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遠想醫學研究院開業慶典在廣州華創產業園正式啟幕,政府領導、科研領域及行業權威專家、行業協會、友商代表等一百多位嘉賓出席現場,共同見證這座科研院所的順利落成。
出席現場的嘉賓包括:遠信集團創始人、廣州遠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凌遠強;廣州遠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遠想醫學研究院總經理陳玉容;番禺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譚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標準委員會會長,國之名醫(卓越建樹)劉瑋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國家食藥局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機構負責人賴維教授;鄭荃麗格醫療美容連鎖總院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微創與皮膚分會微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荃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雷射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整形修復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程飈教授,廣東藥科大學中藥資源學院院長龐玉新教授;廣州醫科大學---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青年委員戴健威教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辦公室主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靖宣;廣東省科學院健康醫學研究所教授、再生醫學學科帶頭人高博韜教授;廣東德美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冠雄;中山大學教授芬蘭圖爾庫大學特派研究專家、遠想醫學研究院聯合院長程芳教授;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學術帶頭人、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藥理教研室副主任、遠想醫學研究院聯合院長陳紅波教授。
行業發展推動升級革新,研究院智能智造深耕醫美領域
近幾年,得益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中國醫療美容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雖受疫情影響增速下挫,但年複合增長率預計仍將超過15%。
旺盛的需求推動著行業加速更新迭代,豐富選擇也讓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如要求採用更好的技術,使用更好的材料,接受更好的服務,提供最有安全的保障,這些需求進一步推動了醫美行業新方法、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革新和應用。
對此,遠信集團董事長凌遠強在研究院慶典儀式致辭上提出,「未來,數據化智能化是驅動世界變化的核心變量。之所以在遠信集團成立15周年的重要節點,做出成立遠想醫學研究院的決定,主要是為了響應時代的號召,實現遠信集團技工貿的重大躍遷。通過轉型技術領域進行深耕,在不久的將來能單獨或組合地利用細胞及其衍生物、支架材料、信號因子為愛美者提供高階產品及服務,用智能智造力量創造出富有市場競爭力及影響力的產品。」
遠想醫學研究院為此提供了強大的軟硬體支持。據了解,該研究院已經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奧博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加拿大蒙特婁中國學者聯誼會、中山大學、廣東藥科大學等國內外多個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擁有由前芬蘭院士John E.Eriksson教授、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紅波和程芳教授等專家領頭的一流科研團隊,目前已首創發布了全球第一款以外泌體為主流的醫療修復基材,擁有外泌體發明專利多項。據悉,外泌體是未來5-10年的再生醫學熱門領域,而遠想醫學研究院所研發的凝光E.R.T外泌體將引領醫美行業熱點。
硬體上,遠想醫學研究院覆蓋了醫療美容再生技術等應用領域的研究,包括新型高分子生物材料,幹細胞及幹細胞衍生物技術,功能性發酵產物轉化技術等版塊,更是配備了3類醫療器械萬級淨化車間、妝字號凍乾粉車間、萬級+局部百級的醫療器械車間、萬級淨化的有源和無源器械車間以及科研中心,立足智能智造,專注前沿科技轉化,賦能醫美產業升級。
同時,遠想醫學研究院堅持秉承ESG標準,在智造生產過程上,採用全球領先的磁懸浮製冷空調、廢水回收利用、熱能回收、太陽能、Al機器人、實時在線生產監控、實時能耗監控等高新技術,車間初步建立智能化體系。整體呈現出花園式、高端智造產業園形態。以綠色節能、智能智造,打造具有醫學、科技、節能、環保特色的綠色智能化研究所。
促進理論和實踐應用融合發展,推進中國醫美創新升級
「學以致用」,研究院集科研和應用於一身,讓在場專家看到了行業發展更多的可能性。開業慶典上,來自科研及醫美領域的多位頂尖專家,針對深化醫美理論研究、臨床實踐和行業應用的結合進行了深入探討。
遠想科研中心聯合院長程芳教授指出,真正能滿足永遠不可能被創造出來的需求的,是產品,更是持續做出好產品的能力,這才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她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推出,表明中國正在推進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步伐,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影響力。直面這場競爭,遠想醫學研究院將繼續攻克具有時代高度的再生醫學技術難題,在種子細胞、信號分子、支架材料、醫療器械板塊深耕,打造持續創新平臺,給用戶持續創造高價值的產品。」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標準委員會會長,國之名醫(卓越建樹)劉瑋教授則更看重研究院對臨床應用的支持,他提到:「臨床應用領域,基礎薄弱,技術支撐太少。而遠想醫學研究院對技術研究的投入,對再生醫美是很好的支撐。研究院的到來,就像一個有機生命體,打破醫美孤島效應,迭代傳統技術應用,逐漸推動醫美產業繁榮。這是研究院的遠大理想抱負,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企業站出來,讓中國醫美更加發達。」
在擁有前沿科研成果的前提下,如何通過產業聯合,真正服務到終端消費者?遠想科研中心聯合院長陳紅波教授提出,「將研究院打造成中國醫美高新技術基地,需要互聯互通,開放創新合作,並實現人才的培養。在接下來,研究院將重視智慧財產權產品技術的開發,形成遠想核心競爭力,讓遠想成為智造代名詞,在實現環境與社會責任感中,安全生產,用再生醫學產品造福社會。」
事實上,相比美、韓等國醫美市場的滲透率,我國仍有巨大的潛力可以開發,加上行業基礎薄弱,對自主產品的研究不足,國內醫美行業依然任重而道遠。但遠信集團等業內領先企業對前沿技術的重視以及不遺餘力的支持,讓我們看到中國醫美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相信依託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豐富的應用需求,我國醫美的創新科研會有更強的加速度,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