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粽子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粽」。據說香港粽子有情懷,香港「粽」有希望,你吃了麼?
南方肉香蛋黃三角粽
北方糯米蜜棗長條粽
南北粽子長得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然而,適合自己口味的粽子才是最好的。
日本粽子
粽子很早就傳入日本,當時是作為皇宮中端午節的貢品,普通人可是吃不到的,後來普及到民間,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沒錯,長得和棒槌一摸一樣。
泰國粽子
泰國粽子,小巧玲瓏,文匯君至今弄不明白脫下衣服的粽子為嘛也是綠色的?
越南粽子
越南的粽子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越南人認為,這代表天地合一,大吉大利。
端午節在香港,粽子香氣處處可聞。通常在端午節前幾天,香港多家傳統老店的門前就已經排起了購買長隊。香港地區的粽子作法與中國大陸南方的許多沿海地區大致相若,以裹蒸粽、鹼水粽(甜黨)和鹹肉粽(鹹黨)為主,亦有紅豆粽和綠豆粽等。
老字號《關興記》第三代傳人關太,至今仍堅持每年端午節自己親手包製肉粽供應街坊,堅持這一份「香港製造」的新鮮味道和人情味。
關太無論多忙都堅持親手製作粽子。她也不販賣機器製作的粽子。她說,手工藝製作更顯人情味。許多街坊要買都需要預定,有時候預定也買不到了,她家的粽子供不應求。
醃肉、浸糯米,工藝繁瑣,關太卻常年堅持,堅持屬於香港獨特的新鮮味道。
價格實惠,不為賺錢,只為本心,重視人情味。她將街坊、家人,對於香港那份愛護和依戀通過一個個手工製作的粽子傳遞出來。
有時候,手的溫度能夠傳遞給美食一份記憶和懷念,這份記憶和懷念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忘卻。沒錯,就像視頻結尾所說,香港「粽」有希望。
來源:香港文匯報、視覺志
編輯:羅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