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吃了朋友閉門羹,寫首詩記錄卻成千古名篇,最後10字成絕唱

2020-12-26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無聊的時候幹什麼?當然是去找自己的知己好友啊,聊聊天,喝幾杯,吃頓飯,所謂的無聊,還有近段時間的煩悶就全部都沒有了。

我自己雖然到現在為止朋友數量很少,但是很慶幸的是交到的朋友都是能說上話的,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無聊的時候也知道應該幹什麼。

現在我們聯繫朋友當然是很方便,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可以把行程都敲定下來了。但是這件事對於古人來說,就沒有這麼的方便了。

古代沒有這種即時的通訊工具,一時間來了興致,總不能再去寫信通知朋友吧,等信送到了,這樣的機會也就沒有了,「下次再約」。

沒什麼辦法,就只好是親自登門拜訪,但是你去的時候又不知道自己的朋友這會兒在幹嘛,所以並不是百分百能夠得償所願的。

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的例子在古代也不少,如賈島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想要找世外之人暢談一番,沒想到卻進山採藥去了,賈島還不死心,追著童子問東問西,最終悵然而歸。

【臨其詩境】

今天我們來看劉長卿尋友不遇的作品。和賈島一樣,他也吃了一個閉門羹,但是與賈島不同的是,他的心情並沒有被這樣的挫折衝垮,反而是順水推舟,自娛自樂的欣賞起了友人家邊山上的風景,最後,盡興而歸。

雖然沒有見到朋友,卻也在山光水性中得到了精神層面的愉悅和頓悟,唐代詩人裡還有這樣一首作品:「雖無賓主意,頗盡窮通理」,其中意境與劉長卿這首詩大致相同。

【經典原文】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唐代: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條分縷析】

這首詩的構造很奇特,詩的題目,第一個字就點出了「尋」,然後通篇的內容,就圍繞著這一個「尋」字展開,隨著詩人的腳步,移步換景,一起來欣賞山中的美妙吧。

首先是來路,自己這一路走過來,回頭發現路上的莓苔,上面都印有自己的腳印。劉長卿走的大概是山中的一條小路,這與隱居道士的身份是相符合的。而自己的腳印在苔蘚上清晰可見,充分的說明了平日裡走這條路的人很少很少,或許只有道士自己在不得已要下山的時候,才會再一次踩到青苔上吧。

第二句是到了朋友家門口,描寫的是家門口的風景,首先是遠望,天上的白雲悠悠閒閒,依偎在一片靜靜的水灣邊上,美輪美奐。春草茂盛,將自己朋友家的門遮掩起來,若隱若現之間,如在雲間幻境。同時,詩句中也暗含了「閉門」的因素,說明了隱士不在家的情況。

不在家,那就走唄,然而劉長卿並不是原路返回,反而是隨著水流溯源而上,一直走到了山中小溪的源頭。看山中松樹的顏色,雨後更添了一份清新。

在二三句中,有白雲,有青松,實際上已經在氤氳著禪宗的氣息了。最後一句破題,溪邊的小花與我頓悟的禪意,兩相對視,得意忘言。

為什麼是溪花與禪意相對?佛教中本來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將這兩個意象放在一起,詩句變得更加神秘多彩,更加哲理幽微,審美上也高了一層。

佛家本來喜歡「曲徑通幽」,與道家的佔山林泉,幽徑尋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劉長卿這裡,佛道融合,共同沉醉在水光山色之中,正所謂世間之大美,大智慧。

相關焦點

  • 詩詞科普:劉長卿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唐代詩人。他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
  • 劉長卿很瀟灑的一首詩,吃閉門羹卻沒有抱怨,最後10字流傳千年
    當然是去找自己的知己好友啊,聊聊天,喝幾杯,吃頓飯,所謂的無聊,還有近段時間的煩悶就全部都沒有了。 我自己雖然到現在為止朋友數量很少,但是很慶幸的是交到的朋友都是能說上話的,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無聊的時候也知道應該幹什麼。 現在我們聯繫朋友當然是很方便,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可以把行程都敲定下來了。
  • 詩人表達內心的痛苦作了首詩,成千古名篇,被數位大家「借鑑」
    文/訪客詩人表達內心的痛苦作了首詩,成千古名篇,被數位大家「借鑑」中國歷史悠長,雖然說漢語博大精深,而且還有不同的語法和手法。同樣的還有很多,引用之後的詩篇也有很多是千古名篇,流傳至今。但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一個被後人引用最多的一位詩人的一句詩。這位詩人就是李賀,大家可能對他不是很熟悉,因為唐朝時期我們熟悉的詩人莫屬李白和杜甫了。這位詩人卻也是名頭不小,被稱為「詩鬼」,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但是生活在中唐時期,那個時候李白的名氣很大,所以就蓋過了他。
  • 唐代才女出家成女道士,暗戀僧人寫下1首詩,流傳至今成千古名篇
    後人為了能夠銘記詩詞的魅力,編纂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目的就是為了能讓一代又一代人,永遠記住燦爛的華夏文明結晶。詩、詞最早起源於先秦時期,一部《詩經》仿佛開啟了古人,欣賞詩詞之美的大門。漢代的賦文、樂府民歌等,都是唐詩、宋詞的思想起源。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他對諸葛亮為國家鞠躬盡瘁,忠心不二的事跡極為推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 弟弟蘇轍抱怨日子過得苦,蘇軾寫了首詩安慰,被後世奉為千古名篇
    侄子蘇轍埋怨生活過得苦,蘇東坡寫了首詞安慰,被後人譽為千古名篇這三個人中,蘇東坡的才華不用多講,蘇洵能夠2個出2個這般優異的孩子,才華當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唯有蘇軾的弟弟蘇轍,仿佛在古代文學史上的成就感並沒有很高,因此 很多人都感覺蘇轍跟蘇東坡的史學功底差了一大塊,客觀事實真的是這般嗎?
  • 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
    很多朋友都喜歡詩詞,喜歡詩詞中那種韻味和美感。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值得背下來的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望廬山瀑布》: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 白居易流傳很廣的一首詩,明寫桃花暗蘊哲理,短短28字成千古名篇
    【臨其詩境】今天介紹的是白居易的詩,寫於白居易江州司馬任上,也是他仕途裡最不順的一段,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白居易這段時間裡的佳作格外的多,比如著名的《琵琶行》,又比如今天的這首《大林寺桃花》。
  • 李白被女孩拒絕寫下酸詩,結果卻成千古名篇
    不過當時李白在和一名女孩求愛的時候卻慘遭拒絕,事後他也寫下了一首酸詩,而這首詩也成為了千古名篇。 回家之後李白覺得心裡很難受,晚上的他怎麼都睡不著,於是起來寫了一首詩《相逢行》,這首詩也寫盡了他內心那種酸溜溜的感覺。在詩中李白寫到「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
  • 「風雪夜歸人」——五言長城劉長卿,教你如何將五絕寫得出神入化
    這首作品,歷來賞析文章巨多,而且我記得應該是入了教材的,所以多說無益,我們換個角度,借這首詩來說說一首好的五絕要如何打造。 在格律詩專欄中講過,分析平仄,練習格律,五絕是最合適的。因為字數少,平仄關係簡單,看得清楚,方便大家入門。但是也說過,五絕容易寫,卻是最難寫好的。 為什麼呢?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寇準七歲時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卻成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詠華山》,便是北宋政治家、詩人寇準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相傳在寇準七歲那年,寇準父親帶他攀登華山,當登到華山高處極目遠眺之時,寇準見八百裡秦川盡收眼底,便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儘管《詠華山》只有短短二十字,但是它卻是詠物詩中的一首典範,歷來為人所稱道,如今更是成為了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 孟浩然受邀去朋友家做客,被優美的景色所吸引寫下這首千古名篇
    有一次,孟浩然收到朋友的請柬,邀請他去做客,當他來到朋友家中後,看到一片清幽秀美的景色。再加上老朋友的熱情招待,孟浩然興致勃發,在臨走時寫下這首千古名篇。 孟浩然趕赴朋友的宴會,走到村口,看見小村周圍綠樹環繞,牆外青山橫臥連綿,有山有樹,一片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在他看來,如此優雅的環境,要比車水馬龍的鬧市舒服多了,只有在這裡,才可以舒緩緊繃的神經,舒暢地享受生活。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句中有幾個字要注意一下,「軒」就是窗戶,「場」指的是農村的打穀場,「圃」則是菜園子。
  • 王維在清晨送別朋友,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卻成就一首經典名篇!
    王維的送別詩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無論是那首膾炙人口的《送別》,還是這首《送元二使安西》,那都是唐詩裡的千古名篇,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與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 他因詩殺親,在逃亡中寫下一詩,卻成就千古名篇
    這是元稹寫給已故妻子的悼亡詩,為表達自己對妻子的忠心,元稹將此詩寫得可以說是情真意切!可據說元稹剛剛寫完這句詩不久,就與別的女子好上了。所以從感情來說,世人皆說元稹是最渣的一位詩人。 宋之問人品渣到極致,曾親手殺了外甥 還有一位詩人,他曾因詩殺親(親手殺死了外甥),人品渣到極點,在逃亡中寫下過一詩,而這首詩還成就了千古名篇。
  • 李商隱最經典的五首五言律詩,意境唯美到極致,首首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是李杜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常以唯美的意境,精緻的語言折服世人。今天我推薦五首李商隱寫的五言律詩,這五首五律,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一、《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對楊玉環瘋狂吹捧,流傳至今成千古之作
    文/歷史客站 標題: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對楊玉環瘋狂吹捧,流傳至今成千古之作 說到古代的詩人,李白無疑是繞不開的一個。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說起《紅樓夢》中小姐們的悲慘命運,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林黛玉的《葬花吟》吧,李清照也有一首這樣的詩《殘花》,李清照可比黛玉"懶"多了,她的《殘花》全詩共54個字,但是,一個"花"字竟然被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