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裡都尉是個多大的官?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2021-01-19 騰訊網

大眼

摘要: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男一號張小敬的官職是都尉,那麼唐朝的都尉是多大的官?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以唐玄宗時期一次針對長安的恐怖襲擊為背景的古裝劇,劇中男一號張小敬的官職是都尉,那麼唐朝的都尉是多大的官?相當於今天什麼級別?

這就開始科普。

都尉,是中國古代的武將官職。最早在戰國後期就出現了。相傳由秦國著名的國相商鞅撰寫的《商君書·境內篇》裡記載「國封尉,短兵千人。」這裡的都尉是是統領1000名配備短兵器的武將。

《戰國策·趙策·秦趙戰於長平》中也有都尉的記載:「秦趙戰於長平 ,趙不勝,亡一都尉。「

司馬遷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也出現了都尉:「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根據這些史料,可以認定都尉是戰國後期就出現的武將官職,級別比將軍低一級的中高級軍官。

秦朝時,一個郡的軍事長官,輔佐郡守負責軍事方面事務的武官叫「郡尉」,也叫「尉」。漢景帝時將郡尉改稱都尉。同時邊境地區的郡,由於擔負的軍事防務比較重,光靠一個都尉顯然有些力不從心,所以通常把邊郡劃分成若干個防區,每個防區由比都尉低一級的「部都尉」負責指揮,部都尉就有點類似於今天地級市一級的軍分區司令。

此外,秦朝還設有「關都尉」,顧名思義就是負責一處關隘守備的軍事長官,例如敦煌有陽關都尉、玉門都尉,分別負責守備陽關和玉門關;張掖有肩水都尉、居延都尉,分別負責守備肩水關和居延關。漢朝以後,就不再設立關都尉。但因為邊郡有大量屯田卒,所以設立「農都尉」,負責管理屯田事務。

漢武帝時期又設立了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這三個都尉作為皇帝親隨,一般由卿尹校尉升任。奉車都尉掌管皇帝御乘輿車:駙馬都尉通常都是皇帝女婿駙馬所特有的官職,騎都尉則是羽林軍騎兵的統領。這三個都尉都是武冠絳朝服,銀章青綬,品秩比二千石——「比」是相當於的意思,就是俸祿級別相當於二千石,月俸一百斛,年俸一千二百斛,折合成現代的重量是18萬斤(糧米),算是很高的俸祿了,相當於現在的年薪大約54萬元,級別大致相當於副省級。

西漢後期,都尉的範圍逐漸壓縮,僅保留邊郡都尉與屬國都尉,除了這兩大類實授的武將官職以外,都尉主要作為宗室外戚與勳官的名譽性虛職。

東漢時期,都尉的地位不斷下降,漢光武帝取消了內地郡國的都尉,其職權由太守兼任,只在邊境地區的郡國繼續保持都尉及屬國都尉。

三國時都尉又興旺起來,主要是各地割據軍閥自己授予,名號繁多,如建忠都尉、揚武都尉等,都是有實權的軍官,但沒有定製。

魏晉時代,都尉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基本上就是在五品至七品之間,而且職務也基本上都已經是虛職了。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都成了名譽性的虛職,特別是駙馬都尉開始成為皇帝女婿的專門官位。

唐朝都尉還是實職,但已經開始逐漸成為勳官稱號,是勳官十二轉的第五轉,相當於從五品。

之後的宋、元、明歷朝,都尉就基本上作為勳官的榮譽性虛職了,例如輕車都尉、騎都尉都是三品、四品的勳官稱號。

清朝時輕車都尉則是爵位了,是第八級爵位,在男爵之下,又分為三等。一等輕車都尉是正三品,二等、三等輕車都尉都是從三品。

另外,清朝還將都尉作為武官官階,正三品為武義都尉,從三品為武翼都尉,正四品為昭武都尉,從四品為宣武都尉。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一月規定軍銜等級,中等官佐稱為都尉,分大、左、右三級,差不多就是相當於現代的校級軍官。同年八月,北洋政府將中等官佐改稱校官。至此,都尉徹底退出了官職名稱,只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只有在史料中可以看到了。

再回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時代背景——唐朝唐玄宗時期,都尉還是實任官職。

唐朝軍隊實行衛府制,所謂衛府制就是以「衛」統領「府」,「衛」既是衛戍京師的禁軍,又是統領天下「府兵」的領導機構。「府」就是軍府,唐太宗時改稱「折衝府」,唐玄宗時全國共有657個折衝府。折衝府又分為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折衝府編制1200人,中等折衝府編制1000人,下等折衝府編制800人。折衝府的主官為折衝都尉,副主官為果毅都尉。折衝府也就相當於今天團營級建制單位,都尉也就是團級軍官。

唐朝的都尉在不同等級的衛府,級別也不一樣:

上等折衝府的折衝都尉是正四品上,中等折衝府的折衝都尉是從四品下,下等折衝府的折衝都尉是正五品上。上等折衝府的果毅都尉是從五品下,中等折衝府的果毅都尉是正六品上,下等折衝府的果毅都尉是從六品下。

從級別上來說,四品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廳局級,五品和六品相當於副廳局級。在劇中,張小敬的都尉沒有明確說明是什麼等級的折衝府,也沒有說明是正職的折衝都尉還是副職的果毅都尉,但不管什麼都尉,大致就是廳局級,如果用今天的軍銜來對比,大致是中校上校。

看起來,張小敬的官職還不低啊。

另外,劇中還提到張小敬是唐朝第一批募兵,在信安王麾下短短六七年就當上了參將——可是,在唐朝時,唐軍官職裡並沒有參將這個官職,中國歷史上參將是要到明朝才出現的,在總兵和副將之下,遊擊和都司之上,算是中級軍官。清朝基本沿襲明朝制度,所以清朝也有參將。按品級,參將基本是三品到四品,相當於今天的廳局級,比都尉還要高上那麼一點。如果是比對今天的軍銜,相當於今天的上校。但是因為張小敬拒絕信安王石堡城的命令,要不是聞無忌求情,恐怕腦袋就搬家了。最後張小敬和聞無忌一起被免除了官職,一路到底,作為最底層的大頭兵,調到最艱苦的安西。這裡BUG不小,且不說唐駿沒有參將,六七年的從軍經歷就能從普通士兵升到參將,如果沒有槓槓的後臺背景,怎麼可能?

相關焦點

  • 如何吃上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火晶柿子?
    編者按:《長安十二時辰》中最吸引人的是什麼?是大唐的輝煌壯麗,還是熙攘喧鬧的市井百態。
  • 簡論唐朝的官職——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
    唐朝的官銜包括職事官(正官、本官)、散官(本品、本階)、勳官、爵位、差遣等。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職事官、散官和差遣。
  • ——長安十二時辰
    最近,一部名叫《長安十二時辰》的古裝劇在優酷低調上映了,但剛剛上映不久,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尤其是在漢服界,更是被吹爆的節奏,那麼為什麼這部劇會被吹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歷史劇這麼多,紅的為何偏偏是《長安十二時辰》?
    上元燈節即將開啟長安城的情報中心、安保中心靖安司的主事人李必( 小說中叫「李泌」),雖年紀輕輕,但著實犀利、殺伐果決,是個傳奇性的忠臣,一心要守護長安。他必須在十二時辰裡揪出想要毀城之人,否則燈會開始,覆水難收。
  • 《極限挑戰 第六季》第十一期 前瞻——極限男團的長安十二時辰
    看一看極限男團是如何在十二個時辰內破案的。7月19日晚東方衛視播出的《極限挑戰 第六季》將把觀眾帶入唐朝時期的長安城,重新書寫一出極限男團版的「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通過預告片來窺探一下這期節目的端倪吧~~看點一:熱門IP加持,各種細節再現本期節目的靈感來自於19年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不良人張小敬為了抓住上元節準備放火的狼人,奮力保住長安城百姓安危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有哪些不合邏輯的地方?
    2019年雖然被稱為影視寒冬年,但是以《長安十二時辰》、《都挺好》、《陳情令》等的影視劇的大火,也讓觀眾看到了,高質量的影視劇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隻黑馬。《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火不僅讓雷佳音洗去了渣男「前夫哥」的標籤,也讓四字弟弟易烊千璽的演技展示在觀眾的面前。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胡商」「胡貨」與「祆教」 原標題:   血色殘陽裡,一隊黑騎漸漸逼近,拉開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序幕。一時間,大廈雲譎波詭,聞者驚魂動魄,他們是西域胡商,抑或是突厥狼衛?此行究竟目的何在?
  • 精簡版《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崔器,一個小人物的夢想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這還是花費了很多心思才得來的。《長安十二時辰》崔器長兄,崔六郎聖人禁止私販珍珠,導致物以稀為貴。崔六郎以羊腸裹珍珠吞下,瞞天過海,十數次,錢便有了。崔器本就是個自卑的人。一介農夫出身,每天面對著各種達官顯貴,但這些人其實離他很遠。崔器也是個耿直的人。他不會說些曲意逢迎的話來諂媚上司或顯貴,只會盡心盡力,再盡心盡力。長安的官場哪裡需要這種人?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但我國近來多將古裝歷史作為玄幻、愛情偶像劇的陪襯,也就逐漸消弭了歷史厚度,讓人失了興趣,以致於近年來沒什麼能在記憶裡留下痕跡的歷史好劇,直到去年年中上映的《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借名美劇《24小時反恐任務》的盛唐群像劇出現,讓我久違的燃起對話和求知的欲望。
  • 人民日報點讚的《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的文化常識你知道多少?
    備受期待的《長安十二時辰》播出了,這部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韓童生等出演的古裝大劇回到了盛唐,講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剛一開播豆瓣評分高達8.7分,幾乎是今年國產劇集的最高評分。長安市井區,琵琶女唱著李太白的新作:清平樂·禁庭春晝(描寫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某次夜生活),交代了故事背景。下面讓我們起走進《長安十二時辰》,學習古代文化常識。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歷史:何孚得名的由來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何孚,從開頭的裝傻賣乖,到現在成為一個重要角色,從劇情發展看,甚至可能成為右相林九郎將矛頭指向太子的關鍵。劇中的何孚,很快就要領盒飯了,今天,我們說說他得名的由來。劇中說,他的名字乃是林九郎請聖人(即皇帝)所賜的,寓意乃是「爪子」。
  • 《長安十二時辰》上線海外 翻譯Just Do It?
    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口碑喜人,服化道、演技、劇情都受到了觀眾的一片讚譽之聲,今日該劇官微宣布,《長安十二時辰》將上線海外多地,自信出海弘揚中華唐文化!《長安十二時辰》宣布了該劇的海外上線日期及平臺:北美地區7月起陸續在Viki、Amazon和youtube全集付費上線;馬來西亞、汶萊地區7月1日起astro雙星更新,新媒體平臺Dimsum和Astro Go同步播;新加坡地區7月Starhub播出新媒體已上線;越南由當地最大流媒體平臺緊貼大陸播放;本劇會陸續登陸日本等亞洲其他國家、歐洲、非洲等地區。
  • 《長安十二時辰》熱血開播!
    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周一圍、熱依扎等主演的大型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將於今晚(12月2日)登陸貴州衛視「黃金劇場」熱血開播。 該劇講述了唐朝天保三載上元節前夕,繁榮昌盛的長安城面臨空前危機,長安死囚張小敬(雷佳音 飾)臨危受命,與天才少年靖安司主腦李必(易烊千璽 飾)在十二時辰(24小時)內攜手拯救長安的故事。
  • 邊江品評《長安十二時辰》01
    讀者,播者,筆者,逐漸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消融了我生命中的憂思,讓我疲憊的世界裡找尋內心的那份寧靜。所以現在,我把這個專題獻給你們。《長安十二時辰》是知名作家馬伯庸的傾力巨著。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的唐朝,玄宗天寶三載,整個故事的時間線,不算插敘回憶,只有十二時辰,也就是滿打滿算一天。從西周起古人就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了。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命名,每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前一小時稱「初」,後一個小時稱「正」。
  • 《長安十二時辰》拍得好,但看得累
    這樣看來,富庶、繁華、人口與文化多元化的長安,且還是政治權力的中心,的確是產生偵探題材的好土壤。   不過,與「狄仁傑系列」和《妖貓傳》不同的是,《長安十二時辰》很有現代性,它基本上就是套了一個唐朝的外殼,講述一個反恐的故事。小說中,恐怖分子一開始是突厥人,突厥武力上打不過大唐嘛,就想在上元節這一天搞點恐怖活動,弄點火災爆炸什麼的。
  • 胡人在長安的十二時辰:盡享特權,樂不思歸
    你可能想像不到,《長安十二時辰》裡,被狼衛劫持的祆正是從七品,怒闖靖安司的薩寶是正五品,他們作為祆祠內外民政、宗教事務的主要管理者,的確在長安有著較高地位。劇中說,懷遠坊和安祿山有關聯,也不是完全虛構。按照學者榮新江、沈睿文的研究,安祿山的生父可能是康國粟特人,生母和養父都是信奉祆教的突厥人,他自己藉助祆教信仰,自稱「光明之神」或「鬥戰神」,並以之號召胡人。
  • 這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溫泉宮,在這裡尋找一場長安夢
    今年口碑炸裂的《長安十二時辰》出盡了風頭,而跟著這部電視劇一起火的不是劇中的主角,而是曾經的大唐帝國之都-長安城。中國歷史幾年前,對於我們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唐朝的文化,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時至今日,外國人依舊稱呼我們為唐人,日本的國都平京城」(京都)等建築均是仿照唐朝的建築而造。在世界上每一個的心中都有一個盛唐,而這座盛唐的代表,便是長安城。
  • 精簡版《長安十二時辰》:面對「出賣」,小乙甘願赴死,為什麼?
    這劇便是《長安十二時辰》。繁花似錦的大唐,精緻宏偉的場景,緊張刺激的節奏,絲絲入扣的劇情,還有對人性的深入探討,讓這部劇備受好評。時隔近一年的時間,精簡版《長安十二時辰》上映。乍看,還以為是經過剪輯,將劇情縮減的版本。害怕看了以後,會毀了這劇在心中的形象。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簡介
    距離上元節花燈大會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時辰了,張小敬必須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抓住搞破壞的刺客。在調查與追捕中張小敬還發現靖安司中竟然有敵人的內應,在一次次的鬥智鬥勇中,張小敬終於在最後關頭揭穿了背後主謀,阻止了破壞的發生,解救了長安城裡的黎民百姓。
  • 《長安十二時辰》終極解密:檀棋為何留下
    《長安十二時辰》的結局,出乎了張小敬的意料。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張小敬一聲「後會有期」,便頭也不回地走掉。在他身後,李必和檀棋注視良久。後來李必問檀棋,你還在看什麼?檀棋答非所問地說,長安的太陽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