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3期)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12-16 澎湃新聞

(第2053期)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12-14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

國家治理體系和

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對「十四五」時期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新部署,要求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託和顯著優勢

法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法律制度則是制度體系的主體部分。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法治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託。實踐證明,只有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憲法法律確認和鞏固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並運用國家強制力實施,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這與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我們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依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就一定能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法治化。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遵循

一是堅持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決定前途。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發展道路和正確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我們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從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法治基礎。我們要學習借鑑人類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決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能走西方的路子。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既要立足當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又要著眼長遠,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二是堅持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是社會主義法治之魂。全面依法治國絕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不斷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具體落實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的各環節;就要將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法治建設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述,彰顯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旨歸,揭示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力量泉源。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要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回應人民關切,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使法律及其實施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同時,要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緊扣法治體系建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勇擔時代使命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推進。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要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繼續推進法治領域改革,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陝西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勇擔新使命、作出新貢獻。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在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上下功夫,把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法治陝西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性任務來抓。要推進更高水平的法治陝西建設,把黨的領導貫穿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過程,嚴格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聚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法治社會建設提質增效。要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陝西,把安全發展貫穿追趕超越各領域和全過程,完善重大風險防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機制,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為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總之,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只有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才能不斷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來源:陝西日報

作者:梁知博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第2053期)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2061期)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 【聚焦】王昌林:紮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聚焦】王昌林:紮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10-28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卓澤淵: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
    【卓澤淵: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卓澤淵表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戰略工程,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 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邏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其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則構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宏大的制度邏輯。同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宏大的制度邏輯背後包含著系統的邏輯延展,它是由「制度建構——制度權威——制度執行——制度自信」等四個環節構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邏輯體系,它們共同構成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的制度邏輯。
  • 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管理監督一體化,推進管理、實施、監督「三位一體」。五是科研現場一體化。打造兩部主導、兩院主抓、屬地配合的「三橫兩縱」專業化技術團隊,專業人專業心做專業事,集中科研力量打好勘探開發進攻仗。六是物資管理一體化。推進物資「零庫存」和倉儲管理扁平化,實現「工廠到現場」「領料變送料」。  強化機制創新,提高治理的精準性。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在體系,難在現代化。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天津北方網訊:12月20日,由市委依法治市辦、市法學會共同主辦,市法學會憲法學分會承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壇舉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辦主任趙飛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壇舉辦
    12月20日,由市委依法治市辦、市法學會共同主辦,市法學會憲法學分會承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壇舉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辦主任趙飛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關於《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我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澳門著力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有序推進公共行政改革」是其中之一,賀一誠說,澳門要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特區發展中的問題和難題,推進法治化治理。  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是本屆政府施政的根本工作,當中最重要、最優先的就是深化公共行政改革。
  •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
    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趙  巖  通訊員  毛春聯)12月9日,由國家法官學院《法律適用》編輯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中國政法大學共同主辦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徵文頒獎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舉行。
  •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記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題:築牢中國長治久安的制度根基——《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記新華社記者趙承、霍小光、張曉松、鄒偉、施雨岑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天津舉辦「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壇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馳 通訊員 範瑞恆12月20日,天津市委依法治市辦、天津市法學會共同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壇,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飛出席。論壇指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當前與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與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吃透基本精神、把握精髓要義、明確工作要求,不斷推動往深裡走、往實裡走。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這次全會聽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
  •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治理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堅定信心開拓創新 努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省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
  • 善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 ...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徵文頒獎
    劉貴祥專委出席「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徵文頒獎
  • 博士生講師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題宣講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1月3日電 10月29日晚,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攜手公共管理學院研團總支,舉辦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大型宣講活動。來自校內多個黨團支部的120餘名同學參加活動。 公管學院2020級博士生宋曼嘉主持活動 理論宣講環節,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講師王健驍、何立晗、毛恩慧分別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建設」「疫情阻擊戰中的社會治理」和「水利建設與國家治理」三個主題,為現場聽眾闡述了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脈絡和最新成就
  • 【法治新聞】不斷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讓刑法更好守護人民安全
    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刑法需要不斷完善,有效發揮預防和打擊犯罪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刑法是法律體系中剛性較強的規範,為公民劃定了行為底線,也確認和增強了其他法律規範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