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奧申委工程規劃部副部長、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黃燕——
奧運村相關的規劃將如何調整深化?北京奧運村邊還有多大住宅開發量?奧運項目的規劃招標將如何進行?奧林匹克公園、奧運場館什麼時候開始建設?奧運村的規劃及奧運項目的規劃方案最終將由誰來確定……申奧成功後,有關奧運村的這些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2月22日上午在莫斯科北京奧申委第十個陳述主題——奧運村的陳述人、原北京奧申委工程規劃部副部長、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黃燕女士。
■北京的城市規劃不會因奧運而變,但會根據奧運會在某些方面做一定的深化調整,或者說實施這些規劃的力度和進度會加快
記者:申奧成功後,社會各界都在關注奧運村的規劃建設。北京市的相關城市規劃會不會因為奧運會進行調整深化?
黃燕:實際上,許多城市基礎設施及體育場館的建設都是十五期間定下的規劃,並不是專門為奧運會做的規劃,只不過申奧成功後,根據奧運會的主題,某些方面會做一定的深化調整,或者說實施這些規劃的力度和進度會加快。至於這些規劃將如何深化調整,原則上是根據北京的城市總體規劃做的,具體涉及到調整的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綠地系統規劃:本市綠地系統的規劃正在編制中,借著奧運會申辦成功的契機,可能在人均指標、集中綠地的大小、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將根據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主題在指標上進行加強。我們就環境方面向國際奧申委的承諾有幾個方面:一是三大綠色屏障,二是山區林木覆蓋率達到70%,三是市區各種城市綠地要達到12000公頃,四是新建場館的綠地要達到40%。前三項都是「十五計劃」要實現的,即在2005年就要實現的目標,並不是專門為奧運而做的;只有第四和奧運直接相關。
二是交通規劃:交通本來就是北京城市基礎建設的重頭。前段時間,北京及全國的媒體上說得很多的「1800個億」,實際上大家都忘了說一句話——這是在十五計劃裡就已經定的。1800個億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中就有900個億是交通建設,但和申奧成功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只是契合了,交通方面的規劃建設將會加強加快。
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這也是在奧運會申辦成功前就已經確定的。但這次奧運的三大主題之一就是人文奧運,人文奧運和歷史、文化是直接掛鈎的,怎樣強化這個概念,我們準備在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中來體現。
四是總體規劃要完善。北京的總體規劃確定的時間是在90年代初,離現在已經將近10年,本來就需要在某些方面做一定的調整。
上面說的大大小小的規劃是在我們正常的工作範圍內,但我們會把2008年的奧運會放在這個大盤子中來加強。
另外,我還要強調的是,奧運會只是一個契機,是一個短期的社會活動,而規劃的前提是城市的長期發展。所以,北京的城市規劃不會因為奧運會而改變,但會在城市規劃中體現並滿足奧運會的需要。
■奧運會的建設不能操之過急,很多規劃方案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各個場館的建設都將會向國際公開招標,具體工作還要等到年底組委會成立之後再進行
記者:離7月13日也已經快一個月了,奧運項目的規劃和招商是否已經開始,是怎樣進行的?
黃燕:申奧成功剛過去一個月,大家現在剛剛把心態放平穩,各種工作目前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
但我覺得我們已經是反應最快的一個城市了,因為雪梨申辦成功後,真正開始建設奧運村、奧運場館是在奧運會舉辦前的三四年;2004年的奧運會在雅典開,到現在,雅典的奧運村、奧運場館還沒有開始建設。所以,北京有關2008年的奧運會建設也不能操之過急。我們要對城市的發展有一個理性的分析,很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去論證。
前一段時間我們做的有關奧運的一些規劃目的是為了申辦,許多規劃方案是在一年之內甚至更短的時間裡就做出來了,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論證。
有關奧運的投資、開發、施工等招商工作都是公開的、透明的。現在奧運村的骨架大概有了,以後具體到各個場館的建設都將面向國際進行公開招標。
另外,奧運項目的主體是組委會,因此,所有奧運項目的規劃、招標等都必須通過組委會,而現在組委會還沒有成立。前幾天,組委會籌備組才剛成立。所以,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只是前期推進工作。具體的工作還是要等到組委會成立之後,即年底左右才能開始——因為按規定,組委會必須在申辦成功的5個月內成立。
記者:那奧運場館的修建方案最終將由誰來定?和以往的奧運規劃相比,會有什麼不同?
黃燕:場館的規劃設計都將在嚴密的條件下向國際公開招標,這個條件不是北京的規劃部門一家提出來的,而是必須經過國家奧委會、國際奧委會及各個單項國際奧委會。
■奧運會後,奧運村的公寓將如何轉為民用住宅和誰來投資相關
記者:奧運村中建設多少公寓?
黃燕:奧運村在奧林匹克公園內佔地80公頃,建築面積共47萬平方米,包括公寓、娛樂場所、餐廳、醫療設施等等。其中36萬平方米是高級公寓,作為奧運會期間的運動員村。共有220套公寓,其中單人間5860個,雙人間5870個,可以提供17600個床位,平均每個運動員在公寓中的生活空間高達22.5平方米。
記者:奧運會後,這些公寓如何轉為民用住宅?
黃燕:這些公寓如何在奧運會後轉為民用,和誰來投資相關。就像前面說到的,運動員村投資也要進行招標,投資建設方首先要做到的是必須按我們向奧委會承諾的設施條件來建設。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奧運會期間必須拿來給運動員住,投資建設方可以在奧運會舉辦前銷售,也可在舉辦後銷售。但如果是在奧運會召開前銷售的話,必須和購房人籤合同,保證在奧運會後,購房人才能入住,即便是提前兩年建成,也不許入住,這是慣例。
記者:1990年的亞運會閉幕後,亞運村中的運動員村——匯園公寓的房價賣到了每平方米1800多美元。奧運會申辦成功後,一個月內奧運村周邊的房價已經見漲,未來奧運村的運動員公寓的售價會不會很高?
黃燕:我想奧運村的售價一方面是由市場決定的,另一方面政府也應當考慮採取一定措施限制房價過度攀升,北京的房價一直很高,現在政府已經在注意這個問題了。
■奧運村周邊的開發量幾乎沒有了
記者:奧運村周邊地區,像窪裡鄉、大屯鄉,它們的開發量尤其是住宅的開發量還有多大?
黃燕:奧運村周邊的開發量幾乎沒有了。窪裡鄉離奧運村近的區域主要是綠化隔離帶,要有住宅開發也只是在綠化帶中的一些舊村改造,但面積不大;大屯鄉現在的空地也幾乎沒有。
■文/本報記者餘美英
黃燕有關奧運村的陳述報告
2月22日上午,在莫斯科,北京奧申委工程規劃部副部長、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黃燕女士向國際奧委會評估團陳述了第十個主題——奧運村。
奧運村的規劃和管理將為運動員提供世界一流的居住條件和服務,奧運村的體驗將成為運動員一生的美好記憶,奧運村將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模式把我們帶入21世紀。
奧運村和其他14個比賽場館都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內,運動員甚至可以步行到這些場館。距離其他比賽場館,乘車最多不超過30分鐘。
為給運動員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組委會將利用新建成的36萬平方米的高級公寓作為奧運會期間的運動員村。共有220套公寓,其中單人間5860個,雙人間5870個,可以提供17600個床位,平均每個運動員在公寓中的生活空間高達22.5平方米。奧運村將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來滿足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宗教信仰的運動員的需求。
後勤服務的組織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北京奧申委在規劃中專門提供了相對獨立的後勤區,以避免對運動員的幹擾。
為把奧運村建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典範社區,北京奧申委建立了很高的環保標準,這些標準將運用在奧運村的規劃、設計、建造、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我們相信:奧運村的位置在奧運會期間對運動員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