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
2020年,還真是隱形牙套賽道【流年不利】的一年:B端客戶停診、外貿受阻、同行擠兌、醫生眾憤...還有新商業模式來花式「踢館」、對傳統隱形牙套的資本觀望...
倘若我們再嚴格一點,把隱形牙套的實物形式出現的那一年(1970),才視作「隱形牙套」誕生元年。2020年,恰好是這一賽道誕生50周年。
在這個節點上,【好的牙】策劃了這期《尋隱者不遇·隱形牙套的中國簡史》,通過編年體、紀傳體的形式從大時間線與關鍵個體品牌兩個維度做行業研究與記錄,通過數字媒體交互檔案與故事文本等多種內容形式呈現。以期能成為未來業內業外人士、甚至是C端消費者,研究、選擇此賽道以及個體品牌的更詳盡、更客觀的文獻索引。
壹 | 一個吹毛求疵的考據
說來,【隱形牙套】其實還是【隱形矯治器】的通俗說法。主要分為【無託槽隱形矯治器】和【舌側矯治器】。
這兩方,在各個場合、以各種方式去爭一個高地:誰首創了隱形牙套。畢竟世界上第一高的山峰眾人皆知是喜馬拉雅,而第二第三,卻很鮮有人知。
從目前市面上的隱形牙套品牌來看,由於【無託槽】辯隊遠多於【舌側託槽】辯隊,聲量更大、聲勢更猛。因此,目前業內也普遍認為:隱形矯治的概念最早在 1945 年由美國的Kesling提出的正位器(Tooth positioner簡稱TP) 。
但實際上,1945年的時候,正位器用的還是天然橡膠等相對硬質的材料。
長這個樣子
|正位器:是在矯正治療最後階段用於調整細小咬合關係為目的的保持性矯正裝置。
這就值得注意了:因為材料所限,實質上所謂「隱形」,這時候還只是一個「概念」產物。真正將材料改為「透明」塑料材料的是Ponitz在1971年實現的。從概念到實物,【無託槽隱形矯治器】花了26年。
巧的是,僅僅就早了那麼一步:1970年,正畸醫師Craven Kurz,將改良的唇側矯治器黏接在牙齒的舌側面上,這算是最早的舌側矯治器。
雖然與無託槽的隱形方式不同,但這卻是牙套發明史上,首次迎來實質上的「隱形」狀態。
六年後(1976),Kurz選擇了與商業牽手,和ORMCO公司合作研製非方絲弓的舌側矯治器。同年底,Kurz就拿到了美國專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固定舌側矯治器的專利。
此後,因「隱形姿勢」不同,在全球範圍內,這二者競相「賽馬」。
舌側矯治器因是【傳統託槽】的近親,矯治技術也容易被當時的正畸醫生們接受,所以很快投入臨床和商業運作。而【無託槽】這支隊伍,就沒那麼幸運了。
小小的膜片能做矯治?這簡直顛覆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先進一群牙醫的認知。所以從Ponitz最早的「透明保持器」到「透明矯治器」,確實還費了不少腳程:直到1997年,還是來自於Stanford的兩名矯牙大學生,這兩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創辦了Align公司(股票代碼:ALGN)。
PS:隱適美正式面市是在1999年,所以品牌故事順理成章就有了:兩個世界名校的高材生,同時又是C端用戶,是C端用戶需求催生出的產品。(這故事,像極了「小米為發燒友而生」)
所以商業營銷上(甚至是學術上)的這類爭鋒,對於某個「第一」的符號搶佔,其實是「明爭暗鬥」的一個商業認知角逐。
考據這麼個細枝末節、甚至吹毛求疵的往事,作為本專題的開篇。也是因此前主創們在研究此賽道的時候,也曾交叉分析了多份數據報告。遺憾的是,由於各有「框架」,對於很多數據說法不一,且多處矛盾。這也是從業者、投資人難以偏信的一大痛點。更有甚者,部分行業智庫研究的數據都無所查證。
所以主創們將儘可能通過 專業的考證、分析,去還原、呈現一段更客觀的賽道歷史,以及各個品牌的真實狀況。期間,多位業內專家、朋友、技術團隊...都無私地給了我們很多靈感啟發、稀缺信息與協同幫助。在此拜謝
貳 | 本土:隱形牙套們的「中場戰事」
我們再看回這一賽道在中國本土的「作戰」情況:
隱形牙套們在海外從發明(以專利頒發算)到市場化的階段,剛好介於中國改革開放的頭二十幾年。中國市場上,此賽道從醞釀到井噴,經歷了:被質疑-引爭議-被接受的產品生命階段。
千禧年始,【時代天使】開啟了隱形牙套的國貨之路,到現在也穩居此賽道中國市場的頭部寶座。海外的隱形牙套品牌嗅到了「人民幣」的味道,聞風而動,也在各類人士的相助下,相繼走向中國市場…
隨後國貨品牌們爭相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市面上有所曝光的隱形牙套品牌已近七十個。而自2010年時代天使拿下隱形牙套領域首筆融資以來,也已有近50起融資事件發生,今年更是迎來了歷史峰值:隱形牙套融資佔口腔醫療投資的比值超過三成。回看這條賽道二十年來的投融資歷史,資本湧入也經歷了:試探-狂熱-冷靜-觀望 的四個階段。
經過小周期的市場爭奪,近幾年,更有不少新興品牌探索著新的商業模式的可能性,比如DTC模式。因有海外SDC(SmileDirectClub)的成功經驗在,儘管國內尚屬在政策、輿論、市場的「灰色地帶」,但不可不忽視的一個細節是:自2018年起,以「新消費」、「新人群」為切入口的新品牌商標註冊數也在激增。(據考:資方、甚至是某些品牌也有明裡暗裡介入)
至此,中國本土隱形牙套的市場爭奪,也進入了中場戰事。
但隨著這條賽道繼續滾滾向前,今日發布的數據交互版本,也將持續更新和迭代。如讀者朋友有信息或數據補充、指正,歡迎在後臺與我們聯繫。也建議朋友們及時收藏,以便後續取閱。
另外,我們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以紀傳體的方式,發布一部分關鍵品牌的故事。希望相關方能從他者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中,尋得一些自己的打法和思考。
在2020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我們還將發布隱形牙套的超十萬字的完整版報告。作為賽道50周年的紀念:以更全的視角、更細的數據,呈現賽道研究情況。屆時【知識星球】的居民們可免費閱讀。
今日進行一個交互式的綜述材料小發布
【RAY DATA】x【好的牙 DATA LAB】
/本交互材料將不斷更新、修正、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