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與如蘭墨蘭有嫌隙,為何與品蘭卻親密無比?

2020-12-14 昕玥品影劇

對於在閨閣中壓抑了十多年的明蘭來說,宥陽老盛家是個人生最快樂的去處,那裡大多數長輩長兄長姐親戚等都性情灑脫而淳厚(孫家和三房例外),待人真誠無猜。

最重要的是,大多數人對禮數周全和長相可人的明蘭打心眼喜歡,拿出最大的熱情去招待和包容她。

老盛家是商賈之家,家產殷實,而且住處遠離大都市,所以院落寬敞,自然環境豐富而優美,抓魚摸蝦,捉蟲採花,真是釋放年少活力的最佳樂園——堂哥在接明蘭回家的路上說,我們家最適合愛釣魚的你了,池塘的魚用釣魚竿戳都能戳中,當時明蘭的心情別提多順暢了。

但是電視劇對回老家的描述進行了刪減和改編,少了這份富有感染力的歡樂,昕玥覺得挺遺憾的。

每每想起,只能回到原著去追尋。

讀書時,昕玥常常疑問,都是年齡相仿的女孩子,為何明蘭跟自己家的兩個蘭關係緊張,而到堂伯家跟堂姐品蘭卻相見恨晚、如膠似漆呢?

昕玥覺得這裡面既有女孩子各自的原因,也有相互關係的原因,更有各自她們所處環境不同的原因。

明蘭和品蘭性情相投,與墨蘭如蘭卻沒有

明蘭和品蘭有兩方面特別相投。

第一是兩個女孩子都非常嚮往自由和快樂。

原著中明蘭是個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然而即便剝掉穿越的外衣,明蘭的性格依然鮮明。

明蘭很理智,並且富有管理情緒的經驗和能力,但是內心卻暗含著一股熱情,它嚮往快樂的人生。

明蘭在人前人後規矩有禮,幾乎把「素養」這個詞做到極致,特別是出入大場面,如與親戚朋友會面、或者到高等府第「交流學習」,都能端出堪稱教科書般的模樣。

但是當她回到自己的天地,在疼愛自己的祖母面前,或者跟自己關係親密的丫鬟面前,她就會釋放出與生俱來的俏皮和幽默。

如祖母嗔怒,罵她「你還要不要臉」,明蘭嬉皮笑臉把臉遞過去說:「不要了,拿去吧。」

祖母責怪她太依賴自己說「以後嫁人怎麼辦」,明蘭依偎到祖母身上說:「祖母和我一起嫁過去得了。」

又如明蘭一揮而就寫了「難得糊塗」四個大字,小桃湊過去問什麼意思,明蘭說:「就像我看見你偷丹橘的糖當做沒看見……」

然後看著丹橘掄起拳頭追著小桃打,小桃哇哇大叫,她在旁邊笑。

但是明蘭的這份有趣,墨蘭如蘭卻感受不到,因為她們的關注點根本無法一致,她們眼睛始終盯著明蘭有沒有佔用自己的那份福利,其他的了無興致。

品蘭正好是個樂天派,與明蘭不同的是,她不愛裝,這當然得益於自由放鬆的生長環境。

盛紘家三個蘭被閨閣圈養,品蘭卻是放養的,她沒有大家閨秀形象的束縛,也沒有森嚴家法的壓制,想抓泥巴便抓泥巴,想上樹便上樹,只要能夠尋到樂子就行。

裝了N久的明蘭在這裡得到很好的釋放,她盡情地投入到品蘭的生活模式,釋放被壓抑了好久的全身細胞。

就像釣魚這項娛樂,在自己家,墨蘭根本不屑,如蘭又太懶,明蘭只能影單形只、自娛自樂,但是在老盛家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但有品蘭和她一起各種嘗試和挑戰,還有一大隊的堂哥表哥在背後助興或者護駕。

如此歡樂的時光,是多少少年人的嚮往啊。

第二是兩人都同情弱小,憎惡不義之人

明蘭與品蘭在老盛家的節目除了到野外瘋玩,還有一大娛樂便是偷聽牆角。

作為家中規矩的典範,明蘭如果沒有獲得老祖宗的準許一般不會去幹這種「齷齪」事,更加不敢跟兩個蘭一起去做,因為分分鐘就會被她們賣了,把鍋全部甩給她。

品蘭卻不是,她很講義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甚至遇到要懲罰時她會衝出來擋在明蘭的前面一人包攬「罪過」,說:「都是我的主意,妹妹是我強拉過去的……」

更重要的是,她們對同一件事的關注和褒貶往往是一致的,喜怒和憎惡能夠共情。

比如對三房貪婪而又無禮的堂姐月蘭搶奪明蘭頭飾事件,先是品蘭用武力去奪回,再是明蘭鐵面去拒絕,就像詩裡說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有種同仇敵愾的氣勢。

又比如大姐淑蘭被婆家欺負,品蘭對孫家非常氣憤,對姐姐無比心疼,明蘭跟在身後,也是諸多關切。

但是京城盛家的墨蘭和如蘭和明蘭幾乎從來沒有流露過類似的情感。

墨蘭在盛家的日子唯一關注的事是如何嫁入豪門,就連親媽被送去「勞改」她也可以壓住感情保持沉默,跟自己說:「鬧下去怕說好的親事黃了,等嫁了再說……」

而如蘭因為養尊處優,優越感太強,她體驗不到別人的艱辛和不幸,所以她無法與別人有什麼共鳴,如淑蘭的不幸之事,她一直把它當做故事來聽,充實自己無聊的閨閣生活。

品蘭的祖母病危了,兩個蘭沒有表達一絲的難過和慰問,各有理由推託不去。

明蘭和品蘭沒有利益衝突,但與墨蘭如蘭卻有

除了性情相投,兩人能夠毫無間隙的原因還因為彼此沒有利益衝突。

首先明蘭和品蘭雖然同一個曾祖父,但是祖父已然分家,其實兩個孩子屬於兩個不同的家庭,說到底,她們是親戚關係,只是比一般的親戚關係要好。

此番明蘭到老盛家來,其實就是做客(終究要走的,「不帶走一片雲彩」)。

京城千裡迢迢來到客人,再加上上一輩又有恩情,自然盛情款待,在生活上也多是奉承,生活用品都是挑最好的。

恰巧明蘭性情乖巧,善解人意,哪怕出現一點點磨合都能輕易消除。

明蘭和品蘭性情相投不容易產生矛盾,同時,她們不需要爭搶什麼。

但是,明蘭與墨蘭如蘭卻不一樣了。

往小裡說,三蘭吃穿用度全部都來自同一個資源庫,有人拿多了,自然就有人得少拿;有人選了好的,就得有人拿差一點點的。

往大裡說,三蘭面向的婚嫁選擇都由同一個父親掌控,有人嫁得好了,自然就得有人嫁得沒那麼好。

大多數時候,明蘭不跟兩個蘭爭,只拿別人挑剩的,如果沒剩乾脆不要。

明蘭看起來很豁達,但是不等於她心中沒有想法。

她也是個女孩子,她有別人一樣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嚮往,但是每次都由不得自己去選擇,箇中失落可想而知。

而墨蘭如蘭也把明蘭視作資源搶奪者,墨蘭陰險詛咒,如蘭也不會誠心給明蘭祝福。

如墨蘭因為梁夫人到訪只見明蘭,暴跳如雷衝到妹妹的房間大打出手;如蘭看顧家送來聘禮比自己婆家多,心中不爽大發明蘭脾氣。

明蘭和品蘭可以互助互補

明蘭才到老盛家,品蘭就非常喜歡她,拉著一起玩耍之後,更加倍喜歡,因為她發現兩人竟然有著神奇的默契感。

品蘭的特點是行動力強,只要腦子想到的事不管有多難或者多麻煩她都會去做,從不拖泥帶水的,但可惜的是腦子不太靈光,所以不管是做事還是平時玩耍,她都遇到擋路虎過不去,甚是鬱悶。

而明蘭的特點是腦子靈活,偏偏要行動起來的時候有點遲疑。

所以她們在一塊的時候,總是由品蘭強用力拽著明蘭去去嘗試各種新奇或者參與各種「出格」的「遊戲」,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是明蘭去想辦法給她指點迷津,兩人攜手共創「輝煌」。

其實論起性格,如蘭和品蘭也是差不多的,但是跟明蘭的相處之法卻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是如蘭少了份行動力——她總是懶洋洋的,對什麼都不甚感興趣,連送給別人的手工禮物都是丫鬟代做的。

如蘭和明蘭無法產生互助互補的默契感,粘合度就沒「品明cp」高了。

當然還因為如蘭多了一點自私,凡事先己後人,明蘭與之道不同不相為謀。

除了兩人私自的交往是互助互補的,還有一重原因是彼此的家庭也是互助互補關係,而由這種關係延展,她們各自前程上也是相對應的關係。

盛家大房從商,物質富足但是名氣不夠高大上,而且因為政府抑商,對商人多有刁難。

盛家二房入仕,有名有利但是物質條件略遜。

於是大房「一言不合」就給二房送錢滋養著關係,而二房在官場上也竭盡全力去罩著大房。

既不從商也不做官的三房屢屢跑出來吐酸,說到底是他們自己沒法給自己賦予價值,所以針插不進別人的默契。

後來明蘭和品蘭分別成家,依然延續著原來的模式,前者嫁給官,後者嫁給商。

最後

當然,所有的原因最後都能歸結為一點,就是明蘭本來就是個人緣極好的女孩子,她所到之處,凡是真誠的、善良的女孩子都能與之成為好朋友好姐妹,她所結交的,更是可以互相「兩肋插刀」的「老鐵」,如餘家大姑娘,沈國舅妻子張氏,沈國舅的妹妹小沈氏等等。

而如蘭和墨蘭,一個孤芳自賞,一個終日心懷鬼胎,又如何能找到相知相惜的好朋友,姐妹間也難以推心置腹。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原著小說中,有很多沒來得及拍的劇情,人物關係也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不太一樣! 1.原著中墨蘭和明蘭關係不錯。 在盛府後宅裡,墨蘭原著中屬於斯文敗類型反派,面子上做戲足。明蘭有心計但是圓滑不得罪人,兩姐妹人前很和睦。
  • 《知否》原著「偏心眼」的盛紘,相對於墨蘭,他更疼愛明蘭
    盛家的7個孩子,長柏是盛紘的希望,是他最看重的兒子;華蘭是盛紘唯一一個抱著長大的孩子,長楓與墨蘭是盛紘自認愛情的結晶,明蘭是盛紘深感愧疚的孩子,如蘭是他不喜歡的孩子,長棟則是個備受忽視的孩子。衛小娘去世之後,盛紘把明蘭抱到大娘子的院子裡養著,雖然那時候感覺愧對明蘭,但是也沒有額外多關心明蘭。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盛紘會越來越喜歡明蘭,維護與偏愛明蘭。
  • 知否,同樣私會外男,盛紘為何罰墨蘭跪祠堂,給如蘭白綾?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同樣私會外男,盛紘為何罰墨蘭跪祠堂,給如蘭白綾?首先,墨蘭和梁晗私會:這件事對於死要面子的盛紘來說就是天大的事。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是如蘭沒了娶了明蘭,婚後在他和明蘭之間還得有如蘭之死這道坎。從明蘭的角度說,如果她猜到顧廷燁的計謀,那他就是間接害死姐姐的兇手,還能再嫁嗎?嫁了她會不恨不怨嗎?所以如蘭還是會平安嫁得如意郎君啦。
  • 看了《知否》淑蘭和品蘭的結局,我終於知道,什麼是命中注定
    《知否》裡的品蘭是盛明蘭隔房的堂姐,品蘭的爺爺和明蘭的爺爺是親兄弟。品蘭是沒有心機、性格豪爽的女子,從不和明蘭計較嫡庶尊卑,把明蘭當親妹妹看待。品蘭的戲份很少,在明蘭回汴京之後就沒有再出現,讓不少觀眾好生惦念。那究竟《知否知否》裡品蘭的結局是怎樣的?品蘭最後嫁給誰了?
  • 知否:墨蘭如蘭對掀簾而入的齊衡動心,並最終影響了她們的婚姻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所有的情感紛擾,都起源於一個齊姓少年——齊衡掀簾而入的一個上午,彼時,盛家的女兒們:盛墨蘭、如蘭、明蘭都還剛剛進入少年,齊衡這個麗色少年,笑容溫潤、唇紅齒白、目朗眉秀,身姿如一叢挺拔的青竹般清秀,盛墨蘭和如蘭一見齊衡立刻情竇初開,連穿越而來的盛明蘭都暗暗告誡自己「色即是空」來抵禦這個翩翩美少年強大的殺傷力。
  • 《知否》中,盛家共嫁四女,為何只有如蘭沒有婚禮場景?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主要劇情以盛家眾多女兒之間的關係展開。盛家共嫁四女,而華蘭,墨蘭還有明蘭都有出嫁的場景,為何身為嫡女的如蘭卻沒有任何婚禮的鏡頭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扒一扒其中的關竅之處吧。首先是華蘭出嫁,作為盛家的嫡長女,她的出嫁可謂是十裡紅妝,就來提親時的場景都異常的隆重,但是此時卻有了一個插曲。幼時的顧廷燁與盛家三公子盛長楓玩投壺,並且以華蘭的聘禮作為賭注的事情。
  • 知否:墨蘭和如蘭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妃子從來不比妻子好,即使有寵妃毀妻的人,妃子在社會上的地位也不被承認,在三妻四妾的時代,妻子總是高於妾,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妻子,而妾說得好聽點就是主人的女人,說得難聽點不過是地位較高的奴婢,妃子可以隨便處理,在《知否》中盛紘作為盛家的一家之主,寵妾毀妻混淆妻妾身份,甚至將盛家的後宅交給一個妃子打理
  • 《知否》原著:品蘭險些被堂妹毀容,嫁給青梅竹馬,結局很幸福!
    導語:淑蘭和品蘭,感情最好,比起盛家四個蘭之間相互算計,相互攀比,這兩位姐妹算是楷模人物,在文中最令人感動的一段時間,品蘭為了幫助姐姐淑蘭擺脫孫秀才,寧願剪了頭髮上山做姑子,縱使她十裡紅妝得嫁高門,姐姐卻一輩子在虎狼窩裡受苦,她是得不到幸福的,這樣一位好姑娘,結局如何?
  • 如蘭優秀不遜華蘭!從《知否》如蘭的成長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盛家有專門的私塾,並且請了知名大儒莊學究坐鎮,墨蘭、如蘭、明蘭(華蘭是否人塾不確定)都是跟著學了的,女子不參加科舉考試,但這樣的教學標準,達到「明事理」的水準是足夠了。墨蘭自恃能詩善畫,曾經譏諷如蘭和文炎敬說不上話。但是她卻忘了,琴棋書畫這些技能,不過是用來錦上添花的,優秀如華蘭,最大的優點也是「會管家」,而不是「擅詩詞」。
  • 知否:墨蘭都沒得到王大娘子的嫁妝,盛紘怎麼輕而易舉給了明蘭?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林小娘生前曾不止一次慫恿盛紘拿王大娘子的嫁妝來給墨蘭出嫁用,可每一次都被盛紘堅定地回絕了,雖然每一次王大娘子和林小娘起衝突的時候,盛紘都是無條件站在林小娘那一邊的,可是他所接受的教育不允許他肖想妻子的嫁妝,所以直到林小娘死的時候,都沒能從王大娘子那裡搶到半點值錢的東西,
  • 知否: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並非庶出的明蘭,而是嫡女如蘭
    知否: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並非庶出的明蘭,而是嫡女如蘭 一說起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很多人便會想到明蘭,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在如蘭明蘭與墨蘭發生爭執時,如蘭明蘭被罰跪祠堂,盛紘把一切的罪過都推到了如蘭身上,說明蘭其實是陪綁無辜的,更是多次誇獎明蘭是最乖巧的一個女兒,對於如蘭他熟視無睹,從未有過半句誇讚。其實從劇中各個地方也能看出,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並非是明蘭,而是嫡出的如蘭。
  • 知否:原本恨透明蘭的墨蘭,為何在她發瘋時,悄悄紅了眼眶?
    導語:《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雖然是兩姐妹,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物,明蘭低調收斂,從不逞強出頭,能不惹事的就一定不會惹事;可墨蘭完全是相反的,她不僅僅爭強好勝,還會耍一些小聰明。墨蘭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自己的母親林噙霜,林噙霜從小就給墨蘭灌輸要出人頭地,嫁入豪門的思想,讓她在所有事上都要超過自己的妹妹,要比自己的妹妹過的更好。但是在後來看見自己的妹妹明蘭在街邊發瘋時,又偷偷的心疼起來,還紅了眼眶呢?下面就由我來為你講解一下吧!
  • 《知否》原著:如蘭下嫁文炎敬,成最大贏家,墨蘭明蘭羨慕不已
    她和她的母親真是的像極了,兩個人都是傻的可愛,如蘭就是一個單純可愛、天真爛漫的姑娘,雖然是盛家的嫡女,但是她並沒有像墨蘭一樣一心的想要嫁進豪門,她不貪慕虛榮、也不想要什麼榮華富貴,反而還為了愛情下嫁給了文炎敬,可能就是她的單純可愛,傻人有傻福吧!所以老天爺都幫著她,她嫁給文炎敬之後生活的和和美美,文炎敬也是一路高升。
  • 知否:墨蘭躲過懲罰?一個細節暗示她的下場,梁晗為何不休墨蘭?
    知否:墨蘭躲過懲罰?一個細節暗示她的下場,梁晗為何不休墨蘭?墨蘭在《知否》中的人物非常鮮明,和她的母親一樣,頗有心機,多次加害明蘭,但是最後被自己的丫鬟出賣,結局令人唏噓!不過梁晗卻沒有休了墨蘭,但是一個小的細節,說明墨蘭在梁家生活的並不好。
  • 《知否》原著:文炎敬攜如蘭赴任泉州,墨蘭晚年終究是後悔不及!
    《知否》中的盛墨蘭雖然是庶出的女兒,但奈何她的生母林小娘是盛紘的心頭肉,她在盛家可以說是隻手遮天比大娘子還要威風,盛紘對這個女兒也是疼愛至極,被他視為掌中寶,從小就寵著,對她的婚事更是操碎了心。可林小娘母女倆卻是一點不領情,原本就一心想著攀高枝的林小娘一聽文炎敬的出身就不想將墨蘭嫁過去,這墨蘭也是如此,她可是一點也不希望自己嫁的不如如蘭的,最後,為了能讓女兒高嫁,林小娘不惜教唆墨蘭與梁晗私會。
  • 知否:原著中以為明蘭和如蘭關係是最好的,但婚後兩人卻日久生疏
    看過《知否》這部電視劇的小夥伴們就知道,明蘭雖然不受家人的喜歡,但是從小她與如蘭的關係是最好的。兩姐妹之間無話不說,如蘭傷心,明蘭安慰。本以為兩人是盛家最要好的姐妹花,但是明蘭結婚後,兩人的關係卻生疏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知否》為何盛老太太一出面,梁家立刻就接受了墨蘭呢?
    《知否》為何盛老太太一出面,梁家立刻就接受了墨蘭呢?在《知否》一劇中,盛家的四個女兒都嫁得非常不錯,如蘭雖說沒有嫁到高門大戶,卻嫁給了自己心儀之人。而庶出的明蘭和墨蘭也嫁入了公爵之家。因為她雖然是家中庶女,從小卻一直是被寵著長大的,即便是嫡女出生的如蘭在家中的待遇也不如她。也正是因為如此,她覺得只有那些公侯家的男兒才配得上她。不過她的父親卻不這麼想,給她找了一個出生寒微的讀書人,墨蘭自然是看不上的,為此她偷偷勾搭梁晗,鬧出了天大的笑話。在事情發生之後,盛家長輩自然是怒不可遏,一向寵愛她的盛紘都想殺了她,畢竟在盛紘眼中,還是名聲更為重要。
  • 知否知否華蘭墨蘭同時高嫁伯爵府,華蘭何以比墨蘭幸福?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知否華蘭墨蘭同時高嫁伯爵府,華蘭何以比墨蘭幸福?另外,華蘭跟淑蘭不太一樣的地方是,華蘭的溫柔是有鋒芒的,她有自己的心機手段眼界見識,婆婆惹到她了她也會反擊,而淑蘭則比較懦弱再來看看墨蘭墨蘭她是耍計謀嫁給梁晗的,梁晗本身就是好色的人,吳大娘子當初看中的只是明蘭
  • 《知否》劇中其實明蘭不引誘,墨蘭也會鋌而走險,和梁涵有首尾
    《知否》電視劇中明蘭把墨蘭和梁涵的姦情歸結到了自己的引誘,其實這裡完全是為了演出她為她的小娘報仇的故事情節。因為原著中沒有,改變的,難免不能仔細推敲。其實說白了,就是明蘭不引誘,墨蘭也會聽從林小娘的安排,鋌而走險,和梁涵有首尾。
  • 《知否》原著:文炎敬攜如蘭前往泉州赴任,墨蘭追悔莫及!
    墨蘭不要的文炎敬,如蘭卻一見鍾情如蘭與文炎敬也算是一見鍾情,如蘭很喜歡他,每次和明蘭說起文炎敬時,都笑得很開心很幸福,可見文炎敬待她不差,可以說如蘭在盛家受的委屈,都被眼前這個文炎敬給治癒了,所以如蘭說起文炎敬,叫他敬哥哥時,都是一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