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開通推特帳號,並發布了首條推文。3月3日,針對美國做出驅逐60名中國記者的決定,以及國務卿蓬佩奧在推特上咄咄逼人的言論後,華姐在這個「新戰場」上開啟了在線懟人模式。
據《今日中國》當天報導的消息稱,華春瑩在推特上反擊蓬佩奧時作出如下表示:
對等?論媒體機構數量,美在華有29家,中國在美卻只有9家;論記者籤證類型,美記者可以多次入境中國,中國記者只能單次入境美;去年以來,有21名中國記者赴美籤證被拒籤。美國既然宣布遊戲開始,中國必將奉陪到底。
要不是華春瑩披露的消息,我們還不知道中國駐「燈塔國」記者受到這樣的對待,這與華盛頓口口聲聲的自由人權大相逕庭。而他們的處境,也將隨華盛頓藉由《華爾街日報》辱華事件,變得更加艱難。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美利堅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在半個多世紀的政治利益爭奪下,其國內反對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如果政客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基本上其政治生涯也就宣告結束了。美各大媒體,則是抨擊「種族歧視」的重要平臺。
但《華爾街日報》這類世界級媒體,居然公然使用一個帶有種族歧視含義的標題。這就揭露了一個事實,在美利堅,所謂反對「種族歧視」就是一個笑話。事實也的確如此,經常有白人警察槍殺無辜黑人,結果卻被輕判甚至無罪釋放的消息見諸於報端。
更加無恥的是,蓬佩奧等華府政客公然把維護「歧視」言論當成是所謂「言論自由」,由此可見,所謂反對「種族歧視」僅僅是政客攻擊對方的工具而已,種族歧視已經被深深刻在了這些人骨子裡,所謂「言論自由」不過是其忽悠全世界的謊言。
在華府政客的思維中,所謂「言論自由」只是他們的自由,任由美媒抹黑、攻擊他國,而他國就只能閉嘴,或者順從美媒的輿論霸權。
這麼多年來,在華盛頓的輿論霸權之下,符合它的利益的國家或組織,就披上了一層「聖母」的外衣,不符合它的利益的則被打上了「專制、野蠻」的標籤。比如說沙特,每年給華府獻上軍售大單,即便在使館裡搞暗殺,都不影響它與沙特的關係,沙特還得到了生意人的盛美誇獎;而與沙特相鄰的伊朗,按理說其政治體制較沙特的君主制要更先進,但由於它與華盛頓不對付,因而被抹黑到不能再黑。
在華盛頓的輿論霸權之下,許多國家莫不戰戰兢兢、提心弔膽,它也一直享受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快感,並且在這種吸毒般的快感下愈發張狂。
飄然之際,中國居然敢對《華爾街日報》進行制裁,即使《華爾街日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但在華府政客看來,中國的行為是對華府輿論霸權的挑戰,如果就此認錯,那它還要不要面子的啊?
華盛頓的所謂「言論自由」,就像皇帝的新衣,而中國只是那個說真話的孩子。從中國兩大發言人的表態可以看出,中國也不會再慣著它。
火燒得越旺,滅火就越難,滅火成本就會越高。華府決心要同中國打輿論戰,只會使它裸奔地更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