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院士逝世

2020-12-26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童秉綱,1927年9月生於江蘇張家港,195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機械工程系,195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61年到中國科技大學工作,歷任流體力學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學系主任,1981年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到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任教。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童秉綱主要從事非定常流與渦運動、運動生物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與氣動熱力學的研究,並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工作。「做科研不能一成不變,要不斷發現新方向。」他一直秉承著與時俱進的科研理念。

童秉綱從教55年,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16位博士。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苑)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流體力學家童秉綱病逝
    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9日13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童秉綱,1927年9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張家港市,1946年至1950年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1953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師資研究生班畢業,197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 今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
    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9日13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童秉綱,1927年9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張家港市,1946年至1950年就讀於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1953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師資研究生班畢業,197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工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童秉綱是著名的流體力學家與力學教育家。
  • 童秉綱院士逝世享年93歲 童秉綱照片資料主要貢獻介紹
    童秉綱院士逝世享年93歲 童秉綱照片資料主要貢獻介紹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因病醫治無效,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童秉綱是著名的流體力學家與力學教育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2位博士。先生走好!
  • 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童秉綱:協助錢學森建設專業教學體系
    他就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童秉綱。近日,童秉綱在京逝世,享年93歲。  開創哈工大的「八百壯士」之一  1927年9月28日,童秉綱出生於江蘇省張家港。這一天,也是孔子的生日。與孔子一樣,在童秉綱一生中,教師是他最重要的身份之一。
  • 【緬懷】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2020年以來,共和國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他們獻身科研、鞠躬盡瘁
    2003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金展鵬院士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 3年來,共和國已痛失102位兩院院士
    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  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相繼逝世。
  • 2020我國已痛失36位院士,他們對中國科研的貢獻,人民不會忘記!
    2020年,我國已累計痛失36位國家棟梁般的院士。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李東英12.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陳定昌13.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曹楚南14.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鄭守仁15.地理與地貌專家李吉均16.病毒學家曾毅17.流體力學專家童秉綱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逝世,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7位院士
    王玉普是我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7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以下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的今年以來已故院士名單。
  • 池志強院士逝世
    原標題:池志強院士逝世 本報上海1月7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池志強同志,於1月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池志強,1924年11月16日出生於浙江湖州,194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浙江大學52名地下黨員之一。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逝世,今年共和國已送別17位兩院院士
    2020年共和國痛失的兩院院士名單再一次拉長。據@光明日報 消息,6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陳肇元因病於北京逝世。陳肇元逝世後,今年共和國已送別17位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王玉普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天津12月14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普同志,於2020年12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64歲。    王玉普,1956年10月生於遼寧新民。1982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張新時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9月26日電 無黨派人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時,於當地時間2020年9月2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美國西雅圖逝世,享年86歲。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是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張新時長期從事植被地理研究,是國際著名的生態學家,完成了我國1∶100萬植被圖和數位化1∶100萬植被圖研製任務。
  •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院士逝世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玉普院士逝世 2020-12-09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黃瓜王」侯鋒院士逝世 享年92歲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被農民兄弟親切地稱為「黃瓜王」的蔬菜育種專家侯鋒,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2歲。侯鋒,1928年2月3日出生於山東省平度市。195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上世紀60年代率先在國內開展黃瓜抗病育種研究。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6月晉升為教授;201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6月光榮退休。
  • 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 享年92歲
    【光明追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逝世
    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畢業。1982年至1984年,公派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冶金工程系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