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世說新語》兩則

2020-12-14 中考網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課文講解

 

  一、文學常識:

 

  《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都選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二、內容及中心:

 

  《詠雪》敘述了謝太傅帶子侄輩詠雪的故事,表現了謝道韞兒時過人的才華。

 

  《陳太丘與友期》敘述了陳元方幼時批評父親友人「無信」「無禮」的故事,表現了元方的聰敏、懂禮。告訴人們為人處事一定要忠信、有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問,相當於「嗎」。

 

  四、古今異義:

 

  1、兒女 :  古,子侄輩;今,子女。

 

  2、  去:   古,離開;   今,到什麼地方去。

 

  3、文義:   古,詩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詞多義

 

  1、顧:①元方入門不顧:       顧:回頭看。(如相顧一笑,瞻前顧後)

 

  ②相顧驚疑。          顧:看。(如顧野有麥場)

 

  ③將軍宜枉駕顧之。     顧:拜訪。(如三顧茅廬)

 

  2、信:①則是無信。           信:講信用。

 

  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誠、誠實。

 

  ③必以信。            信:實情。

 

  六、敬辭與謙辭

 

  1、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2、家君:對自己父親的謙稱。

 

  七、其它關鍵詞

 

  1、寒雪日內集。          集:聚會

 

  2、白雪紛紛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速(暴風驟雨)。

 

  4、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約定

 

  5、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著、隨著。

 

  6、相委而去(太丘捨去)。 委:丟下。   舍:丟下、捨棄。去:離開。

 

  7、下車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興的樣子。

 

  10、差可擬。              差:差不多。      擬:相比。

 

  八、句子翻譯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

 

  譯文: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丟下他先離開了。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譯文: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3、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4、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譯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5、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譯文: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風起。

 

  譯文:不如比作柳絮隨風吹飛舞。

 

  九、理解問答:

 

  1、《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

 

  答:(1)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

 

  (2)和諧、平等、寬鬆的家庭氣氛有利於開發孩子智力。

 

  2、為什麼「公大笑樂」?、對於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

 

  答: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3、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你還能說出古詩中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

 

  答:「撒鹽」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後一喻不好。

 

  「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蘊,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撒鹽空中」,幹什麼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說不好。

 

  形容飛雪的比喻句:

 

  (1)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  白《北風行》

 

  (2)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李商隱《對雪二首》

 

  (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 愈《春雪》

 

  4、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麼啟發?

 

  答:(1)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

 

  (2)沒有失禮:客人失信、無禮在先,元方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尊嚴,令人欽佩,對於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3)失禮:客人已有悔意,應該給對方致歉的機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則更令人欽佩。

 

  (4)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世說新語》兩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世說新語》兩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世說新語》兩則   一、文學常識:   《世說新語》由南朝人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
  • 2021七年級語文必考知識點:《世說新語》兩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必考知識點:《世說新語》兩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   (劃線部分默寫)   內集:家庭聚會。 講論文義:談論詩文。 因:憑藉。   俄而:不久,一會兒。 引:拉。 顧:回頭看。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濟南的冬天》老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2019-2020語文部編版九年級文言文專題之一《出師表》知識梳理
    的確,文言文在語文學習中算得上是一個比較有困難的問題,主要在於與現代文的格格不入。一些古今異義詞和古代知識點理解等,這些都是一個困難項。文言文原文、譯文及閱讀訓練,通過讀、感、悟等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記憶文言文。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雨的四季》劉湛秋
    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為「當代抒情詩之王」。     二、思考:     1.文章為什麼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文學常識
    《魚我所欲也》--《孟子  告子上》--孟子及其後學--戰國時期鄒國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14.《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  魏策四》--劉向整理--劉向,西漢人     15.《送東陽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 元末明初文學家     16.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世說新語》二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世說新語》二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世說新語》二則   1、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
  • 2020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七年級上文學常識(二)
    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的社會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本文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2、《羚羊木雕》張之路,著名作家。電影文學劇本:《霹靂貝貝》《魔錶》《傻鴨子歐巴兒》。
  • 初一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18課狼同步練試題
    初一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第18課狼同步練試題1.古今異義(1)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古義:今義:幾何學,數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空間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的相互關係等(2)3.下列朗讀語句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後狼/止而前狼/又至B.屠/自後/斷其股C.場主/積薪其中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4.文學常識填空。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史鐵生《秋天的懷念》、莫懷戚《散步》、《散文詩二首(泰戈爾《金色花》、冰心《荷葉·母親》)》、劉義慶《〈世說新語〉二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詞義和語境   ⑶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   文章語言的品味
  • 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上)第八單元 預習卡附答案
    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上)第八單元 預習卡附答案折 zhé(折斷)zhē(折騰)shé(折本) 這篇文章講述了王戎七歲時,與同伴在路邊玩耍,不吃路邊李子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觀察仔細,善於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
  •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九年級文學常識整理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九年級文學常識整理七上(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主要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等。(8)《世說新語》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是由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說《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及雜文集《熱風》《墳》《且介亭雜文》。
  • 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基礎知識提升訓練,90%考原題,列印
    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基礎知識提升訓練,90%考原題,列印都說小學三年級是一道坎,教育界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天上地下。」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發現,三年級這段時間是相當關鍵的,孩子們的成績出現落差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至於為何出現這種落差,也有多重原因存在。其實,小學時期是夯實基礎的關鍵時刻,學習的知識點並不難,最關鍵的是要掌握牢固。比如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漢語拼音沒有學好,這樣不僅學習之後的知識點感到吃力,還對今後語文學習的學習興趣也會產生影響,所以把基礎打牢至關重要。
  • 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八)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阮裕焚車   阮光祿①在剡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③?」遂焚之。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世說新語》兩則(2)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正午已過,(友人)仍然沒有到達,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太丘離開後,友人才到。
  • 董志翹、馮青整理:《世說新語箋注》
    我們現在閱讀這部書,還可以得到充分的文學上的享受和薰陶。《世說新語》一書,出現人物眾多,涉及事件複雜,但該書在塑造人物、刻畫性格特徵方面也獨擅勝場,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世說新語》不僅在史學、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漢語史研究上的價值也不可小覷。這部作品的敘事接近口語,對話中記錄的口語成分更多,在傳世的此期文獻中能如此生動地反映當時活語言的作品實屬鳳毛麟角。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個語言研究的宏偉規劃,就將《世說新語》列為需要研究的二十部專書之一,《世說新語》在漢語史研究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 小學英語:3-6年級單詞彙總大全,小升初學生必備一份
    鑑於,本學期六年級的孩子要迎來畢業考試,所以我就特意將小學3-6年級的英語單詞做了一個整理匯總,有需要的家長可根據下方的方式找我要列印版。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每課知識大全,超全面,務必備一份2020部編版七年級下語文:必背古詩詞鑑賞大全,掌握考試0丟分
  • 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專項訓練②重點句子
    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專項訓練②重點句子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金牌「,是接受救助的孩子們親手用紙做的。傑德捷澤扎克拿起一枚「金牌」掛在脖子上。她眼含熱淚,激動地說:「這99枚'金牌'代表了兒童醫院所有白血病孩子的心!它們是世界上最貴重的'金牌,!」(有刪改,作者:程立祥)1.
  • 五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期末複習專題 近義詞反義詞
    五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期末複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