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梁,語言服務是確保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成功舉辦的重要因素。杭州亞運會將參照歷屆亞運會經驗,通過語言服務把亞運的聲音傳向世界。
多樣性語言服務為亞運發聲
根據亞奧理事會章程和主辦城市合同的要求,杭州亞運會的語言服務以中英兩種語言為主,兼顧小語種,在杭州亞運會籌備及運行階段,為亞奧理事會大家庭貴賓、各國和地區的運動員、隨隊官員、技術官員、媒體等各類人員提供高水平的多語種語言服務。
「為確保亞運籌辦工作順利推進及賽時各個國家和地區參賽人員溝通順暢,杭州亞組委外聯部設立語言服務業務領域,提供筆譯、口譯與智能語言等服務項目。」杭州亞組委外聯部副部長徐劍鋒說。
其中,筆譯服務承擔杭州亞運會報告、講話稿、新聞稿、手冊、指南、宣傳品、標識標記等重要文件材料的翻譯工作。
口譯服務在籌辦期間為出訪、會議、會見等各類外事活動提供同傳、交傳口譯服務,賽時提供專業會議翻譯、多語言翻譯服務熱線、場館語言志願者口譯等服務。
此前,杭州亞組委外聯部全程參與了杭州亞運會會徽、主題口號、吉祥物發布等亞運籌辦工作及重大裡程碑事件的翻譯工作。
同時,筆譯、口譯「肩負」著克服文化隔閡和語境差異的重任。「翻譯要秉持忠實原義、譯出通順的原則,兼顧文化和語境理解的差異,才能跨越語言的鴻溝,搭建溝通的橋梁。」徐劍鋒表示。
杭州亞運會語言服務進入「智能時代」
為更好響應杭州亞運會「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體現杭州數字之城的特質,杭州亞運會語言服務也將進入「智能時代」。
杭州亞運會「智能語言」為「智能亞運」十大重點項目之一,目前有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APP模塊形式的多語言翻譯服務熱線、智能便攜翻譯設備三大智能方案,2020年6月,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實現第一次落地使用。
「今年6月,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在杭州亞組委國際視頻會議上使用。」外聯部語言服務業務負責人說,「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外嘉賓不能來杭參會,但這並不妨礙會議的順利召開。不論身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使用手機掃碼即能參會並收聽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信號。」
「未來,杭州亞組委舉辦的大型會議和活動都將使用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智能語言服務』項目在賽事運行階段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杭州亞運會期間,杭州亞組委還將推出APP模塊形式的多語言翻譯服務熱線和智能便攜翻譯設備。
與遠程人工會議同聲傳譯不同,APP模塊形式的多語言翻譯服務熱線和智能便攜翻譯設備更是「行走」的「智能語言」服務。構思中的APP模塊形式的多語言翻譯服務熱線是一款定製手機APP。這款APP將提供多語種機器翻譯(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和人工翻譯服務。
另外,在亞運場館、總部酒店等指定場所還將配備智能便攜多語種翻譯設備。設備輕巧易攜帶,涵蓋語音識別、語音轉換、機器翻譯、人工翻譯服務等技術,實現諸多亞運場景中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語音和語言交互無障礙。
高校助力亞運更好地發聲
為更好地完成語言服務,杭州亞運會還吸納了一支「外援軍」。
7月7日,杭州亞組委與浙江外國語學院籤訂框架合作協議,浙江外國語學院將組建小語種語言志願者服務隊,為杭州亞運會提供專業服務。
「亞運會以亞洲國家和地區居多,所以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將發揮主力作用,提供韓語、日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等語種的志願者。杭州亞運會所需要的小語種服務,我們差不多都能提供。」浙江外國語學院團委副書記邱萍說。
同時,浙江外國語學院把《國際志願服務培訓與實踐》課程納入學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學生們能提前了解國際志願者的服務工作。
「國際志願服務是我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為杭州亞運會提供專業小語種志願者服務團隊。」邱萍透露,「等杭州亞運會招募完志願者分配志願者崗位後,我們還要針對小語種志願者進行杭州亞運會的通識培訓、專業培訓和崗位培訓,保證學生既深入了解杭州亞運會,又提供高質量的語言服務。」
未來,浙江外國語學院作為智庫,將與杭州亞運會語言服務團隊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亞運會這一千載難逢的大課堂裡,小語種語言志願者服務隊也能學以致用,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交流溝通,宣傳中國文化,傳播亞運聲音,向亞洲、向世界展示反映中國文化特色和杭州健康向上、熱情好客、開放包容的東道主形象。
此外,亞組委外聯部還與浙江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等高校就志願服務、語言服務、智力支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原標題《如何向世界介紹杭州?亞運會將用上「智能語言」》,文字 陳依依 鄭媛。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