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7號,在山東淄博舉辦了一場名為「演武堂之十六」的搏擊賽,「混元形意太極掌門」69歲的掌門人馬保國,對陣50歲的搏擊愛好者王慶民。
比賽初始,上場僅僅為4秒,王慶民只是隨意出手兩三下,就將馬保國擊倒在地,整場比賽維持不到30秒,馬保國以三次被KO的戰績,結束本場比賽,本人也仰面倒下被送至醫院。
此事一出,瞬間成為了搏擊圈的焦點。
因為照常理來說,一位叱吒武術界多年的武術大師,對一位名不經傳的搏擊愛好者,想必輸贏是沒有懸念的。
可是生活,往往就是諸多懸念和反轉。
現場裁判說道:「賽前大家都以為馬保國技高一籌,可是從比賽過程來看,馬保國缺乏實戰經驗,而且看起來比較緊張,相對之下雙方的實力相差太懸殊了。馬保國沒有機會出手,就被對方秒殺了,而他經常掛在嘴邊的絕技「接化發」,也沒見使出來。」
最後的直拳絕殺
對此次事件,有人調侃:「大師躺下的姿勢就像他為人一樣正直、雖然馬大師被KO了,但對方已經被馬大師內功所震傷......老外說我們的功夫是花拳繡腿,我還憤憤不平,現在才知道,原來中國的武俠片原來真是騙孩子的。」
其中,也有不乏對此並不了解的網友們提出一個問題:「一位近70的老翁,是何來的勇氣敢公開比武。」
1
馬保國,誰?
能憑藉一己之力,讓眾多新生一代對中國武術產生了質疑的聲音。
他出生於武術世家,在英國教學5年,培養了3名英國搏擊冠亞軍,有著數百場實戰不敗的記錄,隨後回國自成一派,創立混元形意太極門,擔任掌門,並發明了接、化、發這三點實戰奧妙,底下擁有過百名弟子,經受他傳授功力後,各個實力非凡....
以上皆是馬保國自述,真假自辯。
反正倒地之前,他在武術界中可謂是聞名遐邇,誰聽到創立混...就立刻想到了馬大師。
原因是這樣的,追溯到3月上旬的UFC格鬥大賽,我國張偉麗成功擊倒波蘭的喬安娜,站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成功衛冕世界冠軍,她用汗水與鮮血,贏來了全球的加贊,為國爭光,矚目非凡。
但偏偏這位太極掌門馬保國,憑藉他多年的武術經驗,眼光毒辣的指出張偉麗打法很蠢,雖然借鑑但卻沒有領會到武術的精髓部分。
他表示:同為江湖兒女,沒有那麼多講究,情願放下門戶之見和性別之囿,親自下場指點張偉麗3分鐘,並保證絕對不傷她,只練內功。
在這個邀戰的視頻中,馬保國鼻青臉腫,雖然他一直澄清這是跟一位健身愛好者過招,那位愛好者玩偷襲才導致自己這般模樣,並非是正道之人。
可那位愛好者描述了當時情景:自己患有頸椎病,本想來找馬大師求醫,不料在與馬大師切磋中傷到對方。
他說:「我再次強調,馬老師我來這不是來跟你切磋的,萬一打到你打傷你怎麼辦,他說你怎麼可能打的到我,說著拳就打在我臉上,那我也本能的反擊了,一個正蹬一個中掃接個正蹬加一個前手刺拳,刺拳打在馬保國右眼上......」
按這情形看來,他應該慶幸張偉麗當時還在美國。
縱觀全局,終歸是馬大師的謎之自信,害自己被全網群嘲,牛皮吹著吹著自己都信了。
那麼,問題來了。
自信從何而來?
是梁靜茹給予的勇氣,還是旁人的過分鼓吹導致?
2
看過一個視頻,內容是馬保國老師親傳弟子,現場抗打。
視頻標題:太極馬保國大弟子展示神功,以柔克剛,實戰很抗打!
隨著弟子哼呵兩聲,揮斥兩拳擊打腹部,馬大師弟子依然面不改色,身挺挺拔的抗下了幾拳,隨後,在旁的弟子們響起了一片叫好:厲害了!
一個帶有演習分量的出拳,一片的叫好,我們似乎能感到馬大師的謎之自信是怎麼來的了。
一個不能稱為功夫的肌肉收緊動作都可傳授,最重要的還是受者不拒,還覺得神乎其神,一片叫好。
處於這種一味只追捧的氛圍裡,能不自信嗎?
就像一位錯入廣州的外地人士,天天被「靚女」前「靚仔」後的捧著,能不迷失自我嗎?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領頭的是個好演員,底下的演技自然壞不了哪去。
為了配合馬大師的表演,徒弟徒孫們各個夜夜通讀《演員的自我修養》,只要馬大師過招,無論打沒達到,反正能倒則倒,倒完後還能虛弱的捂著擊打處,不斷點頭,眼裡充滿了崇拜,而旁邊的徒弟們則一致的鼓起掌來。
「師傅!打得好!」
「師傅,果真是妙啊。」
這種追捧就像充氣機,不斷的往馬保國的自我認知裡衝著氣,隨著氣越來越膨脹,就像一個氣球,緩緩升起,直到升到可以展露給世人的檯面上,只奈何是只紙老虎,還未擺弄幾腳,被隨便一戳,便迅速跌落,帥不過4秒。
馬大師倒地不起,被送往醫院
馬大師多年披著的一代宗師的皮囊,因吹捧所成,也因吹捧被撕破。
而弟子們這般神操作,俗稱捧殺術。
3
何為捧殺術?
鬼谷子曰:「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毀掉一個人,並非需要兵刃相見,也許只需要簡單的追捧就可。
捧得越高,摔得越慘。
《風俗通》中有個「捧殺」的典故:「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於死。」
官吏的駿馬強壯厚實,看到的人都說肯定跑得很快,騎馬的主人對這些誇獎感到得意,使勁讓馬不停奔跑,以至於馬兒過度疲勞而死。
言外之意,就是殺你馬的人就在身邊,可你卻深陷誇讚中不自知。
捧殺,就像一把溫柔的彎刃,殺人於無形。
捧殺是帶有目的的奉承,讓被奉承一方驕傲自滿、墮落腐朽,掉入溫柔的陷阱,便不能自拔,危險來臨也不自知。
當一個人沉醉在所謂的語言溫柔鄉裡,他很難能明確的辨別話語真假,因為此時此刻他已被吹捧得自我膨脹。
4
為什麼捧殺屢試不爽?
因為人們生來就傾向於讚美之言,更因為人們對自身的認知,存在一定片面性,我們只能感受自己,但無法真正的看到自己,所以更容易受外界的評論所影響。
作家桐華曾經說過一句話,「有人可以將惡意藏在誇讚下,也有人將苦心掩在罵聲中。對你好的不見得是真好,對你壞的也不見得是真壞。」
世界太多真假,要能清晰的辨別好壞,忠言只會逆耳,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寧聽高人罵,不聽賊人誇,如果早點認清這一點,馬保國也就不會被揍成「馬國寶」了。
文 | 毒哥&吳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