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蘇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阻攔他們的道路,年輕人勇敢向前,追逐夢想。他們將如何突破青春的困惑?他們將怎樣選擇未來的生活?
零零後個性鮮明,樂於接受新鮮事物,自主選擇生活。2020年即將過去,時間改變了他們的外貌,賦予了他們獨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動。他們將如何突破青春的困惑?他們將怎樣選擇未來的生活?
李天樂2001年出生,他還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寫作文,2020年已經可以每天坐著火箭去看望胖嘟嘟的可愛同桌了。他還記得初中英語課上,老師說,到了2020年,大家就可以在家上課了。結果——「我暫時還沒有上火箭,當然,後者夢想成真了(尷尬)。2020,我在家上了半年網課,一言難盡……雖然中間有很憋屈的時刻,但是我和同學互相鼓勵著也熬過來了,網課也是有優勢的。」
其餘各方面,天樂也沒有落下,唱歌、運動、娛樂、好友,還有一些慈善的小募捐也都有,但接下來就應該認認真真衝刺考研了,以後的天地有的是機會發展自身,他的想法是現在最好還是以學業為重。「國家一天天強盛,我相信零零後的民族自信應該是最強的,即使有一天中國超過美國,我想我們也不會太驚訝,從小就見證祖國的奇蹟一個個地發生,我相信我們年輕人也會創造更多的奇蹟。」
「經驗豐富的領導們、長輩們都表示,在他們的一生中,從未遇到過像眼前的這代年輕人一樣,自私,無禮和只會享樂。」這句話來自於1911年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100多年過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認為,下一代的年輕人不如自己,可社會的發展證明,一代確比一代強。
20歲的年紀不被長輩們理解。喜歡追星、遊戲、戀愛,和一切新鮮事物。2020年,新冠疫情並沒有阻攔他們的道路,大多數人都是按著既定路線向前走,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年輕人勇敢向前,追逐夢想。
今年20歲的張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高中未畢業就離開學校,先是漂了兩年,現在一家養生頭療店工作,差不多工作了4個月。一開始他沒想到會從事這樣的服務業,但是沒有學歷又沒有技術,現在也處於比較迷茫的狀態。慶幸的是,工作比較清閒,工資也能養活自己,給了張明很多時間去學習,去尋找自己的愛好,他也時常會想自己以後到底應該往哪條路走。
「我是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零零後,大部分人看到我第一眼會以為我有25歲,我覺得這樣挺好,畢竟工作後顯得成熟點會比較好。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沒有什麼業績壓力,也沒有特別辛苦。但是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沒有朋友,沒有親人,一個人上班下班,一個人回到自己租的房子裡,自己吃飯,自己做家務。很多時候會覺得孤單,很想辭職,很想離開這裡,但離開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張明現在正在一點點調整狀態,試圖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沒事就背背英語單詞,學習一門外語,餓了就給自己做一頓好的,或者點個好吃的外賣;還學著去理財,多掌握一門技能。
「我不知道自己以後會是什麼樣,但我知道,我的未來不在這座城市,也不在這個小店。」「我的內心有許多不甘,希望自己能努力拼一拼吧,不要膽怯了。」
最孤獨的時光,會塑造最堅強的自己。
初入職場的李小濤對今年的感受是,2020年是個艱難又充滿希望的一年:「2020年感覺自己在不斷踩坑(當然好多人遇到的坑可能比我的大),但是我感覺,路還是要自己走,人最終要靠自己。我堅信我一定能成功。希望2020年能早日戰勝疫情,人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祝願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2月上旬刊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