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國古代女性以何為美?

2020-12-11 慶觀文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東方獨特的美女文化貫穿於各個朝代之中,不同的朝代對於何謂「美女」的判斷標準也大相逕庭,有人將其凝練地概括為「漢朝時以瘦小嬌弱為美,唐朝以豐腴肥胖為美,元朝美女則大都高大妖豔。」

歷代風流雅士將關於美女的記述匯總起來,列舉出古代評價美女的一些標準。

古代女性

烏黑的秀髮

顧名思義,「烏髮」就是指美女一般都擁有一頭烏黑的秀髮,宛如黑色的瀑布傾瀉而下,「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飄逸嫵媚,令人陶醉。「烏髮」作為美女的標準最早見於《左傳》,而遠古時期的玄妻和南陳年間的張麗華都是其代表人物。

玄妻,名任姒,是古代傳說「三皇五帝」中炎帝的母親。伏羲氏娶任姒為妻後,將其封為少典妃。有一次,任姒去往華陽故城旁的姜河處遊玩,突然看到碧波之中射出一道紅光,化作一條赤髥神龍騰於空中,與她四目相交。任姒並沒有感到害怕,只覺得心靈悸動,心潮蕩漾。

她用手揉揉眼睛,再次定睛向四下看去,那條神龍卻不見了蹤影,河水靜靜地流淌,天上晴空萬裡,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回到家中,任姒當天就懷上了身孕,過了一個月生下一個兒子,生的牛頭人身,以「姜河」之名起為姜姓,也就是後來的炎帝神農氏。

張麗華

張麗華是南朝陳後主的妃子,出身於一個將門世家,從小就冰雪聰明,過目不忘,富有辯才。十歲時被遴選入宮,作為龔貴嬪的仕女,陳叔寶一見到她就喜愛不已,於是在17歲時她便躋身為嬪妃。據記載,張麗華一頭秀髮長逾七尺,濃黑髮亮,「光可鑑人」,且舉止端莊,雍容華貴。每當她在宮廷中的庭閣間流連,飄飄然如同下凡的仙女,旁人無不讚嘆。

端莊的髮髻

「髻」和「鬟」都是髮髻的意思,指女子在頭頂所束的髮結,是傳說中女媧的一名侍女發明的。古代女子將長發術於頭頂,形成髮髻,而面頰兩側耳根處的頭髮則薄如蟬翼,性感迷人,又稱「蟬鬢」。

古代上至公主嬪妃,下至平民妻妾,大都喜愛梳這種髮型,不勝枚舉。如魏文帝後宮中的莫瓊樹、漢朝著名美女趙飛燕、東漢時的馬皇后等。漢朝時還有人發明出略帶傾斜的「墮馬髻」,優雅端莊,風靡一時。

莫瓊樹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她不僅生得國色天香,而且會梳一種常人從未見過的「蟬鬢」髮型,耳旁的秀髮如縹緲蟬翼,引人遐想,深受曹丕的喜愛,引得宮中嬪妃紛紛效仿。莫瓊樹的得寵使得同為宮人的薛靈芸、陳尚衣、段巧笑三大美女對她嫉妒不已,便暗中使壞想讓她出醜。她們假裝幫莫瓊樹梳妝,卻偷偷地在她頭上抹了香油。

那時候正是三伏夏日,莫瓊樹與曹丕在庭院裡牽手散步時,許多蒼蠅蚊子被香油吸引過來,紛紛在莫瓊樹的頭上盤旋。後來,曹丕查明了真相,罰三位美女禁食一天,跪地反省。從這以後,莫瓊樹在宮中更加春風得意。

淡雅的畫眉

古代美女喜歡把原來的眉毛剃掉,然後拿青黑色的畫筆自己畫眉,畫出的眉形淡雅自然,如同飛蛾的翅膀。這種梳妝方法最早流行於西周年間,《詩經》和《楚辭》中均有相關記載,時至今日,我們仍會將美麗的女子稱作「美眉」。古代歷史上以「畫眉」著稱的美女主要有「遠山眉」卓文君、「彎月眉」吳繹仙和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

卓文君是西漢時蜀郡一帶的著名美女,也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體態嬌美,頗富音律,琴畫詩賦樣樣精通。描述愛情的千古絕句「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就出自她的成名作《白頭吟》。她喜愛用黛色畫眉,色如遠山,清秀淡雅,含翠欲滴,故稱作「遠山黛」而流傳後世。

卓文君

卓文君曾與司馬相如休戚與共,患難糟糠。後來漢武帝拔擢司馬相如,功成名就的他便打算另娶茂陵女子,忘記了與卓文君之間的往日恩愛。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全文十三個字,獨獨少了一個「億」字,意思是往日的記憶已經淡去。

聰明博學的卓文君一眼就明白了丈夫的心意,她充滿悲痛地給司馬相如回了一首《怨郎詩》和一首《訣別詩》,埋怨他忘恩負義。才華橫溢的卓文君字字珠璣,句句肺腑,令司馬相如既敬佩又羞愧。他從此不再提納妾之事,與卓文君同歸於好,白頭偕老。

修長的玉指

古代美女對於手指和手臂的美觀有著超乎尋常的重視。尤其是宮廷嬪妃和大戶人家的女子,她們善於保養,將自己的手指修整得修長白皙,指甲也剪得整齊乾淨。

古人認為,從一位女子手指的粗細和胖瘦中,可以看出她的明日的貴賤和命途貧富,而一手白淨的纖纖玉指必將給她帶來好運。這一點在武俠小說家古龍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鼎鼎大名的盜帥楚留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至於女性的手臂,不但要白皙如雪,還要圓潤細膩,富有彈性。在三亞市南海上有一座高聳入雲的觀音像,高度108米,比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還要高。如果你從內部爬上去,仔細觀察觀音像的手臂,就會發現她的體態蘊含了古代美女的種種特徵。

纖細的腰身

除了唐朝時期的雍容華貴的「豐腴風」,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大部分時候人們都是以細腰為美的,人們向來對細若柳枝、肌膚如雪的美女情有獨鍾,這一點即便到了今天也沒有絲毫的改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戰國策》中「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的典故。

相傳,楚靈王偏愛纖細的腰身,以至於宮廷之中,不論是宮女嬪妃,還是文武百官,都開始拼命減肥,唯恐自己由於肥胖而失去楚王的寵信。他們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減肥方法——節食,一天只吃一頓飯。每天起床,他們都會屏住呼吸,拼命收腹,把腰帶束到不能再緊為止,以防止肚子上生出贅肉。後來,宮中許多人都變得臉色暗黃,沒有精神,站立時都要扶著牆才能起來。

從今天的角度看來,這種近乎病態的美觀追求當然不可取,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古代帝王貴族階層對於國家審美的巨大影響力,細品起來非常有趣。

三寸的小腳

在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裹「小腳」陋習,毒害了千千萬萬古代社會女性,是中華文明中令人難以置信的一頁。古代以小足為美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詩經》,興起於南宋年間,後世多以「三寸金蓮」形容。

當時的女性從四五歲時就開始用布將雙腳緊緊包裹,使之無法自然長大,並以之為美。待到成年後骨骼定型,方能將布解開。清朝時的「纏足」發展到了最為嚴重的地步,風氣蔓延至社會各個階層的女性,《閒情偶寄》中就曾經描寫道,裹足的根本目的不過是為了滿足男性的私慾。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陋習才被正式消滅,中國女性的雙腳終於得到了解放。

迷人的體香

古代的美女大都有著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身上總是帶有芬芳襲人的香氣,有的是後天佩戴香包所致,有的則是與生俱來。這種香氣總是令男人陶醉不已,骨酥神迷。

相傳乾隆皇帝一生共有40多個后妃,其中有一位神秘的維吾爾族女子,她就是聞名遐邇的香妃。香妃一生下來身上就帶有一種迷人的香味。長大成人後更是芳香襲人,數米之外的人都能聞到。從她身上散發出的香氣既不是花香,也不是脂粉的香味,而有一種誰都沒有聞過的奇香,令人從心底裡感到愉悅。

《還珠格格》中劉丹扮演的香妃走在御花園中,遠近的蝴蝶都被香氣吸引,聚攏在香妃的身邊,盤旋飛舞。那場景如同仙女下凡,看得乾隆帝骨酥神迷,因此對香妃寵愛有加。

後來據歷史學家考證,香妃的體香並非天生,而是由於長期服用阿拉伯醫方香料,並且常年佩戴香包的緣故。如今關於香妃的傳說早已家喻戶曉,但是時隔千年,人們也只能通過影視作品去想像香妃的音容了。

結語

清朝小說家張潮曾作過一段精彩的論述:所謂美人,要有閉月羞花的容貌,燕語鶯聲的嗓音,婀娜如柳的體態,冰雪照人的肌膚,還要富有翰墨修養、詩詞氣質。

這句評語可謂是全面中肯,將古代人評判美女的標準作了系統的歸納,讀來盎然生趣,令人浮想聯翩。

參考文獻:

《詩經》

《楚辭》

《左傳》

《閒情偶寄》

相關焦點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並非指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甚至與美人無關
    前些天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指哪四位古代美女,各自結局如何? 前言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現在是用來形容美女的詞語,但是在古代未必是說美女。而且,網絡上說的四大美人,也和這兩個成語無關。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精彩典故與身世之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她們享有「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耐人尋味的歷史典故。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月亮見了她都比不,躲在雲彩後面,有了「閉月」之美譽。身世之謎: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貂蟬,成為王允連環計的重要一環,貂蟬戲呂布,誅殺董卓,成為呂布小妾,在呂布死後,下落不明。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大美人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她們分別是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她們有沉魚落雁之姿和閉月羞花之貌。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哪幾個典故?她們下場如何?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一個典故,是許多懷春少年夢中的渴望,常用來形容女子過人的美貌。
  • 3月8日女神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3月8日女神節:「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英文怎麼說?」所以我們正是用特洛伊戰爭中出現的這位美人海倫,來表達「傾城傾國」的含義: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一張動用上千艘戰船的臉)   05「沉魚落雁」: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英文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表達:drop-dead gorgeous。drop-dead 原意是指突然死掉。
  • 除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你還知道哪些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呢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成語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你知道還有哪些與美人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呢?
  •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是怎麼死的?
  •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先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再說四大醜女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那是說的古代四大美女。「沉魚」是指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個美女叫西施。從此,「沉魚」之美就是指的西施。「落雁」是指漢元帝在位期間王昭君。當時,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宣旨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羞花——楊玉環: 楊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寵妃。最初為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後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後還俗。天寶四年(745年),楊氏封為貴妃,正式成為唐玄宗妃嬪,756年被唐玄宗賜死。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原來排名第一是她
    2020-11-15 11:14:14 來源: 臺冷松愛娛樂 舉報   說起來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
  • 每日常識,在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叫做什麼
    每日心語,每天公務員常識為你打卡。在公務員考試裡面,常識題佔10-15分,還是挺大的份額,但是常識內容多,也不好,所以一定要在平常多積累一些常識,爭取將常識的分全部拿完。
  • 古代四大美女復原圖曝光:沉魚落雁驚豔眾人,跟你想的是一樣嗎?
    ——《李延年歌》在中國有著這麼兩個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它們常常是用來形容美人的。因為這兩個成語的背後,是四個絕世美人的故事,她們就是中國四大美女。沉魚也就是說西施浣紗,落雁也就是昭君出塞,閉月則是貂蟬拜月,羞花談的是楊貴妃醉酒觀花的場景。
  • 中國的四大美女
    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她們不僅樣貌傾國傾城,而且在當時的歷史當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西施是我國的四大美人之首,沉魚落雁這個成語中的沉魚就是用來形容西施的美貌,她出生在越國,由於當時越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西施被越王派到吳國,去迷惑吳王,最終吳國被越國所滅。 王昭君是出生在漢朝時期,由於當時匈奴作亂,漢元帝為了安撫邊疆,於是將王昭君送去和親,沉魚落雁當中的落雁就是指的王昭君。
  • 貂蟬那麼美,王允為何不佔為己有?
    貂蟬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美,但正真的歷史上,其實不一定有貂蟬這個人存在,也許貂蟬只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筆下虛構的一個美女罷了。王允為了挑撥董卓和呂布之間的關係,把貌美如花的貂蟬送給了董卓,最後巧用連環計害死了董卓。說王允利用貂蟬的美貌也好,還是貂蟬為了報答養父王允也罷,總之在古代凡事長得漂亮的女人,如果當了歌姬被高官權貴收養,不是紅顏禍水,就是命比紙薄,一般下場都很慘。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何是這四人?評選標準是什麼?其實有三個版本
    提起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大多數中國人第一反應就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關於她們的美貌,有八個字的經典概括: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說的是西施。西施是春秋末期人,本名施夷光,出生于越國紹興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
  • 思想60秒|這麼理解沉魚落雁、庖丁解牛和與人為善,莊子和孟子會...
    想了解更多精彩觀點,請看下文↓↓↓我們是怎麼誤讀莊子的王 多中國古代形容女子的美,是有許多詞彙的。非常有名的——「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今天,關於沉魚落雁與閉月羞花的典故,據說是出自中國四大古典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這其實是後人杜撰的,沒有真正的考據出處。比如沉魚是西施浣紗,容顏之美讓魚兒側目,深入水底;昭君出塞,馬上彈琴,哀怨之美讓大雁驚落;貂蟬拜月,朦朧之美讓月亮掠浮雲自掩;楊貴妃醉酒賞花,迷離之美讓花兒羞愧低垂。 這些都是後世文人的附會,也是硬做文章。
  • 從古代四大美女說說我們的愛美之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中有一種愛美,就是對異性的美,對這種美的喜歡,喜愛,筆者作為男性,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一些對女性的愛美之心吧我們先從素有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說起。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被王允瞧見。王允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
  • 三國時期,大喬和小喬皆有沉魚落雁之美,那到底誰的美貌更勝一籌?
    三國時期,大喬和小喬皆有沉魚落雁之美,那到底誰的美貌更勝一籌? 話說在《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為激怒周瑜出兵抗曹,於是念了曹植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二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 古代四大美女復原圖流出:閉月羞花驚豔眾人,和你想的是一樣嗎?
    古代詩人筆下從不缺美人,但要論最出名的還是四大美人,四個人還得了一個雅稱:「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古人對這四人給予了極高的讚譽,那麼她們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西施    《墨子·親士》稱:是故比幹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  墨子認為西施實在是太美了,她憑著色相讓吳王夫差沉溺美色,結果被勾踐所滅,正因為她太美了,被人沉江了。
  • 古代沒有指甲油,那閨中婦女如何染指甲?背後有何文化寓意?
    但由於古代社會部分資源比較匱乏,能為愛美女性提供的裝飾也比較有限。生在王公貴族家庭或者嫁入豪門的女性,可以身穿綾羅綢緞並佩戴金銀首飾。但是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女孩子,由於只能穿粗布麻衣,也沒有比較像樣的首飾,所以只能讓自己的青春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