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2020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潘剛憑藉其在中國企業管理實踐中的傑出貢獻受到表彰,榮獲第十一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
「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於2005年由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設立,以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學和現代企業管理學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袁寶華同志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和獎勵對中國企業管理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張瑞敏、馬蔚華等知名企業家都曾獲得過該殊榮。
組委會評審專家對潘剛的領導力做出了高度評價,提到潘剛是「有理想、有激情、有文化、有胸懷、有眼光,有極強創新能力的中國優秀企業家」。
作為伊利的掌舵人,潘剛堅持高目標引領、堅守品質、擁抱創新,引領伊利從一個街道小廠一路披荊斬棘成長為能夠與全球乳業巨頭並肩的世界級乳企。潘剛不斷用結果證明著自己的戰略研判與經營哲學。
高目標引領,進擊全球乳業之巔
作為伊利的掌舵人,人們驚嘆於潘剛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做出最正確的戰略研判,欽佩於這位中國乳品領軍人物獨到的經營理念和戰略眼光。潘剛曾說,「我的左眼是『望遠鏡』,右眼是『顯微鏡』。作為管理者,既要著眼長遠,明確戰略方向;也要重視細節,做好精確管理。」
他的「望遠鏡」,就是長遠的戰略眼光。多年前,中國乳業還沒有出現任何一家全國性企業。潘剛敏銳地意識到,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乳製品消費必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黃金期」。
1996年伊利成功上市,集團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組,由潘剛出任組長,形成了以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為主的發展格局。1999年年底,潘剛牽頭組建了液態奶事業部,並擔任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首開國內乳製品企業實行事業部制的先河,此舉也吸引了其它企業的陸續效仿,帶動了乳製品行業的整體繁榮。組建事業部後,2000年收入就突破了5個億。
2004年,潘剛召集集團經營層,定下伊利要在2010年實現全球乳業20強的戰略目標。2005年,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首家突破百億元的中國乳品企業。這之後,潘剛引領伊利提出了精確管理的理念,通過打造大平臺、建設大品牌的舉措,建立了集團供應採購平臺、三級研發平臺、質量管理體系平臺、品牌傳播平臺、營銷平臺等。2005年到2013年,伊利在全國開展「織網計劃」,2009年,伊利提前一年,躋身全球乳業20強,2012年完成了「縱貫南北、輻射東西」的戰略布局,成為第一家覆蓋全國市場的乳品企業。2014年,伊利營收突破50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第一家千億市值的乳品企業。當年潘剛又提出「要進入全球乳業5強,實現從百億級向千億級企業的跨越」的目標,並提出「國際化」、「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
在2020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公布的「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伊利成功躋身全球乳業五強,這標誌著中國乳企第一次進入全球乳業五強,而這也是迄今為止亞洲乳企在榜單上的最高排名。
戰略目標的設定,最見掌舵者功力。在2020伊利集團領導力峰會上,潘剛正式發布2025年挺進「全球乳業三強」的中期目標及2030年實現「全球乳業第一」的長期戰略目標。這預示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伊利朝著世界乳業巔峰的進擊之路正式開啟。
堅守品質基礎,打造行業標杆
「先做伊利人,後做伊利事。欲出好產品,先塑好人品。」是長久以來潘剛對於伊利的切實要求。潘剛深知,乳企作為橫跨第一、二、三產業,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保證品質優良是大眾對乳企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如此,多年來,伊利始終堅持「人人都是品質創造者」理念,以匠心、恆心和耐心來生產產品,提升品質。也正是如此,在潘剛的主導下,伊利建立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以及「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覆蓋80多個檢驗單元,檢驗項目總數達1000多項,率先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每一個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監測、分析、把控、預防,業內領先。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證品質安全,伊利主動制定「三線」質檢標準,即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了50%的標準,制定了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了20%的標準,制定了內控線,層層把關,嚴格審判產品質量。
潘剛多年來對品質的堅持,也讓伊利得到了消費者認可,《2020亞洲品牌足跡報告》顯示,伊利集團憑藉91.6%的品牌滲透率、近13億的消費者觸及數,連續五年位列中國市場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品牌榜首。
持續創新模式,引領行業發展
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潘剛始終強調「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不斷推動產品創新等工作。為推出適合中國寶寶的嬰幼兒奶粉,伊利連續18年深耕母乳研究,是第一個建立中國企業母乳研究資料庫、第一個將母乳研究成果直接運用在嬰幼兒奶粉配方中的國內品牌;為了解決乳糖不耐受者飲奶後的腹脹、腹瀉等症狀,伊利歷時4年,攻克了低乳糖牛奶褐變的技術難題,研發出舒化無乳糖牛奶,解決了90%的亞洲人都存在的乳糖不耐受難題,讓不能喝牛奶的消費者也能享受牛奶的營養和健康。通過在管理、技術、銷售渠道等多方面持續不斷的創新,伊利成為了最懂消費者的品牌。
成人達己,攜手共建全球生態健康圈
潘剛認為,遠見成就未來,合作方能聚力,互惠即為共贏。
2011年,潘剛看到了國際化帶來的巨大機遇,加速推動伊利布局全球的步伐,在紐西蘭投資建設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聯手瓦赫寧根大學打造了中國乳業規格最高的海外研發中心―伊利歐洲創新中心。這一系列舉措讓伊利的「全球織網」戰略迅速推進,成為業界典範。
潘剛提出「全球健康生態圈」的理念,堅持落實國際化戰略。在2019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伊利與利樂、嘉吉和芬美意等13家全球戰略合作夥伴現場籤約,打造行業內首個「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而在2020年冬季達沃斯,伊利同世界500強企業、國際NGO組織、營養健康專家、世界冠軍等在「伊利健康之夜」,潘剛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發起「全球健康生態圈共同倡議」,匯聚全球力量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以人為本,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潘剛認為,人才不僅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資本,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伊利通過「凝聚人、發展人、成就人」,讓人才資本持續增值、創造更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潘剛也一直高度重視員工關愛工作。近年來,伊利陸續推出「伊利愛心基金」、「春雨貸」等滿足員工購房、教育等需求的關愛項目和「TOP人才」等員工培養計劃。今年疫情期間,潘剛強調,「省什麼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為近6萬名員工逆勢「漲薪」。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同時也進一步夯實了企業人才基礎,有力地推動著企業的經營發展。
擁抱綠色生態,鑄造行業模範
作為健康領域龍頭企業的掌舵人,潘剛認為,「可持續發展能力,代表了企業的未來領導力」。「可持續發展」理念也貫穿於伊利發展的始終。早在2007年,首屆達沃斯夏季論壇上,潘剛提出的「綠色領導力」理念就引起了全行業關注,次年,該理念還被亞洲博鰲論壇確定為正式議題,尚屬中國企業家首次。在潘剛的領導下,伊利是行業內第一個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UNGC)的中國食品企業,第一個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體系,行業內第一個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落地的企業。在潘剛提出的「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發展」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體系的指導下,伊利與世界攜手,匯聚全球各方力量,推動產業合作、創新協同、價值共創,積極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如今,伊利已連續7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挺進了全球乳業五強,品牌價值也躍居全球乳業第一。2019年,伊利集團年營收突破900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737.70億元,增長7.42%,逆勢實現業績穩健增長。在潘剛的引領下,伊利以品質為基礎,以創新為抓手,以人為核心,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秉承互惠共贏的理念引領著行業高質量發展,向著「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不斷邁進。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