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著名運動員,用幹細胞挽救了職業生涯

2020-08-27 細胞視界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世界盃已不僅僅是足球技術和身體的對抗,還包括科技的較量。

在本屆世界盃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全世界新聞頭條,社交媒體,都被最搶眼的巨星C羅所佔據了。

2016年皇馬球星C羅在比賽中多次遭受侵犯,賽後被確診為肌肉纖維撕裂,恐難再戰。

儘管受傷程度比預計的要輕,但這類撕裂傷,一般都需要7天左右的康復期。為了不影響後續賽事,縮短康復期,其醫學專家團確立了為C羅進行幹細胞修復的方案。幹細胞可以說是延續了C羅的運動生命並促使他走向足球巔峰的絕密武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球員痛苦離場之後又可以很快輕鬆上場的秘密。

據醫學統計,足球運動是創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肌肉拉傷、肌腱受損更是容易發生的創傷。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方案,如藥物治療、直接縫合、針刺理療和體外衝擊波等均不理想。

輕傷容易處理,但對於缺損嚴重的肌腱損傷,面對著直接縫合困難,肌腱再次斷裂等問題,而且不能提供長期的治療效果,癒合的肌腱也不能完全恢復原始的力量和功能。所以一種短期且高效的修複方案成為了每個俱樂部的標配。

肌腱和韌帶是強韌的纖維束帶,主要由膠原構成,可以將肌肉網絡與骨骼相連,或將骨骼與重要關節周圍的軟骨相連。不管你是投擲棒球穿越本壘還是把行李舉到行李架上,是肌腱和韌帶讓你每天使用的各種可扭可轉的部位擁有了強度、靈活性和穩定性。一旦發生磨損或撕裂,你就需要花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恢復——做了手術也不例外。
恢復慢的原因之一是,肌腱、韌帶和軟骨缺乏交錯的血管網,而其他器官能夠利用這樣的血管網快速將可分泌修復與生長因子的細胞運輸到位,這些因子可以促進細胞繁殖與分裂。有了這個背景,幹細胞療法的原理就一目了然了:讓損傷部位獲得大量有組織修復能力的細胞,這樣身體會以快得多的速度自行修復。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除了C羅,幹細胞還拯救了哪些著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呢?

修復的種子 幹細胞治療成運動員的康復「神器」

西班牙男籃領軍人物保羅·加索爾

幹細胞不僅僅在足球場上大放異彩,在籃球場上幹細胞也是光芒四射。

洛杉磯湖人隊球星,奧運會金牌得主、2屆NBA總冠軍,歐洲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之一,西班牙男籃領軍人物——保羅·加索爾也是幹細胞的受益者。

對於運動的球星們而言,膝蓋受傷是他們最不希望遇到的。加索爾6次入選NBA全明星球員,在2013賽季的膝蓋疼痛中掙扎,並且受傷後他拄著拐杖。據湖人隊的知情人士透露,加索爾採用的是利用超聲波等方式,來消除疤痕組織的一種快速治療方式。這種治療的方式首先是將探針放到患者的膝蓋內,然後利用超聲波,來消除膝蓋內部出現問題的組織。

在三周內,加索爾很快恢復了過來,並且在沒有拐杖的情況下再次行走。

西班牙網球運動員納達爾

不僅如此,網球場上,十七個大滿貫冠軍——納達爾也是幹細胞的受益者!

西班牙網球運動員納達爾是目前世界排名頂尖的網球運動員,許多人認為他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2013年,Nada的膝蓋接受了幹細胞治療,第二年他受傷的背部在巴塞隆納也接受了幹細胞治療。

納達爾的背傷是網球選手典型的傷病問題,在澳網他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所以我們決定採取幹細胞療法。我們將會把細胞放在他的脊柱關節」納達爾的主治醫生Ruiz-Cotorro這樣說道。作為納達爾的醫生Ruiz-Cotorro已經有14年之久,他表示這項治療主要是為了修復軟骨,和去年納達爾在膝蓋採取的幹細胞療法非常類似,手術在巴塞隆納進行,手術結束後會很快重回訓練場。

自從納達爾接受治療以來,在2016年取得了歷史性成績,當他在第二輪大滿貫賽中直落兩盤擊敗Facundo Bagnis時,他成為網球史上第八位創下200場大滿貫賽事勝利的男子球員。

亞利桑那紅雀隊跑鋒克裡斯·詹森

克裡斯·約翰在28歲的時候已經經歷了多個賽季的比賽,但這位老將在2013賽季的第3周在左膝蓋半月板撕裂。儘管受傷,Johnson整個賽季都沒有錯過任何一場比賽,這導致了他的膝關節受到額外的損傷。

為了修復受損的膝蓋,Johnson前往佛羅裡達進行修復其半月板的關節鏡手術後,他接受將幹細胞注入膝關節。與通常的四到六周的恢復時間不同,Johnson在休賽期的剩餘時間裡都沒有參加訓練,這給了幹細胞治療的最長的時間去發揮作用。2014年,Johnson同意與紐約噴氣機隊籤訂每年價值900萬美元的三年合同。他以高達153次663碼衝刺和一次達陣結束當年的賽季。

紐約大都會投手巴託羅·柯隆

2005年,洛杉磯天使棒球隊時年32歲的投手巴託羅·柯隆(Bartolo Colón)獲得了美國棒球聯盟給予最佳投手的賽揚獎(Cy Young Award),這是美國職業棒球的頂級榮譽之一。

然而,之後的幾個賽季裡,他投擲側的手臂、肩部和背部的肌腱與韌帶經歷了一系列撕拉傷,職業生涯步履維艱,差點兒於2009年選擇退役。翌年,挽救職業生涯心切的柯隆飛回家鄉多米尼加共和國參與了一項實驗,醫生們將柯隆的骨髓與脂肪樣品離心,分離出含一種特定幹細胞的懸液,然後注入他受傷的肩部和肘部。

在幹細胞治療後,Colon在第二年進行了重大戰鬥,贏得了55場比賽。這一年,Colon也創造了歷史,他在職業生涯的第一次本壘打中投籃2次,延長了大都會隊以4比0領先於爵士隊的優勢。隨後,那些年紀漸長、渾身傷病的運動員們,紛紛追隨了柯隆的腳步。左手投手尼科斯基(C. J. Nitkowski)於2011年接受了同樣的治療。

阿根廷球星迪馬利亞

2014年的上屆世界盃,阿根廷球星迪馬利亞因右腿肌肉撕裂,被確診為「肌肉I度拉傷」,被迫提前退出世界盃,最終,缺席了「天使」的阿根廷隊在總決賽中被德國戰車擊敗,與冠軍獎盃失之交臂。

賽後,阿根廷足協為迪馬利亞進行了幹細胞治療,這種治療手段一來減輕腿部的疼痛,二來可以加速受損細胞的再生,經過幹細胞治療後,效果十分顯著。

經過4年的養精蓄銳,迪馬利亞一掃上屆遺憾,王者歸來!

英國著名體育醫學專家羅傑斯博士表示,如果球員肌腱受傷,他的傷處就會形成瘢痕組織,與正常的肌肉不同,這種組織很容易再次受到損傷,甚至伴隨這名運動員一生。
考慮到肌腱原位祖細胞有限的數量和自我再生能力的限制,尋找肌腱組織修復、再生的新途徑變得十分重要。
隨著幹細胞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可重複獲取、易於向多組織細胞分化等優勢,在肌腱損傷修復上為這些大牌運動員帶來了希望。

研究表明,注射自體或異體幹細胞可以提高肌腱的力學強度、癒合水平及功能恢復水平,促進膠原纖維的重新組建,防止病變和炎症浸潤在體內的惡化。也就是說,傳統醫療後所需要面對的種種難題都被攻克了。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體內或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骨、軟骨、肌肉、肌健、韌帶、神經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

這些特性使得它異常聰明,一旦某些組織器官受損了,它就會過去分化成這些組織器官的細胞,修復並讓這些組織器官恢復正常功能。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對於人類,膝關節軟骨就像是一個支點,只有健康的膝蓋,才能行走世界。

但是目前世界上骨性關節炎造成的軟骨損傷病人約有3億,60歲以上的老人至少50%患有此類致殘率極高的頑疾,而傳統醫學手段無法對此疾病進行再生修復。

幹細胞技術是當今和未來醫學研究的熱點和發展的方向,已被列為「人類十大科技進展」之首和國家重點科技專項。

我國已開始用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臨床上一些難治性疾病,如脊髓損傷、腦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克隆氏病、中風、糖尿病、糖尿病足、肝硬化等。

根據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對這些疾病的治療都取得明顯的療效,對幹細胞更深入的研究和臨床應用必將為人類健康生活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這些著名運動員均是幹細胞的受益者!
    下面這些運動員同樣也是幹細胞的受益者西班牙網球運動員納達爾是目前世界排名頂尖的網球運動員,許多人認為他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然而,之後的幾個賽季裡,他投擲側的手臂、肩部和背部的肌腱與韌帶經歷了一系列撕拉傷,職業生涯步履維艱,差點兒於2009年選擇退役。翌年,挽救職業生涯心切的柯隆飛回家鄉多米尼加共和國參與了一項實驗,醫生們將柯隆的骨髓與脂肪樣品離心,分離出含一種特定幹細胞的懸液,然後注入他受傷的肩部和肘部。
  • 幹細胞有效修復運動損傷!挽救了C羅等球星的職業生涯
    恢復慢的原因之一是,肌腱、韌帶和軟骨缺乏交錯的血管網,而其他器官能夠利用這樣的血管網快速將可分泌修復與生長因子的細胞運輸到位,這些因子可以促進細胞繁殖與分裂。有了這個背景,幹細胞療法的原理就一目了然了:讓損傷部位獲得大量有組織修復能力的細胞,這樣身體會以快得多的速度自行修復。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除了C羅,幹細胞還拯救了哪些著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呢?
  • 又一位NBA球星注射幹細胞,為何著名運動員都選擇幹細胞療法?
    膝關節結構、功能複雜,多用容易磨損,用得太少又容易「生鏽」。無論對於運動員,或者是普通人,關節都是最容易在運動中被損傷的組織器官之一。NBA球星接受幹細胞注射治療NBA新賽季已經開打。幹細胞治療其實,沃克並不是第一位接受幹細胞治療的著名運動員。
  • 【不只是C羅】延續運動生涯,著名運動員都拍了拍幹細胞
    幹細胞還拯救了哪些著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呢? 然而,之後的幾個賽季裡,他投擲側的手臂、肩部和背部的肌腱與韌帶經歷了一系列撕拉傷,職業生涯步履維艱,差點兒於2009年選擇退役。翌年,挽救職業生涯心切的柯隆飛回家鄉多米尼加共和國參與了一項實驗,醫生們將柯隆的骨髓與脂肪樣品離心,分離出含一種特定幹細胞的懸液,然後注入他受傷的肩部和肘部。
  • 幹細胞治療成為運動員的康復「神器」!
    西班牙網球運動員納達爾是目前世界排名頂尖的網球運動員,許多人認為他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2013年,Nada的膝蓋接受了幹細胞治療,第二年他受傷的背部在巴塞隆納也接受了幹細胞治療。納達爾的背傷是網球選手典型的傷病問題,在澳網他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所以我們決定採取幹細胞療法。我們將會把細胞放在他的脊柱關節」納達爾的主治醫生Ruiz-Cotorro這樣說道。
  • 幹細胞療法—令無數運動員滿血復活的法寶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除了C羅,幹細胞還拯救了哪些著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呢?幹細胞不僅僅在足球場上大放異彩,在籃球場上幹細胞也是光芒四射。2005年,洛杉磯天使棒球隊時年32歲的投手巴託羅·柯隆(Bartolo Colón)獲得了美國棒球聯盟給予最佳投手的賽揚獎(Cy Young Award),這是美國職業棒球的頂級榮譽之一。然而,之後的幾個賽季裡,他投擲側的手臂、肩部和背部的肌腱與韌帶經歷了一系列撕拉傷,職業生涯步履維艱,差點兒於2009年選擇退役。
  • 泰森接受幹細胞治療 幹細胞讓無數運動員滿血復活
    幹細胞療法——無數運動員的滿血復活運動員是非常容易受傷的職業。特別是膝蓋,有些人還活著,可是他的膝蓋已經「死了」。跳起落地、運動衝撞、運動磨損膝蓋是運動員們最容易也是最不願受傷的部位。2013年網球巨星納達爾的膝蓋撕裂後接受了幹細胞治療,很快重回訓練場。美國著名橄欖球運動員詹森也同樣經歷過左膝蓋半月板撕裂,通過接受了幹細胞輸注成功修復受損的膝蓋。
  • 幹細胞療法令無數運動員滿血復活!
    幹細胞療法—令無數運動員滿血復活的法寶!據《太陽報》報導,幹細胞療法被廣泛用於治療諸如肌腱發炎,肌肉勞損,椎間盤退行性疾病甚至骨折等損傷。據統計,接受幹細胞治療的運動員從治療中受益,結果表明恢復時間要快得多。
  • 吳京曾接受幹細胞治療,也拯救了膝關節疾病患者和這些知名運動員
    人類的膝關節結構、功能複雜,對於人體來說,膝蓋是個十分「微妙」的存在,多用容易磨損,用得太少又容易「生鏽」。無論對於運動員,或者是普通人,關節都是最容易在運動中被損傷的組織器官之一。所以一直有很多研究者都在探尋修復關節軟骨損傷的方法,例如用幹細胞促進組織修復,這些方法也逐漸展現出較為樂觀的應用前景。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敏鳳:挽救他人生命 將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如果有一天,你的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你會挺身而出嗎?馬敏鳳,就是近日鐘山區又一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主人翁,她跨省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用一次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善舉,為即將凋零的生命燃起「生」的希望,換來一個家庭的團圓。 新聞視頻 ∨ 今年43歲的馬敏鳳是鐘山區荷城街道城南社區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在某服裝廠打工,家中的3個孩子均在上學。
  • 拳王拍了拍你,告訴你幹細胞如何續寫體壇健兒的職業生涯
    2020年5月,英國《太陽報》官網公布了一段著名拳擊運動員麥可泰森與NBA著名球星奧尼爾的一段視頻通話,重量級拳擊巨星邁克·泰森透露,他已經15年沒有打過拳了,現在又開始訓練,這得益於他接受了幹細胞療法。
  • 浙江小夥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一對雙胞胎 系該省首例
    浙江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錢晨菲)10日記者從浙江省紅十字會獲悉,一位該省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近日成功為一對3歲雙胞胎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該省第63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據了解,受捐者為雙胞胎的情況屬於浙江省首例。「一想到這對因疾病而遭罪的孩子,為孩子操碎心的父母,我捐點造血幹細胞算什麼大事。」
  • 6歲男童移植造血幹細胞挽救95公斤"胖爸爸"(圖)
    「能用自己的血來救爸爸,真棒。」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病房裡,31歲的鄧先生與兒子晨晨昨天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與常見的父母向子女移植不同,作為北京市臍血庫首例「子救父」的病例, 6歲的晨晨還將為挽救95公斤身患白血病的「胖爸爸」而進行外周造血幹細胞採集。
  • 安醫大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個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凡18至45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富人用科技,窮人靠變異丨細數受益於幹細胞的名人們
    而就在2014年,霍金與Discovery合作拍攝了一部關於幹細胞展望的記錄片,提到:「我們舉頭望天,思索人類在宇宙的地位, 幹細胞科學家勘探人體深處,思考如何讓人類整個物種向前邁進……我們面前是一個勇敢新世界,我相信我們能善用這些知識,造福全人類。
  • 新年第一捐:鄭州暖男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16歲患者
    昨日上午,鄭州市迎來了2020年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愛心市民鄭承浩在省腫瘤醫院為一名16歲的血液病患者奉獻「生命種子」,成為鄭州市第293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鄭承浩今年32歲,目前在建築行業從事管理工作。鄭承浩老家在建築之鄉福建永泰,他16歲就開始在工地上打工,從最底層的搬水泥扛鋼筋做起,十幾年來他慢慢打拼到了管理的位置。
  • 啟東90後醫生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
    12月28日,他將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的生命。俞晨曦今年27歲,也許是因為醫者職業的關係,讓他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嚴謹和從容。「捐獻造血幹細胞,去挽救一個鮮活的生命乃至一個家庭,這與我從醫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救死扶傷、挽救他人生命。」22日,在啟東市衛健委為他舉行的歡送會上,俞晨曦說道。
  • 盤點職業生涯留下重大遺憾的幾個著名運動員
    可是對於體育運動員來說,任性一次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下面就來列舉中國有名的幾位運動員因任性而付出「代價」:第4,張錦文張錦文曾是江蘇女排的副攻,1995年郎平第一次執教中國女排時,張錦文憑藉在國青賽上優異表現進入國家隊,郎平對她進行重點培養。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未來一片光明。
  • 濟南成功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在獻血時,她巧遇濟南市紅十字的志願者在泉城廣場愛心獻血屋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了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捐獻造血幹細胞就是把自己可能用不到的,而且還能再補充回來的細胞捐贈給亟需患者,使他們也能擁有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 幹細胞治療膝蓋受損案例之德爾波特羅接受骨髓穿刺手術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Juan Martin del Potro),1988年9月23日出生於阿根廷坦迪爾,阿根廷職業網球運動員。2005年,德爾波特羅轉入職業賽場。2018年3月19日,德爾波特羅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中擊敗費德勒,奪得職業生涯首個大師賽冠軍。同年,德爾波特羅在美網時隔9年重回大滿貫決賽,最終在決賽中連丟三盤不敵諾瓦克·德約科維奇獲得亞軍。2019年6月,德爾波特羅因右膝受傷再次遠離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