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三年初見成效」一窺青島動能轉換加速度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透過「三年初見成效」一窺青島動能轉換加速度

  將新動能注入城市血脈,將會是怎樣的一幅新圖景?在青島,你或許會找到不同的答案。

  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已培育成型,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2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新」經濟佔生產總值比重從2017年的25.8%提升到31.25%,高新技術企業由2017年的2039家增加到2019年3829家……三年以來,青島悄然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這不僅僅是青島搶佔產業前沿的有力證明,更是青島在新舊動能轉換賽道上角逐的生動寫照。如果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今年是確保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在國家戰略的疊加效應下,青島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實踐中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用亮眼的數據與成績再次證明——只有幹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

  注入活力因子新動能激發產業既有新活力

  新舊動能轉換,最關鍵的任務是把新興產業培育好,把傳統產業改造優,把落後產能化解掉,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發展新局面。

  發展新經濟,已經成為城市間競合與進階超越的共識。三年以來,青島在培育壯大新動能、打造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等方面重點發力:智能製造、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一批新增長點快速崛起,雲課堂、遠程醫療等新模式蓬勃興起,卡奧斯、特來電等10家企業進入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境內外過會及上市企業已超60餘家。

  作為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主角,工業網際網路被視為實現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關鍵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特點是產業鏈相對較長,處於產業鏈上遊的智能硬體負責收集數據,在產業鏈中遊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負責數據處理。而下遊則負責為相關企業賦能。作為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的節點樞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是打通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有效手段,在整個產業鏈中佔據核心地位。

  近年來,青島在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全產業生態上重點發力,推動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海爾卡奧斯成功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在這語境下,誕生了一批像特來電新能源汽車充電網平臺、賽輪集團橡鏈雲平臺、檸檬豆平臺等的青島本土行業垂直平臺,也培育出適宜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目前,青島市場主體達到177.6萬戶,相比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分別新增31.8萬戶和26.8萬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2017年相比,漲幅達87.8%。新動能正在成為賦能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因子。

  如果說新興產業的崛起是波瀾壯闊之勢,那麼在既有產業中實現迭代升級,則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發產業潛力的思維方式。2019年,青島發起了「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既有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蝶變,代表產業升級方向的新產品頻頻亮相。在船舶海工領域,「大國重器」從青島駛出;在高端家電領域,海信發布全球首臺疊屏電視,刷新了液晶電視畫質的新高度;在生物醫藥領域,蛋白質藥物創新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落戶即墨,由此將填補青島高端免疫藥物的空白……新動能種子已埋下,「質變」正在悄然發生。

  實現精準施策賦能創新創業生態煥生機

  新動能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產業生態。對標南方先進城市,不難發現,良好的產業生態是實現能級躍遷的關鍵環節,而這恰恰與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大數據、雙循環重點領域的「雙節點」城市定位高度契合。

  產業政策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新興產業的發展初期,更需要產業政策的引導和帶動。近年來,青島以平臺思維為導向,針對產業新動能培育所必備的關鍵資源要素實施眾多創新舉措。三年以來,青島通過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打造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的「4+1」發展生態,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養健康等重點產業的強鏈、建鏈、補鏈等實際舉措,使產業發展環境實現了新躍升——在這裡,93項市級服務事項實現「秒批」,開辦企業最快3小時辦結;民營經濟日益壯大,民營企業數量佔全市企業總數的94.7%;新動能投資實現爆發性增長,近年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幅11.5%;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車、北汽整車製造總部基地、空客直升機、芯恩協同集成電路、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等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均落子於此。

  在塑造優良產業生態的賽道上,高能級的開放平臺作用也日益凸顯。在上合示範區,青島落實省級經濟管理賦權清單108條,開展國家賦予的27項政策先行先試;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98項試點任務全面破題,形成68項創新性成果;作為國家級新區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雁和排頭兵,持續推進43項改革試點任務。一系列數據、一項項成績,再次印證了注入新動能後的青島按下了發展的加速鍵: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相當於「十二五」末2015年的1.4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增長30%以上。在上合示範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外貿進出口連續3年均實現10%以上增長。

  如今,通過資本賦能實現乘數效應正在成為加快產業升級的「捷徑」。三年來,科技、資本、人才等要素在青島集聚,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異軍突起,吸引落地私募基金804隻,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青島全市高端研發機構已近50家,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76家,人才總量超過230萬人。在這片充滿創新創業激情的熱土上,集聚了國家重點實驗室9家,平均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92人。

  新賽道新跑法青島如何發力實現「五年突破」?

  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於變局中開新局成為在不確定性中謀發展的關鍵一招。

  當下,正值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關鍵期,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動能轉換中孕育著迭代趕超的絕佳機會。而在一系列國家戰略的疊加下,全新的歷史使命和發展定位都將青島推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指出:「大循環必然是跨越南北、東西互濟的大循環,北方地區必然會進入一個『補課式』快速發展階段。青島作為北方城市、東部沿海開放城市,同時又是黃河流域的出海口,具有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價值,在推動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中將發揮應有作用。」而作為一個長期享有對外開放紅利和開放經驗的青島來說,如今又擁有了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雙重加持。從外循環的角度來看,實現「五年突破」,青島應當以需求為導向,從鞏固既有優勢,破解短板問題兩個維度出發,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肩負起時代使命。

  對青島來說,探討內循環也是實現下一個五年計劃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意味著,在青島內部實現聯動式發展動能,由此帶動膠東經濟圈的發展勢能,進而成為帶動山東地區、黃河流域乃至北方地區的新發展引擎。下一步,青島應激發科技創新的原動力,以「雁陣形」產業集群為依託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聚焦家電、海洋等優勢領域,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對成長性好、引領性強的好項目,強化落地保障措施。

  取得「五年取得突破」,青島還需在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現代服務業,即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對青島來說,現代服務業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通過強化現代服務業來反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吸引更多重大製造業項目落地,不失為一個明智又務實的選擇。

  區域之間的競合沒有常勝將軍,青島強勢崛起的道路註定不會是一條坦途。作為山東的龍頭城市,無論是資源稟賦,還是肩負的國家重任,青島都理應挑起更重的擔子。未來已來,青島已然在路上。

(文章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國家評估組到日照市調研
    1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費洪平帶隊,來日照開展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調研評估工作。副省長汲斌昌,市委書記張惠,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石愛作,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兆亮,市政府秘書長徐桂華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 日照: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基本實現
    圍繞先進鋼鐵製造基地、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基地等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專項」,日照市不斷增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驅動「三大動力」,加快推進存量變革、增量崛起,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基本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
  • 「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山東視察指導,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為山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做出了集全省之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戰略部署,2018年1月成功爭取國務院批覆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梁穩柱牢勁足勢揚 濰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田慶盈表示,近三年來,濰坊市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聚力攻堅、勇於擔當、奮發作為,圓滿完成「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既定目標,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加快構建,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們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全面優化發展的理念、方向和模式,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拼出哪些「全國首位」
    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做出了集全省之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戰略部署,2018年1月成功爭取國務院批覆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2019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29件,是2017年的1.32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翻了一番多,達到1.1萬家。市場主體活力迸發。2019年全省市場主體突破1000萬戶,三年來增長46%;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下,新登記企業38.9萬戶,其中私營企業32萬戶,分別增長14.5%和21.1%。這一系列重大變化充分表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強勢推進,成效初步顯現。
  • 區域經濟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第八組 泰安市委...
    建立以市級實施規劃為統領,「10+1」產業專項規劃為支撐,縣市區規劃為延伸的新舊動能轉換規劃體系,制定出臺工作規則、智庫辦法、責任清單等文件,細化分解任務到單位、到部門、到專班,全維度、高強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老樹樁上生新芽
    系統推進,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是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中之重。  第一個「重」,是負擔之重。長期以來,山東形成了傳統產業佔比偏高、產業結構總體偏重、能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總量偏大等結構性矛盾,傳統產業佔工業比重約70%,重化工業佔傳統產業比重約70%,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不可承受、難以持續之重。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老樹樁上生新芽
    系統推進,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是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第一個「重」,是負擔之重。長期以來,山東形成了傳統產業佔比偏高、產業結構總體偏重、能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總量偏大等結構性矛盾,傳統產業佔工業比重約70%,重化工業佔傳統產業比重約70%,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不可承受、難以持續之重。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系統推進,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是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中之重。   第一個「重」,是負擔之重。   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風生潮起,只爭朝夕。自當年起,山東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都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召開主題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部署工作,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 「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工業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魯網12月22日訊(記者 楊國永)2020年12月2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發布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相關內容。
  • 「齊」心「魯」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跑
    山東繪製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在補短板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轉換(4月28日,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王凱 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緩了經濟發展的步伐,但阻擋不了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得益於新舊動能轉換,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正做強做大。山東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2018年初,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做好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山東有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全新的戰略支點。
  • 青島打頭陣當先鋒 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中挑大梁
    我市正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這一重大工程,全面轉變工作作風,不自滿、不自負、不自傲,樹立危機意識、積極尋找差距,立言立行,真抓實幹,敢想敢試、改革創新,全面打響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攻堅戰。在4天時間裡,考察團參觀了兩個先進城市的22個項目、企業和園區,親身感受它們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機制,深入思考他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內在動力。   8月15日至17日,青島市代表團在香港舉辦新舊動能轉換現代產業招商政策推介項目對接會,分別與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助力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反躬自省,洞燭幽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招商推介...
    本次會議吸引了百餘家軌道交通上下遊優質企業匯聚於市北,共同聚焦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大計,必將對青島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布局的紮實落地,起到關鍵、積極的推動作用,為產業優化升級和集聚發展搭建新的平臺。當下,以科技支撐的「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為驅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中車科技產業生態圈平臺、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研發基地平臺作為12個發展平臺的重要支撐,也不斷迭代升級,推進「高精尖」產業落地實施,形成產業強勢聚集,打造發展新局面。中車科技產業生態圈平臺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用生態思維優化發展環境,助力中車科技園(青島)有限公司重點打造了中車四方智匯港項目。
  • 青島大學2020年新舊動能轉換-化工實驗室建設採購(1384)項目中標...
    一、採購人:青島大學 地址:青島市寧夏路308號(青島大學) 聯繫方式:053285950922(青島大學) 採購代理機構:山東三木招標有限公司地址:山東省省濟南市市中縣(區)二環南路6636號中海廣場寫字樓8樓04單元 聯繫方式:0531-81764009  二、採購項目名稱:青島大學2020年新舊動能轉換-化工實驗室建設採購(1384)項目採購項目編號
  • 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跑」 「北方能源樞紐」漸成型
    近年來,日照市通過強基地、抓龍頭、育鏈條等一系列硬舉措打出「組合拳」,在打造能源樞紐、建立產業集群方面持續發力,以產業發展的「加速度」和「高質量」,刷新城市成長軌跡,挺起了日照發展的脊梁。全力打造「北方能源樞紐」新名片日照因港立市、依海而興,扼海陸交匯之要,據通達九州之便,是國內重要的能源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供應中心。
  • 「七劍下天山」 青島啤酒如此踐行新舊動能轉換
    作為傳統製造企業,必須在專注做好主業的過程中牢牢把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促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這一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任務。」面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現狀,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啤酒)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明波如是說。
  • 從「大象漫步」邁向「千羚競馳」——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
    新華社濟南11月4日電 題:從「大象漫步」邁向「千羚競馳」——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開欄的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其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我國未來
  • 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
    編者按:煙臺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三年來,以走在前列、率先突破的責任擔當,在區域發展、產業培育、開放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今天本報邀請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向讀者解讀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的成功密碼。
  • 動能轉換,山東四市各打優勢牌
    我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來,青島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動,對照全省方案中對青島建設「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的期待,客觀剖析不足,尤其認識到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方面存在水平不夠高、體量不夠大等問題。為此,青島在全市範圍重新強調科技創新和人才的核心地位,決定圍繞產業創新,通過「中科系、高校系、企業系和國際系」四條主線,持續引進高端研發機構,集聚「國家隊」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