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蘇聯俘虜了大量日本女兵,處理辦法迄今令日本後怕

2020-12-23 文墨逐筆

《後漢書·東夷列傳》:「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日本與我國的關係在歷史的各個時間段都不同,在亞洲,同是黃皮膚黑眼睛的兩國人民曾經有過血和淚的戰爭,也有過非常友好的交流。早在漢朝光武帝時,就有日本對漢朝的來訪記錄,當時日本不遠千裡來訪漢朝,並向朝廷稱「臣」。

在隋唐時期,中日兩國更是進行了文化思想的交流,日本就有在唐朝留學的學者,參與當時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之後在唐朝留任為官,與詩仙李白成為好友,文化交流密切的程度,足見當時兩國關係友好。

中日兩國友好的關係持續了相當久的一段時期,直到明清兩朝,兩國關係開始出現裂痕,清朝更是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直至後來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作為侵略國在亞洲主動發起全面進攻,與其他的侵略國一起將世界各國都捲入了災難之中,中日兩國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

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之後,日本投降了,但是日本戰敗後,蘇聯俘虜了大量日本女兵,這些女兵被用一些極端的方法對待,處理辦法迄今令日本後怕,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1868年明治維新,讓日本的資本主義發生萌芽,當時日本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都取得了突破和發展。之後更依靠自己的實力,解除與西方國家的不平等條約,風氣也逐漸歐化。

經過幾十年的變化,雖然政治經濟都取得飛躍性發展,但是由於土地面積與地理位置的原因,加上天皇思想的殘留,一些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日本就想通過侵略擴張來轉化社會矛盾和增加本國資源。

於是在亞洲地區,日本瞄準了當時我國的東北開始進行侵略,之後更是不斷地擴大戰場,亞洲的土地上到處瀰漫著硝煙的味道。當時的日本持續投入戰爭,但是日本人口本就不多,又需要源源不斷的兵力,這種矛盾如何解決呢?

上戰場自然是依靠男兵,青壯年的兵力是有限的,變出那麼多的年輕人自然是不可能的,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向國民宣稱戰爭能為本國帶來許多利益,並大力開展徵兵,出動了女性與孩童參與戰爭。

為了增加前線的兵力資源,日本對徵兵要求降低,不管女人還是小孩,只要有力氣,能拿得動兵器的都得去戰場。這些上了前線的女兵不是個個都去直接打仗的,她們有各種各樣的分工任務。

因為前線傷亡嚴重,對護士的需求量大,這些女兵很多都被安排在護士陣營,有時一個護士要看護幾百名士兵,而有一些女性則被安排在隨從部隊作「慰安婦」,有的也參與訓練,被派到戰場上去。

就這樣,依靠著「全民徵兵」,當時的日本確實解決了缺乏兵力的燃眉之急,然而事實上,這樣做只是徒勞,後期的法西斯侵略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勢力已經弱了下去,當時蘇聯將本國的德國侵略兵驅趕,攻陷了柏林圍牆之後,就把矛頭指向日本的殘餘力量,驅趕了日本兵力,並俘虜了大量的的日本女兵。

因為上戰場的日本女兵數量非常多,所以被俘虜的人數也不少。幾十萬女兵被蘇聯俘虜後遭受了可怕的對待,她們被流放到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這裡溫度低,物質條件差,寒冷的時候大雪紛飛。

在蘇聯看來,這些俘虜女兵都是廉價勞動力,她們被迫參與城市建設,修建鐵路,搬運石頭,許多重活苦活都讓她們做。在氣溫達到零下二十多度的時候,她們也沒有棉衣,有的直接被凍成雪人,每天做最重的活,也吃不飽飯。

女兵們白天已經苦不堪言,晚上還要遭受不公平對待,一些長得比較漂亮的女兵就被挑出來服侍大兵,不服從的就被強迫做最重的活。不久,大量的女兵俘虜因為經受不住折磨而死去,或者因為身心不堪重負而自殺。

戰爭完全結束以後,日本向蘇聯索要俘虜,蘇聯並沒有答應,在日本的一再堅持之下,還回來的不是俘虜,而是女兵們的骨灰,蘇聯只以這些女兵身體素質太差為藉口敷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世界有61個國家都被捲入,無數的生命逝去,數不清的家庭支離破碎,這些數據駭人聽聞,更讓人警醒。

和平是每個善良的人都嚮往的,沒有殺戮的國家才能穩定而繁榮。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幾十年過去,戰爭中就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和教訓值得人們思考,究竟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世界用友善聯繫,更加美好,永久和平。

參考資料:

《後漢書》

相關焦點

  • 關東軍戰敗投降,蘇聯俘虜了1萬多年輕女兵,處理辦法讓日本害怕
    在這之間,除了我國人民堅持不懈鬥爭外,蘇聯也給予了我們巨大的幫助。1945年,日寇已是強弩之末。隨著蘇聯的幫助發兵,日寇走上了絕路。通過東北全境得到解放,橫行霸道的日本關東軍也成為了蘇聯紅軍的俘虜。據了解,在投降的日本關東軍中,有一萬餘日本女兵。對於這些女兵,蘇聯是怎麼處置的呢?為何會讓日本人膽戰心驚?
  • 二戰日本投降後,蘇聯如何處理日本女兵?至今讓日軍不敢回憶
    我們割讓土地,開放通商口岸,做了這麼多之後日本還是沒有滿意,為了得到更多,他們對我們發動了侵華戰爭。日本在當時已經完完全全被利益吞噬了頭腦,他們站到了法西斯的陣營之中,邪惡終究是不可能戰勝正義的,在二戰期間隨著美國的加入,日本潰不成軍,還在做著最後的抵抗,一直到美國在日本投擲了原子彈,日本再也沒有餘力招架了,就這樣,日本落敗。
  • 日本戰敗後,蘇聯怎麼處置日本女俘虜的?方法至今令日本談之色變
    日本投降之後,各國就要處理日本俘虜的事,中國還是比較厚道,將日本俘虜歸還給日本,有的自願留在中國的女俘虜還和中國人結婚,蘇聯俘獲60萬日本俘虜,他們會怎麼對待這些俘虜呢?    俘虜肯定不會自願跑到西伯利亞這種鬼地方去,蘇聯就騙他們說,他們要想回到日本就要到西伯利亞坐火車和輪船,日本俘虜就被騙去了西伯利亞,從東北步行到西伯利亞,走了上萬裡才到,然而迎接他們的不是火車輪船,而是一陣刺骨的寒流。
  • 二戰後各國如何快速恢復人口?蘇聯最瘋狂,日本毫無人性
    一戰和二戰只間隔了20幾年的時間,但給人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二戰,二戰的時候全世界各國使用的武器已經開始先進化,最讓人們關注的是,有60幾個國家加入了二戰,死亡人數達到了6000多萬,而各國死去的無辜百姓並沒有被記錄在內,所以二戰結束後,不管哪個國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慮該怎樣恢復人口?
  • 二戰結束後,蘇聯是怎樣對待被俘虜的日本兵的?看了讓人直呼過癮
    日本投降後,蘇聯紅軍共俘虜日軍59萬人。從1945年9月開始,這些被俘的日軍便被蘇軍以1000人為一個單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用以償還他們在二戰中的罪孽。
  • 二戰結束後,蘇聯把60萬日軍俘虜帶去了哪裡?如何處理的?
    導語:二戰結束後,蘇聯把60萬日軍俘虜帶去了哪裡?如何處理的?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國家挑起了戰爭,戰火很快從亞洲地區、歐洲地區燃起,參戰國多、傷亡慘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日本竟有慰安夫?日本慰安夫:一見到美國女兵就害怕
    麥克阿瑟率領的美軍進駐日本,一時間,日本朝野人心惶惶。因為日軍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幹了太多傷天害理之事,所以在日本人心目中有一種傳統的看法:勝利的一方必然要凌辱戰敗一方國家的婦女。因此日本政府的思維是:為保全皇族、貴族、公卿、上層社會婦女的貞操和日本人純正血統的延續,要建立一個「性的防波堤」——招募民間女子為美軍提供性服務。
  • 日本人為何害怕俄羅斯人?蘇聯當初對待俘虜的做法,讓日本人畏懼
    近年來隨著日本右翼勢力的愈發猖狂,他們又一次開始想要大肆修改日本的侵略史,以此來磨滅他們在二戰中所犯下的罪行。儘管韓國和中國等眾多受害國都給予了日本右翼勢力猛烈的抨擊,但那些日本人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還不斷歪曲歷史真相,抹黑中韓兩國。
  • 日本最害怕的4個國家:美國第三,俄羅斯第二,第一令日本害怕至今
    雖然日本非常的囂張,但是在二戰中有幾個國家打的日本懷疑人生,至今仍然感到後怕,我們一起來看看。 讓日本感到膽怯的有4個國家,可能大家認為在這些國家當中日本最害怕的當屬是蘇聯,因為蘇聯在東北俘虜的60萬日軍,活著回到日本的僅剩40萬人。
  • 二戰結束後,蘇聯不要金不要銀,為啥偏偏就看上了這60萬日本人?
    對於戰時,其關鍵點就是蘇聯答應,在德軍戰敗後,將出兵中國東北,消滅關東軍,一緩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1945年8月9日,蘇聯調集150萬軍隊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迅速消滅了70萬的日本關東軍,俘虜了近60萬日本關東軍。日本人投降後,就60萬日本俘虜向蘇聯提出交涉,乞求儘早歸還,對此,包括美國也出面求情,但是蘇聯卻對此態度強硬。
  •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據相關統計,先後共有61個國家捲入其中,更是有9000萬人因此而傷亡。大家都知道,我國同樣是此次戰爭的受害者之一,但也是勝利的一方。
  • 二戰末期,只有幾個蘇聯士兵押送一群日本俘虜,他們不會反抗嗎?
    為何二戰之後,日本國內從上到下對美國和蘇聯表現得唯唯諾諾,極盡諂媚之能事? 因為,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勝利給了日本足夠的教訓,在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使日本整個國家膽寒。蘇聯在東北戰場給予日本精銳關東軍以毀滅性打擊,打得日本口服心服。
  • 二戰中不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處死,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者似乎沒有什麼道德可言,他們在乎的就只有無盡的殺戮,而當時的中國正是法西斯國家日本的目標,這場戰爭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日軍的殘暴。他們在多地進行了大屠殺,甚至還有人舉辦百人斬,這些罪行都是不可饒恕的。幸好最後的結果是日本戰敗,兩顆原子彈的投放讓日本明白了,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
  •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處死了19萬日本侵略者,日本至今後怕
    文|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處死了19萬日本侵略者,日本至今後怕 讀者朋友們好,今天小編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歷史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作為戰敗國,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接受了,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此事。然而,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並且殺死了十九萬的日軍,這是什麼原因呢?
  • 日本戰敗後,有日軍躲在東寧要塞不出來咋辦?蘇軍做法「絕了」
    日本承認戰敗後,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將會無條件投降,但當時還有大量日軍沒有返回國內,例如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後來蘇聯決定派兵將其剷除,那些日軍打了敗仗,於是便躲在位於地下的東寧要塞中不願意出來,這要咋辦呢?只能說蘇聯的做法簡直絕了。
  • 為何蘇聯美女鍾愛日本戰俘,連政府禁止都不管用?原因只有六個字
    在二戰中,前蘇聯作為盟軍的中堅力量,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戰後期,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圍剿當地的日本關東軍。當時的關東軍已經不堪一擊,很快就全部為蘇聯紅軍所俘虜。二戰結束後,大約有60萬日軍俘虜被前蘇聯送到西伯利亞做苦役。當時,除了日本戰俘,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戰俘在蘇聯。
  • 二戰美軍對待日本女俘虜,一樣比一樣變態,不只有「陪睡」
    二戰中,本來美國,英國以及蘇聯等大國是處於中立狀態。這些國家同法西斯納粹籤訂了各種友好協議,奉行著「綏靖政策」任由侵略者們發動一場有一場的非人道主義戰爭。但是在當這些軍國主義勢力們在拿下自己的預期目標後,轉頭就撕毀協議,將戰爭的火焰燒到了這些大國們。珍珠港事件後,羅斯福總統號令美國軍隊參加戰爭。
  • 薩蘇:戰敗之日的日本人
    認識一個叫松元的日本老者,八十多歲了,依然身手靈活。我到日本的時候,需要裝電話,還得到過他的幫忙。2002年,在京都的一位中日友好雄鷹會的成員伊藤老先生去世,我去參加了他的葬禮。葬禮上,松元表現得極是傷心,下來後我問起他和伊藤的關係。日本戰敗的時候,松元從被蘇軍押往西伯利亞的日軍隊伍中逃出來,想逃到當時稱為「關東州」的大連尋機乘船回國。
  • 日本戰敗後,還有一支頑強軍隊躲在我國地下,死法真是太殘忍
    在歐洲戰場結束後不久,蘇聯便對日本宣戰開始了對日作戰,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夕,蘇聯想要分得更多的戰爭果實,動用了大量的部隊,數千架飛機,以及多個坦克集團,向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起了全面進攻,在戰爭的尾聲,日軍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支部隊還在做最後的掙扎,他們決心要全部抗爭到底,拒不投降。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女性為何怕美國黑人?只因日本政府一項命令
    1945年,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而當時日本依然活蹦亂跳,覺得不可能再有第二顆了,於是繼續強硬地以戰求和,然後長崎也核爆了……蘇聯的翻臉壓垮了日本人最後的希望,於是日本只能無條件投降,根據協議這個國家被美國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