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單一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和權重佔比有失偏頗,那麼將多份權威榜單的排名數據平均來看,是否能夠較為合理地反映出高校的實力呢?以下是國內高校在2020年世界四大權威榜單(泰晤士、QS、US News和軟科)中的平均排名TOP 33,一起來看看哪些高校有不錯的表現吧!
清華大學坐穩第一
透過上述排行榜不難看出,雖然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毫無懸念地佔據了國內高校榜單前2的位置,但清華對比北大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四份榜單中均坐穩了第一。或許,這也是近年來各省高考頂尖「學霸」首選清華的原因之一。
上海交大領銜「華東五校」
緊隨清華、北大的依然是大名鼎鼎的「華東五校」,只不過,這一次上海交通大學力壓浙江大學領銜「華五」,南京大學則依然是處於「華五」墊底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復旦大學在四份榜單中有兩個第3的排名,但在平均排名上不如上海交大和浙大。不過,從第3的上海交大,到第6的中科大,四校間的平均排位也就僅有0.5的差距,這再次證明了「華東五校」間實力非常平均。
武大、哈工大並列第九
前十中剩餘的三所高校分別是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武漢大學。其中,中山大學幾乎已經坐穩了國內前十的位置,平均排名8.5。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武漢大學並列第九,平均排名值為11,跌出了前十。
7所十強之外高校有十強經歷
在平均排名十強之外的高校中,還有7所有至少一次入圍10強的經歷,它們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其中,南方科技大學作為一所成立僅10年的非「雙一流」高校,能夠在泰晤士榜單中高居第8位,足見這所高校發展勢頭之強勁,未來也被廣泛看好。
深圳「雙子星」表現耀眼
南方科技大學不僅是在泰晤士榜單中表現驚豔,其22.5的平均排名也是非「雙一流」高校中最高的。不僅是南科大,深圳市的「雙子星」高校之一——深圳大學,也有非常好成績,平均排名位列第27,這已經是一所「雙一流」大學的排位。如果僅從排名來看,2021年即將開始的第二輪「雙一流」高校遴選,南科大和深大入圍呼聲很高。
蘇州大學成唯一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除了深圳「雙子星」外,剩餘的高校全部來自「雙一流」,其中,蘇州大學是唯一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從側面反映出蘇大近年來發展進步明顯,尤其是在科研論文領域,蘇大有很多成果。在第二輪「雙一流」遴選中,蘇大是否能夠成功入圍B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方陣,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言以蔽之,雖然上述榜單能夠基本合理地反映出國內頂尖高校實力,但對於高考生而言,在擇校時依然不可參照排名,更多地還是需要以我為主,綜合分數、興趣、心儀專業、大學地域等因素來權衡。
小夥伴們,對於上述2020年國內高校世界四大權威榜單平均排名,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