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蘭科技」)與清華大學共建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深蘭科技機器視覺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在京揭牌,雙方將在機器視覺與智能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促進人工智慧產學研加速融合。
    深蘭科技和清華大學彼此「相中」,究竟雙方有哪些「特質」吸引對方,又打算怎樣推進合作?
    
    看看深蘭科技的「特質」。成立於2014年的深蘭科技的目標是「致力於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業務涉及智能駕駛及整車製造、智慧機器人、智能城市、生物智能、零售升級、智能語音、安防、晶片、教育九大領域,實際上很多是底層技術的應用領域,通過平臺化的算法輸出,集成搭載和交付硬體的業務鏈。與很多以輸出軟體為主的企業不同的是,深蘭科技搭建了硬體輸出,從軟體做到硬體。
    這是一家研髮型企業:1000多名員工,研發人員達到70%,與多個國內外知名企業、院校和盧森堡國家實驗室等建立了智能駕駛技術、智能和精密製造、數據和金融安全、人工智慧、AIoT智聯網、人機互動、人工智慧晶片等多個相關領域的聯合實驗室,構築全球性的研發科研體系。目前已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多地設立區域總部、分支研發機構或國際銷售網絡,將先進技術和國際接軌。
    當前,一些人工智慧產品已經走向歐洲市場。應用了手脈技術和計算機視覺的零售AI自販櫃已出口歐洲,因為歐洲對人臉識別有隱私保護法,沒有任何一個商業企業有權利錄入客戶人臉照片,但是手掌裡血管結構這個信息不同於人臉,手脈技術得到了歐盟很多機構的認可。
    深蘭科技創始人陳海波表示,深蘭科技將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科研力量與人才優勢,結合深蘭科技的科技轉化與產業化優勢,瞄準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前沿,努力培養人工智慧人才庫,培育人工智慧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牢牢把握住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快速成長。
    
    看看清華大學的「特質」。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是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和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計算機系,在我國計算機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以科研擅長的研究型學府,清華大學可以通過聯合研究中心將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直接輸出到深蘭科技的商業平臺上,快速完成科研技術向產品落地的商業轉化,推動國內機器視覺領域和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清華大學作為國家工程科研的重點機構之一,肩負著高精尖技術研發的重要使命,同時也面臨著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問題。對於這次「強強聯合」,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表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與深蘭科技在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合作,能夠壯大技術研發的力量,加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應用的過程,相信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必定能夠在基礎技術深入研究和應用技術落地方面,為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具體怎麼合作?據深蘭科技首席戰略官王昕磊介紹,聯合研究中心將以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為三大合作方向。其中,科研合作作為核心,深蘭科技將與清華大學共同攻關多項課題,以機器視覺領域為核心,輻射到腦科學、無人駕駛、智慧機器人和機器學習前沿領域的技術研究。根據合作計劃,深蘭科技將投入1500萬元用於未來三年內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確保雙方在機器視覺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
    
    清華大學教授、國際電子電氣協會會士孫富春做了特邀報告,對國際目前正在進行的機器視覺領域新技術成果及研究課題做了介紹。當前,3D傳感器、雲端深度學習、機器人、高光譜成像、熱成像工業檢測等機器視覺領域技術方興未艾。
    get到了這些信息點,你是否對我國的人工智慧技術產學研一體化充滿期待?你最關心哪個細分領域的技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崔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