跟蹤。網際網路醫療恰恰是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結合在線問診,包括線上健康宣傳教育,可以讓醫生實現一對多服務。
二、打通醫院之間數據壁壘。對於用戶來講,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通過同時對接多家醫院,打通了傳統各家醫院之間的壁壘,更有利於掌握病患、特別是慢病病人全生命周期的病情變化,以及用藥的有效度。我們傾向以家庭醫生的概念去做平臺,對病人進行全程追蹤和關懷。
三、實現精準用藥,掌握市場需求。精準用藥來源於用戶用藥的數據反饋,傳統的反饋路徑是從工業企業到供應商到一級代理到醫院,供應鏈物流是通的,但是信息到達不了研發機構。如今在用戶授權的前提下,網際網路醫療可以更好地整合數據,為用戶提供精準服務。網際網路醫療的核心價值就是讓工業企業能夠真正從用戶端的數據反饋來掌握什麼樣的產品更有效、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呈螺旋式上升態勢
主持人:您認為網際網路醫療主要的困境和瓶頸有哪些?
何明坤:從2016年起新華製藥開始布局網際網路醫療,聯合京東做了全國首個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的處方平臺。醫療是關係到生命健康的服務,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必須更嚴謹審慎對待。網際網路醫療應該是螺旋式的上升,會有發展、停頓和調整的階段。一步到位、直接達到理想狀態是不切實際的。
例如,當前國家目前法律規定網際網路醫療僅限於複診,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難以界定,相關政策有待突破。完全合規操作的話,病人必須是在線下首診。但生活中有一些小疾病,有經驗的醫生完全可以在線解答,一部分患者缺的是確切的診療方案,還有一部分患者缺的是用藥指導方案。隨著這次疫情衝擊,實踐中大家已經開始尋求突破,比如疫情期間的線上發熱門診就是初診,沒有複診。通過專業諮詢解答,消除人心理恐慌,給予正確指導,讓大家能安心的呆在家裡,才是對疫情最有效的控制。國家的政策導向實際上是想等待合適時機,樣板出現之後倒逼政策變革。但是要想真的讓網際網路醫療蓬勃發展,還是需要國家頂層設計,有的放矢打開政策瓶頸,通過有效監管,讓一些規範化企業去開拓、去創新、去落地。
此外,醫保評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部分城市現已開放重症慢病病人在定點藥房使用醫保。疫情之後,國家層面推動無接觸式網際網路問診以及結算,各個省市都在嘗試推進網際網路醫院納入醫保,包括研究制定按病種付費的支付標準,以往醫保與網際網路醫院之間的瓶頸在鬆動,但是由於各個省之間的經濟水平差異巨大,用戶要想在全國享受醫保互聯互通,還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周期。
網際網路醫療有利實現醫保事前控費
主持人:您預計未來國家相關政策對網際網路醫療開放的力度如何?
何明坤:線上網際網路醫療模式能讓醫保費用真正用在醫保目錄產品上。
過去有個誤區,認為網際網路醫療給醫保帶來負擔,造成資金壓力、支付壓力。然而通過已經開始網際網路醫院醫保在線結算試點發現,線上網際網路醫院的一個好處是「全程可追溯」,從問診病例到處方到藥品配送、藥品的監管,可以很大程度地杜絕現在某些醫療機構「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反倒能夠幫助醫保解決控費的一部分問題。同時,網際網路醫療模式下能夠實現事前控費。傳統的醫保控費大部分是事後控費,假如患者到幾家醫療機構去開這個藥,已經超過了全年總的用量,按現有的模式是無法控制的,醫保是和各家醫療機構對帳,幾個醫院之間的信息不是互通的。但是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匯集到一起的時候,完全可以變成事前控費,醫生開方子的時候就可以根據病情判斷,在這一個周期用這些藥是否合理,通過科學判斷把醫保控費前置。相信在審慎嘗試的前提下,一旦有好的運行模式出現,尤其是醫保和商保之間結合,相關政策會有更大力度的放開。
致力實現線上線下醫療共有業態
主持人:網際網路醫療在大健康方面有哪些拓展?貴公司在網際網路醫療方面如何發展?
何明坤:關於健康科普。現在中國有一個比較怪的現象,就是好多人一輩子大額用醫保集中在人生最後一個月,怎樣才能實現真正的醫保控費,提高醫保使用效益?歸根結底,通過科普宣傳,讓大家知道怎樣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當市面上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自身免疫力,經歷疫情,大家也會越來越重視個人身體健康。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大數據個人健康檔案的沉澱、家庭醫生式的服務、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蓬勃發展,個人用戶對抵抗力、免疫力核心訴求的提升,網際網路醫療將不斷創新健康科普模式,從更廣義的大健康出發謀求發展。
關於企業發展規劃。新華製藥計劃構建一個以企業為核心樞紐的網際網路醫共體平臺。通過工業企業、醫療機構、用戶三方的有機融合,工業企業包括工業、商業、零售,醫療機構作為平臺入駐方,最終到用戶端,覆蓋全產業鏈。大家在平臺上實現資源共享,用戶、醫療機構把積累的經驗反饋給工業企業,工業企業及時、精準地改進提升更好的產品服務,壓縮中間環節成本,助力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通過全程可追蹤的技術支持,結合個人病例和健康狀況,幫助用戶足不出戶匹配到最適合的醫療資源,提供一站式的醫師藥師服務。最終,網際網路醫療應當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線上的核心是和用戶之間的連接,包括對數據的把控;線下的優勢是周圍三公裡藥店的密集程度、一公裡用戶的貼身服務,結合起來是一個共有的業態,共同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