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東營市積極推進雪亮工程與智慧城市建設有效融合,不斷提升雪亮工程智能化、應用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營,以不斷增長的平安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田和友認為:「雪亮工程是平安東營的支撐,是美麗幸福新東營的見證。」
城鄉一體 全域覆蓋
東營市委、市政府把雪亮工程作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列入2018年度民生實事。市委政法委加強頂層設計,創新推出視頻監控、手機APP、巡防隊伍、電子巡更、一鍵求助、應急廣播六位一體的雪亮工程新模式。市、縣兩級政法部門充分履行牽頭職責,完善督導調度、考核獎懲等機制,形成了黨政領導、政法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高空,發揮無人機優勢。針對東營轄區油井星羅棋布、油氣管線縱橫交錯、油地軍農校交織交融的實際,突出發揮無人機優勢,配備的87架無人機像高空巡視的獵鷹,將圖像實時傳回綜治中心,在執行重大活動安保、重大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及油區治安、罌粟踏查、消防施救、突發事件處置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空,發揮鷹眼瞭望特點。在城鄉重點部位、公共安全複雜場所、港口、邊界等,建設瞭望監控探頭312個,有效破解了普通監控手段無法避免的環境物體阻擋、視野範圍較小、氣象條件惡劣時能見度低等缺點,指哪拍哪,實現了大範圍、無遮擋的精準監控,在治安防範、目標追蹤、城市管理、秸稈禁燒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低空,發揮雪亮工程全覆蓋效能。按照城區再加密、農村全覆蓋的要求,全市完成前端高清點位建設3.5萬個,數萬路視頻探頭密布東營各個角落,就像數萬雙雪亮的眼睛盯防著社會的安全,守護著百姓的平安。為了讓「眼睛」能明辨是非,注重加強前端智能化設備建設。在重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建設人臉抓拍攝像機300路,在城市小區出入口建設具有人像比對、車牌識別等功能的治安卡口2200餘套,在10個小區試點建設新型智能門禁;在鄉鎮(街道)選聘由政府出資、公安管理的專職巡防隊員,在村(社區)選聘綜治員暨警務助理,開展巡邏巡防,掃清監控死角,初步構築起全時空、多視角、立體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全網共享 全時可用
東營市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情況納入綜治考評,強化各級各部門「聯上就受益、早聯早受益」的意識,實現從「要我聯」向「我要聯」轉變。目前,市縣鄉全部建立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其中,市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交換共享平臺(「視頻雲」),橫向連通公安、交通、環保、城管、教育等37個部門,縱向連通7個縣區(開發區)以及勝利油田等單位,共接入視頻監控1.9萬路,實現了聯網率兩個100%(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聯網率100%,重點行業、領域涉及公共區域的視頻圖像資源聯網率100%)。
「視頻雲」平臺具有視頻預覽、錄像回放等功能,通過雲臺控制,可以實時操控高空瞭望、鷹眼追蹤攝像頭。通過綜合運維管理平臺,對視頻監控綜合接入、視頻質量、運行情況等進行智能運維,確保了視頻監控在線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將視頻點位信息與GIS地圖進行關聯,在地圖上可顯示視頻點位,具有框選、實時追蹤等功能,為雪亮工程深度應用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勝利油田視頻集成應用平臺與東營市公共安全視頻應用平臺聯網後,打破了信息孤島,避免了重複建設,形成了油地雙方視頻資源互聯互通,實現了全市一張網,有效提升了勝利油田在治安維穩、油區治理和打擊涉油犯罪方面的能力。油田小區2017年發案率較2015年下降了13.6%,有168個小區全年實現了零發案。油區涉油案件較2015年下降了77.8%,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東營市大力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按照分別不低於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標準配備運行經費,市、縣成立實體機構,確保了各級綜治中心有場所、有經費、有人員,一體化運作、實體化運行。將視頻資源全部連通接入綜治中心,實現各級綜治中心對轄區內公共安全視頻資源的統一共享調度。建設全市綜治可視化服務管理系統,實現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互聯互通、指揮調度、視頻會議等功能。
以建促用 以用促建
服務公安實戰,打擊違法犯罪。2017年10月,東營市長途汽車總站的人臉卡口系統發出預警:嫌疑人張某,因犯詐騙罪被公安機關網上追逃。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立即指令巡邏民警將其控制,但對方拒不承認真實身份。經進一步調查確認,該嫌疑人系冒用他人身份證,在潛逃10個月後,終於在人臉比對系統面前無所遁形。
公安機關應用雪亮工程,將人臉、車牌、行為視頻結構化識別數據和RFID數據等多維數據進行挖掘計算,實現人臉識別、以圖搜圖、虛擬卡口、車牌識別等功能,提升了精準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去年,全市八類主要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1.62%,盜搶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下降17.8%,可防性案件下降76%,群眾安全感大幅上升。
助力社會治理,提升治理水平。通過「雪亮工程」,在重大活動安保、信訪維穩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應用「雪亮工程」服務新舊能動轉換,對工業園區、重點企業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安全生產隱患;對重點河流、海岸線進行監控,有效服務河長制落實和生態環境保護;對化工等重點企業以及邊界進行監控,有效避免偷排汙染物、垃圾傾倒等事件發生,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平安智慧鄉村。通過「雪亮工程」建設,實現鄉村視頻監控全覆蓋、無死角,有力提升了鄉村治安水平。將「雪亮工程」視頻監控顯示屏安裝在村「兩委」辦公室,村幹部在坐班的同時能監看村內情況,來辦事的村民也能看到視頻情況,網格員通過手機APP可以實時查看、上傳網格內視頻,實現「村村都有指揮所、格格都有巡查員」;在鄉鎮安裝應急廣播總平臺、各村安裝分平臺,實現對轄區所有村統一進行黨的政策、掃黑除惡、農業知識、安全防範等宣傳,村書記通過手機語音或簡訊,隨時隨地可以實現廣播播報,有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對基層換屆選舉過程實時掌握、全程監督、事後可溯,保障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對種植、養殖等重點農業區域進行監控,護航了鄉村產業振興。對村內情況實時監控,有效約束和規範村民的日常行為,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
發動群眾參與,築牢平安根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雪亮工程」延伸到群眾身邊,居民可以通過家中有線電視機頂盒查看所在村(社區)視頻監控以及村務公開、民生服務等關心的內容,目前「雪亮工程」入戶率達到30%以上,同時廣大群眾還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所在村(社區)視頻監控,實現「戶戶都是監控員、人人都是平安員」,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去年,全市刑事零發案城市小區、農村分別佔總數的77.16%、88.49%。
歡迎訂閱《長安》雜誌
長按二維碼,可以通過微信訂閱
設計:賈昌平記錄平安中國建設好聲音
傳遞法治中國建設正能量
展示過硬政法隊伍建設新風採
長按二維碼關注長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