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6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酒託」騙人再出新招:
店內設置最高單次消費限額以防止受害者報警;
進店消費前要求對方買花作為「入店憑證暗號」;
買單時「酒託女」主動提出分擔一半費用
讓受害者誤以為是和「女網友」一起被坑。
一家店連續發生56起網友見面高額消費糾紛
3月19日下午,市民姚先生與網上社交軟體認識的「女友靜靜」約在江岸區苗慄路碰面,二人見面後,他在「靜靜」指引下,走進附近一家會所吃飯。
「靜靜」進店就點了一些零食和茶水、咖啡,接著又點了兩瓶酒,他付了近4000元帳單後,覺得有些不對勁就離開了,隨後馬上報警。
江岸警方分析近期多起類似警情後發現,這家店連續發生56起異性網友見面約會產生高額消費後與商家產生糾紛的警情,警方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家專門從事「酒託詐騙」的「黑店」。
江岸警方在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持下,回訪多名受害人尋找線索,緊盯店內相關人員,連續秘密偵查2個多月後,逐步摸清一個涉及廣東、福建、陝西、湖北等多地,利用「酒託女」以交友形式實施高額消費詐騙的跨省犯罪團夥。
6月26日,江岸警方在4省共派出16個抓捕組同時收網,一舉抓獲曹某等共94人,其中「酒託女」19人、「鍵盤手」39人,扣押涉案電腦40多臺、手機200多部,目前已凍結涉案資金258萬餘元。
「酒託女」買花作為「入店憑證暗號」
5日,江岸刑偵大隊民警介紹稱,該團夥由組織者曹某(32歲,安徽人)和4家實體店、6個「鍵盤手」窩點和不斷流動的「鍵盤手」、「託頭」、「酒託女」、「保安」等組成。除了「託頭」和「實體店老闆」外,大部分團夥成員與其他人並無聯繫,每個人只需完成自己份內「工作」,團夥作案方式十分狡猾。
「鍵盤手」通過非法獲得的個人信息,在社交軟體上通過外掛軟體,讓「目標客戶」誤以為附近的「美女」想跟他網聊,實則是千裡之外電腦前的「胸毛大漢」利用各種圖片偽裝成「美女」,以想談戀愛為名騙取「目標客戶」信任。在警方搗毀的「鍵盤手」窩點,抓回的「鍵盤手」大部分都是男性,不少甚至長相十分粗獷。
通過幾天「網聊」甚至發送女性語音獲得對方信任後,「鍵盤手」見時機成熟,就將目標男性的信息轉發給「託頭」,「託頭」再分發給位於「目標客戶」所在地的「酒託女」,安排「酒託女」與其見面,想方設法引他們進入「黑店」消費。
每天中午13時至凌晨2時是「黑店」的營業時間,這些「黑店」都不對外開放,僅允許「酒託女」帶著客戶入內,若附近有其他人想要進店消費,「保安」不僅當場阻攔,甚至還可能跟蹤其行蹤,反覆確認其身份。
在廣東的一家實體店外,附近甚至還設有「賣花人」,「酒託女」要求「客戶」為自己買一捧玫瑰花,並請對方拿在手中,作為進入黑店的「入店憑證暗號」。
設消費上限防止受害者報警
據多名「酒託女」交代,一些實體店甚至要求每個「酒託女」將「目標客戶」單次消費金額控制在1.5萬元以內,以降低發生消費糾紛的概率。若「酒託女」一次引誘對方消費金額過高,店主還對她進行「罰款」。甚至還有店主叮囑「酒託女」稱,一定要把「客戶」開開心心送上回家的車,務必給對方「留下打車回家的路費」。還有「酒託女」見對方消費金額過高時,甚至主動提出分擔一半的「消費金額」,讓對方以為「女網友」是跟自己一樣的上當者,並未對其起疑心。
據交代,該團夥每個人的收入都是按天結算,當天「營業時間」結束後,每個「酒託女」將當天接待的每位「客戶」的消費金額上報,她可拿到消費金額的25%,前期網聊的「鍵盤手」可拿到25%,剩下的50%由「黑店」店長除去成本後分給「託頭」、「保安」、「服務員」等。據一名「託頭」交代,該團夥「生意火爆」,常有「酒託女」還沒送走上一位「客戶」,後面已經出現多位排隊的「客戶」需要「接待」,曾有一個「鍵盤手」窩點負責人一個月內竟獲利近90萬元。
據「黑店」老闆交代,店內酒水成本極低,端上桌還要兌水或飲料,平均每瓶成本不足10元的紅酒在店裡可以賣出數百元,利潤驚人。
素材來源:武漢晚報 江岸分局
記者夏奕 通訊員王威 唐時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