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文原版出版距今已經23年啦!中文簡體版出版也已經20年了!
小夥伴們是不是還在等著霍格沃茨遲遲未發的錄取通知書呢?
在J.K.羅琳創造的這個魔法世界裡,最讓小夥伴們印象深刻的除了各種神奇的魔法物件,恐怕就是讓巫師們言出法隨的各類魔咒了。
《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現了約一百條魔咒,這些魔咒絕大多數之前並不存在,而是由J.K.羅琳依據拉丁語所創造,因此如何翻譯凸顯出這些魔咒的神韻,成了足以讓海外各國的譯者頭痛的難題。
在中文簡版的翻譯中一般會使用三種翻譯方式:音譯法、音義兼譯法、意譯法。魔咒的翻譯則根據不同的情節需要,採用了不同的翻譯方式。
Wingardium Leviosa 羽加迪姆 勒維奧薩漂浮咒,從字面可以看出
wing-翅膀和
levi-升起兩個英文詞,其作用是使物體懸空。一揮一抖,記住,一揮一抖。念準咒語也非常重要——千萬別忘了巴魯費奧巫師,他把『f』說成了『s』,結果發現自己躺在地板上,胸口上站著一頭野牛。譯者在處理這個魔咒時採用了音譯法,這樣就更容易且準確還原羅恩讀音犯錯和赫敏糾正的場景 「羽加迪姆 勒維奧薩!」他大聲喊道,一邊像風車一樣揮動著兩條長長的手臂。「你說錯了,」哈利聽見赫敏毫不客氣地說,「是羽加--迪姆 勒維--奧--薩,那個『加』字要說得又長又清楚。」部分魔咒的翻譯採用了音義兼譯法,既保留了部分的讀音又闡釋了咒語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大不可饒恕咒之一的殺人咒,
阿瓦達索命。前半部分完全音譯保留英文讀音,後半部分忽略原文,以
索命二字點出咒語的效果。同樣還有
Alohomora阿拉霍洞開,這個魔咒作用是打開鎖上的門,前半部分採用音譯,後半部分則用
洞開二字暗示效果。譯者在處理魔咒時,大多數採用了意譯法。由於J.K.羅琳編寫的魔咒大多來自拉丁語詞根,對非英語國家的讀者而言並非那麼友好,採用意譯法則更容易幫助讀者理解。來源於詞根
expel-「
驅逐、開除」和
arm-「
武器」,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作用就是解除對方的武器。在黑暗中點亮魔杖,讓巫師獲得光源。
Lum-是英語中常見的詞根,有
光明的含義。全身束縛咒。其中,拉丁文中
petra表示「
巖石」;而
Total-則表示「
一切」。在大多數意譯法的魔咒中,譯者採用了四字詞語的表現形式。如
Legilimens 攝神取念、
Protego 盔甲護身、
Mobiliabrus 移形幻影等,這樣顯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而諸如
Aparecium 急急現形、
Incendio 火焰熊熊、
Stupefy 昏昏倒地等魔咒也都用疊詞拼湊成四字,使得節奏感和韻律感更加明顯。當然在道教的許多咒語中很多都是四字一句,例如道教
八大神咒,從遣詞上也可以明顯看出譯者從中獲得了部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