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民主政府愛人民呀!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相信所有生長在紅旗下的人們,對於這幾句歌詞不僅僅是耳熟能詳,更加是深有體會。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蔣介石以及他的國民政府向東南逃往臺灣島。全國上下一片歡騰,中國人民迎來了當家作主的日子。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仍有極少數貪圖享樂者,為了一己之私,駕機叛逃到臺灣,李顯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顯斌出生在山東信陽,從小到大他父母對於李顯斌都百般寵愛,一直以來讓李顯斌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甚至在李顯斌年僅11歲的時候就給他娶了個大5歲的童養媳。
正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李顯斌自幼就養成了自私自利、好逸惡勞以及投機取巧的壞毛病。18歲那年,李顯斌得到了前往航空學校學習,得到了成為一名人民空軍的機會。
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就成為了鄉親們談論的焦點,大家紛紛為自己身邊出了這麼一個「有前途、有本事」的孩子而感到驕傲。
而進入航空學校學習的李顯斌顯然難以承受艱苦的訓練生活以及枯燥的軍旅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臺灣發往大陸的電臺播報中提及的對於大陸人才「投誠」的特殊待遇,自此心動不已,一個可怕的計劃在李顯斌心中醞釀而生。
終於在1965年11月,也就是55年前,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8師22大隊飛行員李顯斌等到了一個對於他而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天他接到上級命令,從福建軍用機場起飛執行任務。
當時飛機上共有三個人,除了駕駛員李顯斌以外還有炮手廉保生、領航員李才旺。鬼迷心竅的李顯斌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按照既定航線飛行,而是徑直向臺灣方向飛去。
此時的炮手廉保生待在飛機尾部,因而全程都未發覺有何異樣,而李財旺在發現飛機飛行方向異常後,及時提醒李顯斌返航。而李顯斌則不以為然,繼續向臺灣方向飛去。
在繼續與李顯斌進行溝通交流之後,李財旺這才得知了李顯斌叛國的計劃,於是在他極力勸說李顯斌無果後,兩人出現了爭奪飛機方向操縱杆的情況。早有準備的李顯斌掏出「手槍」將李財旺打昏,自己則駕駛飛機繼續往東南方向飛行。
最終,李顯斌將飛機駕駛至臺北桃園機場,由於其駕機叛逃到臺灣的行為之前並未通知任何方面,臺灣這邊沒有任何準備,而飛機在桃園機場也屬於被迫降落。
可憐的空軍戰士廉保生由於身處機尾,在臨死前也未察覺到飛機有任何異常,一下飛機立即被臺灣的警察、士兵所包圍,義憤填膺的他當場掏出「手槍自殺身亡」。而李才旺則由於中彈昏迷當場被俘。
就這樣,李顯斌達成了他「駕機叛逃到臺灣」的計劃,以自己的戰友一死一傷為代價,被臺灣政府授予「義士」稱號,獲得了280萬新臺幣的獎勵。就這樣,李顯斌以自己戰友的生命為代價,換取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而臺灣方面為了掩人耳目,將李才旺、廉保生同樣封為「義士」,對外宣稱三人同時「投靠」臺灣政府。
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而李顯斌最終還是沒能善終。在他從臺灣空軍退役之後,移民至加拿大生活。而他在臺灣所娶的「嬌妻」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由於揮霍無度,很快就將李顯斌的錢花光了。
無奈之下,李顯斌最終與張美雲離婚,在加拿大娶了一位叫做潘烈華的女人為妻。後來,李顯斌聽說自己的母親病了,以為自己叛逃的事情已經過去了30年,不會再有人知道了。於是在1991年12月帶上妻子潘烈華前往山東老家看望了自己的母親。
然而,他顯然沒有預料到我國對於他這種行為同仇敵太的沉痛心情,就在他在青島機場即將乘坐飛機返回加拿大之時,被當地警方當場抓獲。
最終,李顯斌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在審訊的過程中,他坦白了兩位戰友並未投誠的事實,廉保生與李財旺也終於得到了平冤昭雪。
任何一個人,無論你身處家財萬貫的富裕家庭,還是普通平民百姓,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祖國的統一大業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