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從吃餃子熬到了吃元宵,又堅持到吃完巧克力,這段時間和你們家的神獸朝夕相處,是一個怎樣的經歷呢?是痛苦的扎心撓肺,還是格外珍惜這段「額外的假期」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怎樣陪孩子們度過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
從教育社會能力來說,首先家長還是要和孩子說明宅在家裡的原因,和孩子說明看似這無聊生活的背後是有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來守護這看似平靜的生活。多帶孩子看一些正規的關於疫情的報導,正確的了解疫情也了解這份時光的來之不易。不管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珍惜這份難得的安寧生活,懂得感恩,才會彼此都珍惜這段時光。
接下來建議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對防疫有意義的事情,雖然不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在這個特殊的階段,我們仍然可以為了這個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從小培養孩子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哪怕只是唱一首暖心的歌,哪怕是說幾句祝福的話,都是在教孩子學著感恩,學會愛。(這裡要注意的是,在不給防疫添麻煩的情況下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建議帶孩子出門。)
那麼對於親子關係呢,所謂的最好的親子關係,我認為就是最大化的有效陪伴,在陪伴中感受愛,也學會愛,有父母陪伴的庇護,也在這庇護中成長。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在這段時光中更好的跟孩子互動。
1. 多讓孩子參與。
平時生活中,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早上是非常趕時間的,父母著急上班,孩子著急趕校車,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幫孩子做很多事情,比如說穿衣服,餵飯.....那家長不妨在這段時間裡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做的時候,家長再也不用催促。家長可以有效的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另外家長們不妨利用這段時間多陪陪孩子做一些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說學著和孩子一起做蛋糕,跟孩子一起嘗試做一道複雜一點的菜餚,約孩子一起學習一項技能......沒有平時的時間約束,心平氣和,哪怕是以失敗告終,得到的又豈止是簡單的歡聲笑語。
2. 在點滴中感受愛
之前看過一本書叫做«感受愛»,讀完之後很受啟發,平時生活中我們總想著要教會孩子感受愛,學會愛,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很多家長都不具備這種能力。感受愛很重要,是建立你們親密的親子關係的關鍵。生活中我們不要吝嗇表達愛,也要心思細膩的感受愛。幸福其實也可以很簡單,不一定非得是詩和遠方,只要用心去生活,感受每一個生活的溫馨的小細節,你就會發現幸福是多麼簡單。
不過生活中有許多人更在乎愛的表達形式,很多幼兒園的家長微信群裡,老師都會讓家長上傳一些孩子們在家給大人洗腳或是幫著做家務的圖片,也有很多家長會在朋友圈曬一些孩子們孝順的照片。這時候不知道你會不會強迫你的孩子配合去做這樣的事情。我的建議是不要強迫孩子去做。愛,彼此能感受到就好,無關攀比,無關曬幸福。
3. 可以玩一下角色互換
平時生活節湊太快,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充分的利用這個假期來一次角色互換的遊戲。一方面讓孩子理解大人生活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讓大人了解一下孩子的心裡和近況。角色互換的遊戲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也更有利於家長了解我們的寶寶,這些對提升你們的親子關係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在這段時光裡,我們更應該能理解簡單的滿足對於我們生活的意義,意外和明天真的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臨。就像網上經常說的,你覺得毫無意義的現在,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明天。和孩子們一起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假期吧,珍惜當下,珍惜這段溫馨的時光!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