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品之王」,陳佩斯在春晚的舞臺上給大家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回憶。
幾乎每一年,他都會被觀眾選為「最想在春晚見到的明星」。
在中國,很少有這樣的明星,離開越久,觀眾越想念。
就在前幾天,離開央視22年的他,要回歸央視舞臺,擔任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首席導師。這個官宣消息,讓很多網友往往紛紛回憶起了有他小品相伴的青春。
春晚歷史上的第一個小品,就是他的《吃麵條》。
那是1984年春晚,在節目中,陳佩斯上演「無實物表演」,手捧空碗,拿起筷子「吃麵」狼吞虎咽,嘴裡發出「嘰裡咕嚕」的聲音。
節目播出後,小品這種表演在全國引發轟動也成為了春晚的固定欄目之一。陳佩斯和朱時茂一夜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
之後,他11次登上央視春晚。陳佩斯飾演的小人物形象,庸俗、市儈、油滑、憨直,接地氣。
沒有爛俗段子,沒有誇張扮醜,沒有催淚煽情,劇情簡單真實。
他創造了難以挑戰的喜劇高峰,每一部小品都堪稱經典。
當時的觀眾可能想不到,1998年春晚,陳佩斯出演的小品《王爺與郵差》,是他至今為止最後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他的小品,從此再難一見。
01離開央視
歷經22年的重生和蛻變
1999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發現央視下屬電視總公司刻錄售賣自己過往小品的VCD,不僅沒給他們版權費,連知會一聲都沒有。
當找到負責人時,對方說:「我就出了,怎麼著?陳佩斯和朱時茂還不是我們捧起來的?」
兩人索性將其告上法庭:「他們隨便對我們說NO,我們也對他們說一次NO。」
2002年法院作出判決,要求電視總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在《中國電視報》上刊登致歉聲明,並向陳朱二人支付著作權侵權賠償金33萬元。與此同時,他們基本失去央視有關的商業演出邀請,其他電視臺也不再熱捧他們。
當時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的堅持,認為那叫「冒傻氣」,「不夠成熟」。
當我們對某一不公現象做出抗爭時,身邊總會有人來勸你,「很多人都能接受的既定規則,你為什麼你不能接受。」
他當時的想法,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從來如此,就對嗎?」
其實,版權糾紛也不是陳佩斯離開的唯一原因,對藝術的熱愛,不允許他一次次的妥協,他不接受自己作品的粗糙。
這種對喜劇藝術的堅持,正是他重新歸來的底氣。陳佩斯離開春晚後的這22年,大家都很好奇他們到底去了哪裡?
那時朱時茂選擇下海經商,陳佩斯選擇導演話劇。
他與妻子合夥,投入全部身家開辦了影視公司。可惜,推出《父與子》《少爺的磨難》《二子開店》等一系列喜劇電影。
但在當時,叫好不叫座,負債纍纍,欠了幾百萬。
有人說,他到荒山裡種植果樹,陳佩斯本來也有這個打算,但是因為那片荒山不適合種果樹就放棄了。其實那個時候公司還可以運作,也有一些固定的廣告費收入。
沉寂的這幾年,他靜心研究起了喜劇。
一個人,在最低谷時,去審視自身,才能深刻明白,自己可以達到的高度;在最低谷去觀察世界,才能看清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
最終,他走出了自己的路。
2001年,他帶著自導自演的話劇《託兒》重新回歸觀眾視野。首場上座率就高達95%,大獲成功。
隨後,他又推出了《親戚朋友好算帳》、《陽臺》、《雷人晚餐》、《戲臺》等多部話劇。
累計巡演超過500場,觀眾超70萬人,在當時低迷的中國話劇界,投下了一顆顆重磅炸彈。
其中作品《陽臺》被上海戲劇學院選為經典教學案例。
有人感嘆:「像陳佩斯這樣專業系統研究喜劇理論,並有多年舞臺演出經驗的人,在中國,找不出第二個。」
在一次採訪中,陳佩斯平靜地說道:
「我做喜劇的時間特別長,特別專注,下的功夫比別人多。對它的認識也深,能力也強。零幾年的時候,創作還能找朋友商量商量,能讓人給問住,能被點出破綻。現在做喜劇,已經沒有對手,沒有可以切磋的人了,真的很寂寞。」
旁人可能覺得他傲慢,但他說的是事實。
人生的「低谷」過不去,可能是白骨,也可能在在平淡中度過一生,但是對於心中有信念的人來說,意味著重生和蛻變。
離開央視,陳佩斯自己探索喜劇,他迎來喜劇領域的黃金時代。
02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都是自己
魯豫在《偶遇》中說:
「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
人生如同浪潮,高低起伏,洶湧澎湃。
很多人享受得了高處的歡喜,卻承受不住低谷的落寞。
其實低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正視挫折的勇氣和重回巔峰的能力。曾有人問作家畢淑敏:「您是怎樣度過人生低潮期的?」
她的回答是:安靜地等待。
這份「安靜」是內心的確定感,對過去不悔恨,對現在不抱怨,對也未來不必有太多奢望。
在低谷中,人不得不低頭,不得不妥協一些事,但是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
梁家輝出道不久就憑藉內地電影《垂簾聽政》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男演員。
但是當時的香港電影主要資金來源和市場都在臺灣,而臺灣規定所有去內地拍戲的演員一律封殺,梁家輝連影帝獎盃都沒捂熱就被雪藏了。
沒戲拍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梁家輝就和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到銅鑼灣大宛百貨門口去擺攤,還經常跟拍警匪片似的被警察追得滿街跑。
擺地攤最終幫梁家輝熬過難關,還讓他遇見了現任妻子江嘉年,那時候梁家輝總是一邊擺攤一邊想怎麼跟老婆表白。
他明白那只是一段過渡期,誰都會有倒黴的時候。如果實在演藝的大門關閉,不過是重新再選擇一個行業開始。
演員楊冪也曾被全網「黑」,後來她面對採訪時的一句話,令人深思:
在人之上的時候要把別人當人,然後在人之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人。
正像作家亦舒所說: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外界紛紛擾擾,好像和自己有關,但其實無關。
人一旦被迷惑了,很可能再也找不回來自己,也走不出低谷。 所以,人生不怕有低谷,就怕你一遇到低谷就迷失了自己。
03找到你的目標所在
提升人生驅動力
其實,陳佩斯能夠從低谷中重新殺出,依靠的正是自己對喜劇的熱愛。這是一種強大的職業自驅力和對自己的信念感。
他相信專業是他的生存之道,而他的專業就在喜劇領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有一句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的時候,全宇宙的力量都會幫你實現它。
但是在21世紀,過多的職業選擇,和誘惑,讓人看不清職業真相,沒有目標的人,全世界都沒辦法幫你。
當年作家小仲馬在面試時,他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特長,不喜歡數字,這意味著不能做財務工作,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因此他也不想做管理和銷售工作... ...
這讓受到小仲馬父親囑託,幫助小仲馬的面試主管很無奈。
但是在小仲馬離開時,面試主管發現他字寫的好,告訴他:「小夥子,你有自己的閃光點,你寫的字很漂亮。以後可以多寫一些東西呀。」
小仲馬受到啟發,小仲馬在興趣和能力結合中找到自己的理想職業。經過長期練習,成為了一代大文豪。
其實,理想的職業有一個公式:理想職業=興趣+能力+價值。
那些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保持精力旺盛,做出高質量工作的人,他們往往是調動出自己的職業興趣,發揮出自己的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價值。
若你已經確定了目標,那麼接下來就要千方百計的去實現它。
這5條建議送給你,幫你從今天開始改變自己:
自律: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獲得行業的話語權。但沒有自律的學習,專業從哪裡來呢?
健康:健康是成功的基礎,沒有精力的人往往沒有時間。
人際交往: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需要尋找一切可以幫助自己的力量。
自信: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失敗,就降低自己的標準,認為自己不行。更不要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比如我沒有時間,準備不足,我去做其他事情了。
執行力:所有改變的困難往往是執行力不強,尚未開始,你被目標嚇到了,如果目標是一個龐然大物,我建議你分解它,讓他看起來可以執行,無論如何先走出第一步
我相信,廢墟裡擋不住向陽的生命,終會開出花來。
別在最好的年紀,對自己說不,往前走,是另一番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