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上天后,他們的妻子經歷了什麼?

2020-12-12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7日晚間消息,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NASA太空人凱倫·尼伯格(Karen Nyberg)和梅根·麥克阿瑟(Megan McArthur)等到這次任務已有多年。現在,距離發射只剩幾天時間了。火箭已經佇立在卡納維拉爾角。用不了多久,這枚火箭將直衝雲霄,把船員送上國際空間站。

只不過,飛船上的船員不是尼伯格和麥克阿瑟。這一次,是她們的丈夫,離開地球踏上國際空間站。尼伯格和麥克阿瑟則將在地面等待他們的凱旋。

和他們的妻子一樣,參與這次任務的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貝肯(Bob Behnken)也都是經驗豐富的太空人。本周,兩人將乘坐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火箭公司SpaceX設計建造的新型太空人運輸系統,進入太空。他們也將成為自2011年以來,首次從美國土地上出發進入太空的NASA太空人。過去不到十年裡,NASA一直不得不依賴其他國家把自己的太空人送進太空。如今,赫利和貝肯更將是改寫這段歷史的先鋒太空人。

這兩對太空人夫婦向我們展示了,自從近六十年前NASA開始把人類送進太空以來,美國的勞動力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年來,這兩對夫婦一邊交替執行太空任務,一邊平衡他們的家庭生活。他們的故事,重新定義了太空飛行的性別變化,也重新塑造了好萊塢電影裡的「太空人妻子」的形象——她們不再憂心忡忡,而是丈夫並肩作戰。

尼伯格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道格回家後,可以跟我聊他在工作時的事情,他也不必一邊說一邊跟我解釋這解釋那的。」因為她都明白,她也去過國際空間站。她也透過飛船窗戶看見過地球鑲嵌在一片漆黑中的壯觀景象,也曾身上繫著安全繩在太空裡走過。

這四位太空人的相遇和很多非太空人的經歷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在工作中邂逅彼此。他們都是在2000年夏天來到NASA工作。赫利和貝肯當時是具有軍事飛行經驗的工程師。尼伯格是機械工程師,麥克阿瑟是海洋學家。他們輪流慶祝彼此的婚禮——赫利曾是貝肯的伴郎;又輪流上太空。2003年,當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準備返回地球時,赫利和貝肯就在停機坪上等待慶祝同事們的歸來,不曾想飛船突然解體,全體機上成員殉職。2009年,赫利準備踏上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太空之旅。在出發前的醫療隔離期間,尼伯格告訴赫利,她懷孕了。等到尼伯格準備出發離開地球時,他們的兒子已經穿上了紙尿褲。六個月後,等她回來時,他們的兒子已經開始學習怎麼上廁所了。

在他們四人中間,剛剛完成太空任務的人是尼伯格——時間在2013年。不過,她沒有像之前的美國太空人那樣,從卡納維拉爾角出發。等到尼伯格執行任務的時候,美國太空梭已經停飛——由於成本、安全和政治等原因,太空飛行計劃已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美國付錢給俄羅斯,讓美國太空人乘坐俄羅斯的飛船,與俄羅斯太空人一起,從哈薩克斯坦出發。在過去差不多十年裡,NASA一直在與商業公司合作,包括SpaceX,試圖讓自己的太空人從美國的土地上啟程。

尼伯格和麥克阿瑟本周將會抵達卡納維拉爾角,見證這一次歷史性的飛行。她們可能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丈夫將面臨些什麼。幾十年前,當第一位NASA太空人飛向太空時,美國航天領域中最知名的女性是太空人的妻子。作為軍人的妻子,她們時常擔心自己丈夫的安危。然而到了NASA,她們突然被推到公眾視野下,她們的照片印在《生活》雜誌上。在離控制中心不遠的休斯頓,記者駐守在她們家院子前的草坪上,抓拍她們最細微的面部表情。

這些女性必須學會處理她們在登月項目中起到的作用。在這本NASA早期太空人妻子們的傳記——《太空人之妻俱樂部》——中,作者莉莉·科佩爾(Lily Koppel)寫道:「當她們的丈夫正在接受太空飛行的各種訓練時,每個妻子也都在為可能需要面對電視攝像機的那一天做準備。全世界都會對她們的頭髮、膚色、著裝、身材、體態、育兒技巧、談吐、魅力以及最最重要的愛國情懷,評論指摘。」好萊塢只看到了她們在聚光燈下的生活,電影劇本也常常把她們刻畫成一幅孤立無助的模樣。

那時候,NASA會在太空人家裡安裝通話盒,這樣他們的妻子可以及時了解飛行情況。NASA也會讓沒有委派到任務的太空人回答這些妻子們對丈夫與控制中心之間晦澀對話的疑問。出現麻煩時,作為安全措施的一部分,NASA會關掉通話盒,從而讓妻子們對發生的事情毫無頭緒。1966年,在尼爾·阿姆斯特郎的一次飛行中,NASA切斷了通話盒消息。為此,阿姆斯特朗的妻子——簡·阿姆斯特朗迫使NASA的一名公關人員驅車送她前往控制中心,但控制中心的員工拒絕讓她進入。三年後,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即將登月時,她告訴航天飛行運營總監:「再切斷通信試試!」

如今,當尼伯格和麥克阿瑟通過她們的筆記本——而非通信盒——跟進赫利和貝肯的SpaceX任務時,她們可以理解通訊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單詞。鑑於她們的專業知識和地位,若NASA想要再次在任務出現麻煩時把太空人的妻子隔絕在外,恐怕已經不可能。去年,SpaceX曾進行過一次無人試飛演習。但公司雖然運送過各種衛星和空間站補給,但載人飛行仍舊是第一次。對於麥克阿瑟而言,當她不是登上飛船的那一個人時,和自己的丈夫從事同樣的事業便既是幸也是不幸。「我們知道他們可能面臨的情況,在那些情況下他們必須使用的工具,」她說,「但毫無疑問,這也意味著你非常清楚太空飛行的種種內在風險。」

1978年,NASA允許女性成為太空人。不過,NASA用了更長的時間來了解她們的需求:1983年,在即將執行一次為期七天的任務前夕,根據報導,工程師問太空人薩莉·萊德(Sally Ride),100根衛生棉條是否足夠。雖然,在2002年,在尼伯格和麥克阿瑟完成她們的太空人訓練之前,已經有大約30名美國女性執行過太空任務,太空人隊伍仍以男性為主。17名太空人中,僅有3名女性。如今,這個問題更嚴重。

和其他美國人一樣,這兩對太空人夫婦在這個春天也與家人宅在家中,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赫利和貝肯至少已經接受過兩次病毒檢測,以確保他們不會把病毒帶到國際空間站。疫情打亂了NASA對這一歷史性時刻的期待——成群的觀眾歡呼揮舞國旗的場景可能不會有了。但是,太空人仍一如往常地為任務做準備,尤其是為他們年幼的孩子做準備。「你會想要儘可能表現得跟平時一樣,」尼伯格說,「我們不想太明顯地強調,說『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在這裡一起吃飯晚餐,這是我們最後一次一起看這個節目』等等。你會想要平靜地生活,享受和往日一樣的團聚時光。」

她們說,比起坐在火箭裡,留在地面看著火箭發射更煎熬。「有那麼一刻,你會感到自己很難再保持理性,眼看著自己深愛的人離開地球進入太空,你真的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尼伯格說。

當然這其中也有輕鬆愉快的時刻。和大多數航天項目一樣,新任務也有遇到預算問題和技術故障。不過,有一個別樣的插曲可能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貝肯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說:「我拿到了我的菜單,也就是之後我在[SpaceX]飛船上的食物清單。我一看,感覺很陌生。我非常確定,我不想吃這個,或那個還有那個。但是,我想,可能因為限制吧,我只能吃這些東西了。然後我找到準備菜單的傢伙,跟他說:『嗨哥們,怎麼回事?我不記得我點了這些吃的。』」結果是,他們拿錯了菜單。貝肯的那份菜單是麥克阿瑟的。根據NASA的名單,麥克阿瑟登記的姓氏是貝肯。

這一次的SpaceX任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尼伯格和麥克阿瑟她們,有沒有機會很快搭乘SpaceX的飛船進入太空?她們兩人都說,NASA沒有選擇她們來執行這次任務,因為她們不像自己的丈夫那樣,具備軍事經驗;並且NASA在新飛船首飛時向來會選擇飛行員來執行任務。尼伯格於三月份從NASA退休,對自己飛行歷史非常滿意。但麥克阿瑟表示,只要不和貝肯一起執行任務,她很願意再嘗試一下。總得有一個人留下來,照顧家庭。「我們會為我的飛行機會,等待合適的時機,」麥克阿瑟說。(木爾)

相關焦點

  • 前蘇聯悲情太空人,上天后國家解體,在太空飄311天才被人想起
    克裡卡廖夫對於未知的事物,人類總是十分好奇,並且想像力十分豐富,他們將自己對那些事物的幻想,編織成各種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這從側面說明了,人類想要一探究竟的願望,而他們也有勇氣踏出探索的步伐,去尋求真相。宇宙,一直是遙遠而神秘的存在,但現在科技正在不斷的進步——隨著第一個宇宙飛船、火箭、衛星的相繼誕生,我們終於可以緩緩揭開它那神奇的面紗。
  • 太空人在太空中,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太空人在太空中,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你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嗎?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被問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長大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老師;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醫生;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畫家等等,在眾多的答案中,被提及最多的便是太空人。
  • 太空人真正體會過宇宙的無限廣闊,他們的心理會有什麼變化?
    這種非同尋常的經歷必將對太空人的心理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讓我們探討一下太空人進入太空的心理變化。總觀效應生活在地球上並從地面有利位置觀看時,對最重要的事物有近視眼。除了地球從太空中看到的美麗外,許多太空人還報告說,它稀薄的大氣層使行星看起來很脆弱——唯一可以保護地球上過多生命形態免受太空惡劣影響的東西。許多太空人在從太空看到地球後便發生了認知轉變,這種經歷被稱為「總觀效應」。在意識到地球的脆弱性之後,我們意識到了我們的衝突在地球上顯得多麼渺小,它們在宏偉的事物中顯得多麼微不足道。
  • 太空人生活有意思?看看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網友:心酸!
    在世界上人類第一次步入外太空已經足足過去了50年以上。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此次登月的細節並沒有公布!我們大家也都通過一些資訊上了解過太空人在太空中的生活,比如跳起來一下就可以達到數米的高度,還可以見識到遠處的地球等等,這些資訊無不讓我們一直認為太空人的生活有意思?那麼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嗎?網友:心酸!
  • 太空人在月球到底經歷了什麼?歸來後不是性格大變,就是行為怪異
    整個阿波羅登月行動,進行7次發射任務,6次成功,總共有12個太空人登陸過月球表面。這12個人無一不是身體健康,頭腦敏捷,心性俱佳,心理承受能力超強,可算精英中的精英了。不然也不可能被選上,執行這種挑戰性極高的任務!
  • 關於太空人在太空中真實經歷過的7個「罕見」現象
    相信許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坐上飛船去往外太空的夢想,就像那些太空人一樣,這樣的經歷肯定非常的酷,因此也會對所有的太空人感到羨慕和敬佩,但其實這個職業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太空人遭遇的危險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難以解釋的偶然突發事件,所以他們的工作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 太空人最可怕的遭遇是什麼?除了發生航天事故外,被遺忘也很無助
    引言: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太空人在執行太空任務的時候會害怕就是突如其來的事故發生,導致他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但有時候除了航天事故之外,還有特殊情況讓太空人也很無助,例如被遺忘在太空中。每當談到香港電影,估計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警匪片。
  • 太空待了200天後,三名ISS太空人安全返回:地球卻因新冠病毒變得離奇
    太空待了200天後,三名ISS太空人安全返回:地球卻因新冠病毒變得離奇  Emma Chou • 2020-04-18 16
  • 太空人若死在太空,會經歷什麼可怕的事?看完不敢相信!
    太空人是世界上一份非常偉大的工作,儘管很多人對這份工作都致以了最高的崇敬之情,但是卻鮮少有人會從事這份工作,不僅僅是因為身體素質可能無法達到太空人的要求,還因為這份工作非常的危險,畢竟太空人需要乘坐飛船到地球上空執行任務。
  • 太空人從月球眺望地球會感到恐懼?他們在恐懼什麼?他們發現了啥
    到目前為止,只有NASA的阿波羅計劃曾將太空人送上過月球,從1969年開始,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一個登月的人,在這個計劃中先後一共有12位太空人上過月球,它們都曾在月球表面親眼眺望過地球。除了直接登陸月球表面的太空人,在月球軌道上待過的太空人就更多了。毫無疑問,不管是直接登陸月球,還是在月球軌道上逗留,對太空人而言,都是偉大並值得驕傲的事情,不過,這些太空人可沒我們想的那麼輕鬆。回到地球後,每一個從月球回來的太空人談起在月球表面眺望地球感覺時,都心有餘悸,而且令人震撼的是,大家的觀點竟然一致!
  • 50年前:阿波羅 11登月期間,太空人的家裡發生了什麼
    50年前:在阿波羅 11登月期間太空人家庭的歡樂和淚水 五十年前,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人。超過五億人看著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他宣布:「這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但對全人類來說是一大的飛躍。」 當然,觀眾中有太空人的妻子。
  • 身處太空的太空人的心理會受到什麼影響?
    身處太空的太空人的心理會受到什麼影響?首先太空人的眼界發生了變化。太空人在宇宙中環繞地球的時候,會親眼看見地球的原貌,而它看起來並沒想像中那麼巨大。另外,從宇宙上看,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消失」了,而且,一切衝突「看」起來是那麼的渺小。
  • 太空旅行給人帶來什麼?新片《天空中的露西》深層剖析太空人內心
    好萊塢最新的太空史詩大片《天空中的露西》側重於在地球上的生活。露西在宇宙中和回到家後經歷了一系列強烈的情感:敬畏、渴望、判斷力受損、焦慮,以及最終經歷了一個暴力事件。儘管太空人們可能不會受到露西他們返航時遭受的嚴重心理創傷,但是專家說,太空旅行確實會造成心理傷害。深遠的影響進而會紮根在太空人的心中,延續幾十年。
  • 如何成為太空人?他們有什麼嚴格要求?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是誰?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
  • 太空人從月球看向地球的時候,為何會感到害怕?他們看到了什麼?
    迄今為止已經有12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根據他們所說從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會有一種莫名的害怕,他們看到了什麼?人類登陸月球1969年的7月份,人類成功踏上月球的土地,正是這一步拉開了對月球探索的序幕,有經典的一句話是用來形容阿波羅11號:你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男太空人患病,女太空人才能治療?國際空間站發生了什麼?
    男太空人患病,女太空人才能治療?國際空間站發生了什麼?國際空間站是在地球之外太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這裡的太空人來自於不同的國家,為了自身的安全保證,每一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最多會有半年的時間,在半年後他們會返回地球進行調整,其他的太空人替補,這是因為長時間的生活在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會讓身體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肌肉萎縮,新陳代謝紊亂等等。
  • 1969年,太空人在月球看到了什麼?為何有人說月球有外星人基地?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初期,人類登上的第1顆星球便是月球,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科學家的重點似乎全都放在了火星上,月球也慢慢的被我們遺忘。看到這樣的現狀後,很多人都對當年的登月計劃議論紛紛。美國是否真的登月成功了?太空人在月球上究竟看到了什麼?這些都成了討論不斷的話題。
  • 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遇見嫦娥了?怎麼回到地球就言行失常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功擺脫地球引力的牽絆,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類。美國人緊隨其後,1969年7月20日,3名太空人乘坐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成功登陸。面對絕境而不會心理崩潰,是對太空人的基本要求。太空人這個職業,可以說是地球上所有職業中,綜合素質最高的。
  • 太空人從月球看地球,為何會感到不真實?他們看到了什麼?
    太空人從月球看地球,為何會感到不真實?他們看到了什麼?從古至今廣闊的天空就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不斷吸引人類前去探索。從戰國時期人類發明的風箏,一直到可以緩緩自動升空的熱氣球,最後是萊特兄弟的飛機。在1961年美國正式開始了阿波羅號探月工程計劃,第1步就是把人類成功地送上月球。第1次登上月球的是三名太空人,他們在飛船過渡軌道飛行了2.5天之後接近地球,進入了月球的環月軌道兩名太空人進入了登月艙與飛船分離進入了月球軌道飛行,最終在月球上成功登陸,這是人類第1次從月球的視角看到地球的全貌。那麼這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藍色星球,在他們的眼中是什麼樣的呢?
  • 雲頂之弈10.12太空人羈絆 太空人羈絆是什麼效果
    雲頂之弈10.12太空人羈絆 太空人羈絆是什麼效果,在這次的10.12將會在六月末上線,同時新增了太空人羈絆,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太空人羈絆是什麼效果吧。 太空人(3) - 太空人的技能法力消耗降低30點。 提莫在最近的敵人附近種下3個蘑菇衛星陷阱,當敵人靠近陷阱或者陷阱在3秒後爆炸時,對附近敵人造成175/250/600點魔法傷害,暈眩他們,並使其受到持續4秒的減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