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 09: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孟令芳 劉葉濤
字號內容摘要:諸如「哈姆雷特」、「孫悟空」等出自文學作品中的虛構角色的名稱,被稱為虛構專名,或空專名。假裝原理解釋下的虛構專名克裡普克用「假裝」原理解釋虛構專名的由來,並試圖將假裝原理視為一切名稱理論解釋虛構專名存在的總則。從虛構角色的產生來看,虛構專名不同於一般專名,它的存在取決於關於它的那部作品或那個故事的完整創作,作品或故事中所有關於虛構角色的描述所構成的屬性集合就是虛構專名的全部含義,我們每個人對這個虛構角色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作品中的描述,並且這些描述是固定不變的.而人們實際上無法判斷含有虛構專名的語句的反事實情形(即虛構的虛構)的真假,因此含有虛構專名的語句不表達命題。
關鍵詞:虛構專名;克裡普克;虛構角色;存在;創作;語句;虛構實體;虛構作品;假裝指稱;摹狀詞
作者簡介:
諸如「哈姆雷特」、「孫悟空」等出自文學作品中的虛構角色的名稱,被稱為虛構專名,或空專名。克裡普克的直接指稱理論因無法解釋空專名問題而受到批判,因其核心觀點「專名是嚴格指示詞,沒有含義只有指稱」將空專名陷於「沒有含義亦沒有指稱」的窘境。但實際上克裡普克並沒有把虛構專名和普通專名(一般物理對象的名字)一併作為其直接指稱理論的適用對象,而是另有所論。
假裝原理解釋下的虛構專名
克裡普克用「假裝」原理解釋虛構專名的由來,並試圖將假裝原理視為一切名稱理論解釋虛構專名存在的總則。作家在創作一部虛構作品時,假裝自己也身處所講故事之中,並想像真有虛構角色(如福爾摩斯)這樣一個人,於是「福爾摩斯」這個虛構專名被用來指稱福爾摩斯這個人。在這裡,命名的功能不是指稱,而是假裝指稱。在作家的假裝中,一部虛構作品得以最終完成,也標誌一個或多個虛構角色的誕生。
他還認為,假裝原理具有較強的可適性,「適用於任何命名理論」。以名稱的兩大意義理論為例,按照傳統描述論的觀點,摹狀詞決定專名的所指,亦即專名實現指稱的條件:符合與之相對應的那個摹狀詞簇。對於一個虛構專名,只要我們假裝存在一個虛構對象滿足了摹狀詞所述的各種特徵,就能實現假裝指稱。按照直接指稱理論的觀點,專名唯一的語義內容就是指稱,對於一個虛構專名,可以假裝該虛構專名指稱某個特定對象,從而實現假裝指稱。克裡普克還指出了這種假裝在有些情況下會使人產生錯誤和錯覺,分不清虛實。
廣義實在論立場下的虛構專名
在虛構角色的本體論問題上,克裡普克堅持一種「廣義」的實在論立場。作家在創作之初只是假裝指稱,實際上並沒有進行指稱,但結果是創造出了虛構角色。克裡普克認為至少有三種實體存在:真正實體,指現實世界中廣泛存在的物質個體,如人、鴨、書本;虛構實體,像虛構作品中「哈姆雷特」、「孫悟空」等虛構專名指稱的對象;虛構的虛構實體,如「貢扎加」這種「戲中戲」角色指稱的對象。「戲中戲」角色的存在並不十分普遍,這裡主要討論虛構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