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性盛會。「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更是一個舉旗定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綱領性文件,打開這幅壯麗的政治畫卷,必將引領中國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其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是助推中國發展前行的「導航密碼」,是謀劃「十四五」工作的基本「指南」。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校(行政學院)的重大政治任務,黨校職能定位決定了黨校教師必須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必須要深刻學習領會「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科學內涵,做到黨的重大理論成果、重大戰略部署及時進課堂,努力在學習研究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新發展階段——科學定位、指路領航
我國即將勝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正式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及時對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同時,「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處於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的時期。對新階段的科學定位為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把脈定向、指路領航,對我們深化發展規律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發展理念——科學指導、引領發展
新發展理念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時至今日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巨大變化,適時地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基礎上,加入「安全」這一發展理念,構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安全六大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告訴我們,新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體體現。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各領域。放眼「十四五」乃至更長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在當前中央部署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之下,我們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指導和引領新發展格局,更加迫切地需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由此可見,新發展理念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發展格局——科學部署,奮發有為
新發展格局就意味著應對新變化的主動抉擇已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經濟規模、結構、質量、形態、方式等方面的總體概括;循環是打通堵點,暢通生產、分配、需求,以及國內國際的循環,既包括生產與生產、生產與分配、分配與需求的循環,也包括進口與出口、進口與生產、進口與消費的循環;大循環是對國家經濟整體格局而言的,是國民經濟的整體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的最大亮點,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外發展大勢和我國發展階段變化,對我國未來經濟的戰略定位、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謀劃,以及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深刻回答了我國進入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命題。三個「新」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科學把握三者之間科學內涵及辯證關係,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使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中開好局、啟好步。
黨校教師要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完成全年工作目標、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精神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校理論宣講優勢,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校教學研水平的強大動力,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貢獻黨校智慧,提供黨校方案。
(作者系中共溧陽市委黨校幹部培訓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