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1084年—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宋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
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 外面的情況如何,
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注釋
.疏:指稀疏。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
[ 宋 ]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悽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注釋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悽悽慘慘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暖忽冷,變化無常。.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除了婉約、清新的詞風,易安居士的詩也有豪放的風骨﹕
夏日絕句
[ 宋 ]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
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
注釋.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項羽:秦末時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奪天下,在垓下之戰中,兵敗自殺。江東: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
歷史總體評價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現實的角度認識李清照的愛國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以及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這對於在弘揚愛國主義,高舉愛國大旗,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時充分發揮婦女的社會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通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她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提煉富有表現力的「尋常語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在她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她詞作中的筆力橫放、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從而對辛棄疾、陸遊以及後世詞人有較大影響。她傑出的藝術成就贏得了後世文人的高度讚揚。後人認為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上文選編自網上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