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卻有工資兩萬多?廈門一大學生查個稅App,結果……

2020-12-22 騰訊網

前段時間

最熱門的事兒是什麼?

應該是查詢個人所得稅

看看有沒有「意外之財」

近日

廈門在校學生小李發現自己「被入職」

還獲得所謂勞務報酬20780元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點擊播放 GIF 1.5M

近日,廈門某高校在校學生小李查詢個人所得稅App時發現,其在2018年8月至12月期間,任職於廈門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每月取得3000多元至4000多元不等的工資,合計20780元。

但實際上

小李從未在這家公司工作過

也沒收到過這幾筆所謂的勞務報酬

據小李回憶

自己從未籤過任何第三方協議

怎麼會「被入職」呢?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李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進行了申訴

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

根據案源線索進行了調查核實

結果卻出人意料

點擊播放 GIF 1.5M

原來,小李「被入職」的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從非法渠道盜取了小李等人的個人信息,用以虛列員工工資,從而實現逃避繳納稅款的目的。

目前

該建築公司已被立案檢查

並將依法進行進一步處理處罰

稅務部門表示

冒用他人信息,通過虛列工資偷逃企業所得稅是稅務部門嚴厲打擊的違法犯罪行為。在大數據監管的環境下,違法行為難以遁形,企業不應存在僥倖心理,誠信經營才能長遠健康發展。

事實上

這類事情的確不少見

早在四月份

就有多家媒體曝出類似案例

01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的很多在校學生偶然發現,自己明明還沒開始工作,個稅App上卻顯示有好幾個月的工資記錄。

據了解,2018年,學院的一位老師曾以兼職為由,讓學生們填寫過個人信息,但後來沒有與發放工資的公司合作成,帳目卻仍在這些學生名下。對此,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稱正在調查。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也就此事發出通報,稱學院前期對學生反映的情況並不知情,已經第一時間調查處理,除了與學生保持溝通,同時也在積極聯絡河南睿德智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02

4月17日,據媒體報導,有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的大四學生在使用個稅App時發現,有非實習單位在給自己「發」工資,於是也讓低年級學生查了一下,沒想到不少人都有同一個公司的工資記錄。

對此,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表示,經排查,涉事公司冒用的多為大三學生信息。學校與涉事企業沒有任何性質合作,也沒有學生在涉事企業就業或籤訂任何協議。

22日,該校再次發表聲明,經初步查明,截至4月17日17時,該校大一到大四年級共有614名學生納稅記錄異常,涉及83家企業。其中,涉及3人以上的企業22家,可能存在冒用信息、虛發工資的情形。

該校還表示,已就上述情況向轄區公安、稅務部門報案,公安和稅務部門已介入調查。

所以

大家不妨查一查

看看自己有沒有「被入職」

另外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

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30日

尚未辦理彙算的小夥伴

建議您抓緊申報

及時獲得退稅

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也避免逾期申報補稅而產生稅收滯納金

來源 廈門晚報

值班編輯 王雅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這些學生查個稅App,竟發現自己有工資!真相讓人後怕
    近日,隨著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很多人都在忙著補稅、退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的很多在校學生偶然發現,自己明明還沒開始工作,個稅App上卻顯示有好幾個月的工資記錄。據了解,2018年,學院的一位老師曾以兼職為由,讓學生們填寫過個人信息,但後來沒有與發放工資的公司合作成,帳目卻仍在這些學生名下。
  • 在校學生查個稅App,竟發現自己有工資!真相讓人細思極恐
    近日,隨著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很多人都在忙著補稅、退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的很多在校學生偶然發現,自己明明還沒開始工作,個稅 App 上卻顯示有好幾個月的工資記錄。據了解,2018 年,學院的一位老師曾以兼職為由,讓學生們填寫過個人信息,但後來沒有與發放工資的公司合作成,帳目卻仍在這些學生名下。
  • 陌生公司偷偷給你發工資?細思極恐...快自查個稅APP!
    「這家公司連續給我發了一年多工資?我怎麼不知道?」近日,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在各地陸續啟動,不少網友反映自己個稅APP上有非供職公司的工資記錄:單筆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分別多在5000元和800元以下;申訴後再次「被收入」;涉事公司連自己的電話號都有……誰在盜用我們的個人信息?
  • 個稅5000元扣除額開始執行 你的到手工資多了多少?
    來源:經濟觀察報個稅5000元扣除額開始執行,你的到手工資多了多少?雖然新個人所得稅法從2019年1月1日實施,但是5000元/月扣除額的標準在今年10月1日起就開始實施。據測算,在10月1日以後實際取得的工資實施新的扣除額和新的稅率表之後,高收入者到低收入者都有不同層次的減稅,其中稅前月收入扣除「三險一金」後3萬元左右每月減輕稅負在2000元左右,減稅比例各不相同,月收入扣除「三險一金」後兩萬以下減稅比例較高,減稅約50%,比如2萬元月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後),在9月份發的工資交稅3120元,10月份交稅才1590元,減稅1530元。
  • 沒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到工資記錄!大學生「被入職」,背後竟有企業...
    沒開始工作卻在個稅App上查詢到工資記錄!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大學生發現自己莫名「被入職」。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近期稅務部門與公安、教育等部門依法查處了一批冒用個人身份信息涉稅案件,涉及北京、河北、寧波、深圳等地多家企業和部分地區高校學生。「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生信息洩露多指向學校內部。
  • 追蹤:個稅App申訴後信息再被冒用,何解?
    近日,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的信息再次遭冒用,有的已對同一公司申訴多次,有的申訴結果顯示「您已取得該筆收入」。 這是什麼操作? 申訴後再被同一公司「發工資」 「我已經對這家公司申訴過兩次了,現在又出現了報稅記錄,沒完沒了?」 人民網此前在報導《人民直擊:快查個稅App 你「被入職」了嗎?》
  • 遼足球員發現個稅APP中「幻象工資」又遭改動
    直播吧4月27日訊 據《東方體育日報》報導,最近遼足球員又發現自己個稅APP中去年1至3月被發的「幻象工資」又遭到了改動。目前瀕臨解散的遼足,拖欠了球員去年全年的工資,遼足球員上賽季僅拿到了一場比賽的獎金收入。
  • 年底個稅申報有講究,年薪低於6萬元到手工資或變多
    根據現行的相關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明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算納稅;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按年計算納稅。究竟怎麼申報會更划算呢?咱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廣西財經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馬念誼:年度工資薪金等綜合性所得,在稅前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我們建議選擇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單獨計稅。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新變化 全年工資不足6萬如何繳稅
    根據《公告》,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 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兩碩士論文雷同」,查清楚了
    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兩碩士論文雷同」,查清楚了 2020-07-11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查個稅竟發現「被入職」稅務部門:個稅信息被冒用
    圖片來自網絡進入12月,又到了個稅申報時。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需在12月31日前完成,這關係到個人真金白銀的利益。12月16日,市民沈先生在「個人所得稅」APP上操作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時,發現除了現在供職的公司,竟然從2019年1月開始,還有一個公司在默默給自己「發工資」。沈先生表示:「從未入職這家公司,也未收到一分錢。」12月15日,大江晚報刊登了一則提醒消息,提醒市民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確認已經開始,納稅人扣除內容有變化要儘快修改確認。
  • 個稅下個月將有新變化!這兩類人到手工資要變多了!
    於是總會想啥時候能多賺點錢 到手工資也能多一點呢? 現在,真的有機會啦! 想也知道不可能是小編賺更多錢啦 12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告 2021年個稅將有新變化 部分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 稅前工資6萬元 扣完五險一金和個稅實際到手多少錢?
    近日,人民日報對多省121家企業進行調查顯示,不少企業創新遭遇「人才瓶頸」,即使把人才招進來以後,也會因為戶口、子女上學、出入境管理等難題造成人才流失。此外,有高級研發人員月薪6萬,但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之後到手才3萬多,員工稅負過重,企業也是「壓力山大」。  稅前工資6萬元,實際到手究竟多少錢?
  • 2021年起,個稅有新變化!這兩類人到手工資會變多!
    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照原預扣預繳方法,小張1月需預繳個稅(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故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採用本公告規定的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 個稅籌劃1:九項個人所得需要交個稅,個人可以賺這九項錢
    我們先看一下都有哪九項所得需要交個稅: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僱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獎、勞動分紅、津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理論上只要是個人受僱傭取得的現金與非現金的所得(包括卡、包括實物)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
  • 個稅法修訂後,哪些人不用再辦個稅彙算清繳?
    收入來源只有工資薪金,可免除義務  大多數人每個月由公司預扣預繳了個稅,為何全年結束後還需要彙算清繳呢?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以前分類個稅體制下,各項收入都按月或按次來繳納,不需要彙算清繳。而這次個稅改革採取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個稅體制,綜合稅制需要綜合四項收入來按年納稅,因此必須彙算清繳才能確定最終稅額。
  • 年終獎少交個稅關鍵:選對計稅方式,活用個稅APP
    臨近年末,不少員工將獲得一筆一次性獎金,年終獎自然要繳個人所得稅,但今明兩年財稅部門依然保留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選對納稅方式可以讓你少交個稅,多拿一筆收入。
  • 個稅新規下的年終獎這麼算,等於多拿一個月工資
    別急,關於年終獎的個稅問題,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針對年終獎金的新規定呢,也是在文件中有體現。 年終獎多發1元,多納稅額=3390.1-1080=2310.1元。相當於有些人的一個月工資了。
  • 明年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你知道應該怎麼算嗎?
    這預示著個稅繳納的方法又變了!公告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聽到這個消息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明年的工資變多了?
  • 2020個稅起徵點是多少?2020工資扣稅標準
    個稅全稱為個人所得稅,目前除了摩納哥、沙特等少數幾個高度富有的國家以外,基本上所有國家居民的收入,都是需要繳納個稅的,那麼2020年個稅起徵點是多少?工資超過5000怎麼扣稅?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