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2020年歐冠決賽落幕,拜仁在裡斯本一比零戰勝大巴黎,奪得俱樂部歷史上的的第六座大耳朵杯!
比賽過程這裡不再具體贅述,天亮之前頭條裡必然就會出現鋪天蓋地的報導,這裡想跟條友們簡單聊一聊比賽中比較有意思的點。
雙方的首發陣容只有一個最明顯變化——巴黎青訓出身的科曼代替前面幾場的常規首發佩裡希奇出任左邊前衛——注意,是左邊前衛,不是邊鋒。目的很明確——用最熟悉巴黎的球員去衝擊巴黎在默尼耶離隊後的備胎科雷爾。
科雷爾此人,可能大多數球迷不太熟悉。23歲,身高186,沙爾克青訓出身,德國人。兩年前巴黎豪擲3700萬歐砸下這位德國新星,是抱著補充中後衛深度的想法。造化弄人,在這場全球焦點戰中,由於默尼耶合同到期,居然出現了由法國人科曼代表德國球隊拜仁慕尼黑去針對性的打擊由德國人科雷爾代表的法國球隊巴黎聖日耳曼所鎮守的右路。而且,後來這個對位成了全場焦點,甚至決定了比賽勝負。
其實整場比賽的過程並不像比分所顯示的那樣波瀾不驚。兩隊上半場採用了電視劇亮劍中丁偉論文裡的經典打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將雙方的特點展示的淋漓盡致。
拜仁出乎賽前各路大神預測,不光沒有減少前場的高位逼搶,而且最大限度地加強了。進攻中由兩個邊後衛基米希和戴維斯輪流往前頂,但極少出現兩人一起頂上去的情況。這就使拜仁在上半場大多數的時間裡,陣容由之前的4231變成了3331。中場加了一個人後,防守面積和攔截力度明顯加強,試圖將前場逼搶失敗後對後防線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巴黎這邊,依舊是433,但上半場三中場的站位是一前兩後。進攻中快速通過中場後直接交給前場三人組。依靠三個人的速度盤帶技術和富有想像力的傳球衝擊拜仁防線,針對拜仁雙後腰的防守弱點,三個人不斷地交叉換位,並利用倒三角傳遞,試圖在拜仁後衛線和後腰線之間的空擋裡尋求破門機會。
造成的結果是,雖然拜仁刻意把後防線提起來一個人去協助雙後腰,但上半場巴黎三人組仍然在反擊中找到了至少兩次很好的得分機會。而拜仁這邊,由於兩個邊鋒位置稍微後撤到了邊前衛,中路的萊萬在上半場也獲得了很好的表現機會,給納瓦斯和門柱造成了強有力的威脅。
上半場,雙方基本勢均力敵,都創造了不少好機會,不至於讓熬夜看球的球迷太過無聊。至於補時那個所謂疑似點球,筆者認為不存在。
下半場,拜仁的陣型開始變得扁平化——幾條線之間的距離變得很近,而每條線的寬度明顯拉大,好比把一個本來長六寬四的長方形轉過來,變成了長四寬六。此陣一出,巴黎瞬間變得難以適應。進攻中得球後的加速空間沒有了,如果頂著拜仁防線站,又會輕易落入越位陷阱,甚至一度出現兩三人同時越位的神跡。在速度和傳遞都變得彆扭之後,巴黎的前場巨星們開始了個人技術表演,瘋狂的突破過人秀開始了。
圖赫爾,這位沒有取得太大成就的年輕德國教頭,此時在做什麼?巴黎這邊由於經驗造成的心理問題,率先開始繃不住了,於是中前場開始壓上——而且是一旦上去就不回來的那種壓上。圖赫爾全場換人中規中矩,基本全是對位換人。面對拜仁聯繫越來越緊密的三條線,巴黎全面陷入被動,陣型被分割得慘不忍睹。
拜仁這種打法出現的不是一次兩次了,面對這種扁平快的陣容,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增加自己陣容的層次,比如,換下兩中場,換上維拉蒂和蓋耶,讓迪馬利亞回撤與維拉蒂組成類似雙前腰的陣容組織進攻,蓋耶和馬金尼奧斯雙後腰穩固防守。利用層次的增加迫使拜仁的三條線拉開距離,前面交給內馬爾和姆巴佩解決問題。而圖赫爾的433控球,最終取得哪怕一點效果了嗎?
終於,決賽新軍巴黎被經驗老辣的拜仁抓住了機會——第59分鐘,右路的基米希斜傳左路插上的科曼,轉身不及的科雷爾眼睜睜的看著科曼輕鬆頭球破門,反戈一擊攻入拜仁歐冠歷史上的第500球!
這球真的怪科雷爾嗎?未必。請注意,基米希傳球時,雙方的人數對比。在最接近門前的那條線,拜仁四個進攻球員把巴黎三個防守球員擠成了多層漢堡,科雷爾主要精力放在了衝著來球方向的身前,等發現球高速轉向自己身後時,中後衛出身,人高馬大的科雷爾,想迅速轉身已經來不及。此時巴黎左路的防守呢?跑去盯傳球的基米希去了,其他球員呢?都在拜仁那四個的身前跟基米希站在一條線,甚至更靠前。
筆者昨天關於比賽看點那篇文章裡已經說了,巴黎後場普遍身高不足,不知道誰給的中場那幾人信心敢讓後防線這幾個相對身高不足的隊友去三防四,而身高稍高但轉身慢的科雷爾又被老辣的拜仁打了身後——這鍋,後防線背不動!
丟球後的巴黎又在幹什麼?姆巴佩體力已經跟不上,教練也換上了維拉蒂把雙後腰中場改成了兩中前衛一後腰的傳統433控球配置——433控球,你們真的在中場控球了嗎?球迷看到的,是巴黎後場不斷進行長傳衝吊的嘗試,讓體力接近透支,卸球動作已經略不協調的的內馬爾姆巴佩去衝刺,去衝擊對方防線,兩個中前衛不再是組織者,成了專業的前插射門點——賽後的技術統計也顯示,換上去的這幾尊大佛,除了黃牌,其他數據無限接近於零。筆者看球時,一度懷疑巴黎後場是不是想甩鍋,以報被中前場挖坑丟球的一箭之仇?
教練席上的圖赫爾,此時又在幹什麼?絕望的雙手掩面,面對球隊落後局面毫無辦法。央視解說此時應景地說了一句,圖赫爾該想的辦法已經全用上了。
於是,巴黎不再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而是把比賽帶入了拜仁喜歡的防反節奏。然後,在賭博式的進攻選擇中,巴黎最終沒能抓住全場結束前的兩次機會,內馬爾臉上開始顯露出焦急,雖然裁判給了五分鐘的補時,但拜仁勇奪第六冠基本已成定局!
想問特赫爾和央視解說一句:真沒辦法了嗎?既然你想玩長傳衝吊,英超和義大利教練也教了你幾十年了,為什麼學不會——424。你特喵的中場近乎真空了,姆巴佩都快累吐了,還讓個子不到一米七的維拉蒂去瘋狂搶點?牛比。反正直接起高球比分又落後,兩中場三中場有區別嗎?難怪伊卡爾迪在替補席怒摔水壺。姆巴佩好不容易拼出了傳中機會,結果中路搶點的,只有一個舒波莫廷!
比賽結束了,穆勒霸氣地對著攝像鏡頭怒吼,而迪馬利亞,一臉的不甘——他的隊友,還是太嫩。巴黎輸給了經驗,只能下賽季繼續刷副本升級。豪門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圖赫爾走吧,反正巴黎也不在乎再換一次教練!或者巴黎再多等幾年,等這批球員和圖赫爾慢慢成長。但巴黎等得起,或者說會去等嗎?未必——巴黎要的是能帶隊勇奪歐冠的教練,成王敗寇,就這麼簡單粗暴!況且就算巴黎等得起內馬爾姆巴佩等不起!既然把巴黎首次帶入歐冠的圖赫爾直接走人的可能性不大,還是建議內馬爾走吧,等圖赫爾拿到歐冠,你也該退役了。
恭喜拜仁,本年度已經成就三冠王,至於今年還能拿多少冠軍,即將開賽的新賽季馬上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