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2-庫侖力與萬有引力

2021-01-12 跟勇哥學物理

歡迎購買整套高中物理原創筆記

━━━━

考點2-庫侖力與萬有引力

07:54來自跟勇哥學物理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物理筆記音頻解讀

◆◆◆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跟勇哥學物理的直播間,本節我們繼續講靜電場的高頻考點:考點2-庫倫力與萬有引力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庫侖力和萬有引力的公式。

通過對比公式我們就能看出兩者的相同點:

庫侖力和萬有引力都是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當然他們也有不同點,萬有引力它只有引力,而庫侖力它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取決於兩個電荷的電性,同種電荷之間相互排斥,異種電荷之間會相互吸引。

另外在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中,萬有引力比庫侖力要弱得多,通常我們都會忽略掉萬有引力的作用。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題。

向右滑動查看答案→

這個題目給我們了氫核的質量、電子的質量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但是題目當中還有一個隱含條件,就是

氫核(即質子)和電子的電荷量是多少?

這裡涉及到一個知識點,叫做元電荷,

元電荷就是一個電子的帶電量的多少即為元電荷。用e來表示,e=1.6×10-19C,這是元電荷的帶電量,即一個電子所帶電量的多少。

質子的帶電量和電子的帶電量電量是相同的,電性正好相反,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所以氫核和電子所帶的電荷量都是e=1.6×10-19C。

我們把它帶入到庫倫定律的公式中F=kq1q2/r2

代入數值計算可以得到:庫侖力F庫=8.2×10-8N。

具體的計算在這兒勇哥就不演示了,請大家一定要認真地計算一遍。

然後我們再求萬有引力的大小 F萬=Gm1m2/r2,

同學們可以看上面的知識卡片,把萬有引力常量G代入題幹當中,已知的氫核和電子的質量和他們之間的距離,

帶入之後可以得到萬有引力的大小 F庫=3.6×10-47N,

通過計算得到庫侖力F庫=8.2×10-8N,萬有引力F萬=3.6×10-47N,

他們兩個差了很多倍,常我們都是求出它們之間相差的數量級,F庫/F萬= 2.3×1039倍,

那麼可以看出庫侖力是遠遠大於萬有引力的,所以萬有引力可以忽略。

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帶電粒子在電場或者磁場中運動,在題幹當中通常會有一句話叫忽略掉粒子所受到的重力,這跟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例題是相似的。

因為在粒子運動的過程中,它所受到的電場力或洛倫茲力遠大於它自身的重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重力就可以忽略。

當然如果可以忽略重力,題幹當中一定會明確表示。如果題幹當中已經告訴我們,重力加速度g=10m/s2,這種情況下就一定不能忽略重力,在以後我們會繼續講到。

本節除了庫倫力與萬有引力的關係之外,我們再補充講一下基本單位與導出單位。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下面變式訓練,

向右滑動查看答案→

我們首先再回顧一下

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單位都有哪些?

在力學模塊當中我們曾經學到過,在物理量分為基本物理量和導出的物理量,對應的單位是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

基本物理量在物理中一共只有7個,分別是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物質的量和發光強度,它們對應的基本單位勇哥寫了一張知識卡片,大家可以看上面的知識卡片來回顧一下這些知識點。

除了這7個基本物理量和對應的7個基本單位之外,其他的物理量都是導出的物理量,對應的都是導出單位。

比如速度v=x/t,位移除以時間,它的單位是米每秒,就是一個導出單位,

加速度a=Δv/Δt,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也是導出單位,

我們再看牛頓,牛頓是用牛頓第二定律F=ma,我們就可以得到1N=1kg m/s2,所以牛頓也是一個導出單位。

除此之外,像我們學過的做功W=Fx,就可以得到1J=1kg m2/s2,

還有我們學過的功率的單位1瓦特,用國際單位如何表示?

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式去推導出來。因為功率P=W/t,我們可以用剛才的1J再除以1s,那麼1W=1J/s,用國際單位最後換算出來1W=1J/s=1kg m2/s3,這是瓦特轉換成國際單位。

在這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安培也是一個基本單位,它是電流的單位,是個基本單位。

電量(的單位)庫侖是一個導出單位,因為在7個基本單位當中,並沒有庫侖。

庫侖是怎樣導出來的?

是根據電流的定義,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它的定義是電流I=q/t,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所以由此我們就可以得到電荷量q=It,那麼1C=1As。

有了以上這些知識點的補充,相信同學們都能夠把變式訓練解出來了。

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來表示靜電力常量k的單位,這個題的正確答案應該選擇B選項。

同學們自己一定要推導一遍,把這個過程寫下來,可以在我們的討論區發給勇哥。

好,今天我們講的考點2-庫倫力與萬有引力的關係就暫時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廣 告

喜歡勇哥的物理分享,

請大家購買《原創物理筆記》支持勇哥,謝謝

199元,兩本筆記+兩本試題集

相關焦點

  • 萬有引力定律
    在那個年代,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可以很精確的計算出來,而當時也可以比較準確的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r、月球的公轉周期T=27.3天,代入向心加速度公式a=r(2π/T)²,得a= g/60²。從而證明了萬有引力的普遍性。
  • 物理《學科知識能力》常考點:引力
    物理《學科知識與能力》常考點:引力 引力普遍的存在於自然界的萬物中,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特整理了引力的相關知識點,具體內容如下:此外,萬有引力是太陽和地球等天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沒有萬有引力天體將無法相互吸引形成天體系統,而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將不會出現。萬有引力同時也使地球和其他天體按照它們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月球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形成潮汐,以及其他我們所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
  •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18183首頁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 萬有引力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萬有引力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對這個對象進行一個準確的定義。如果我們要搞清楚萬有引力的速度是多少?實際上就得先搞清楚萬有引力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先給出一個結論,事實上並不存在所謂的「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一個理論,用來描述「物體之間彼此吸引」的現象。
  • 萬有引力七大題型之雙星運動型
    在天體運動中,將兩顆彼此相距較近,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繞兩者連線上的某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的行星稱為雙星。2.雙星系統的條件:(1)兩顆星彼此相距較近;(2)兩顆星靠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做勻速圓周運動;(3)兩顆星繞同一圓心做圓周運動。
  • 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定律是這樣產生的
    上述關於萬有引力的想法出現在他腦中時,他正在林肯郡的家裡,他在家裡躲避那時正在劍橋流行的瘟疫。牛頓雕像萬有引力定律產生了。物理高考考點:熱力第一、第二定律物理高考考點:氣體、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飽和汽、飽和氣壓、溼度
  • 萬有引力,失去了引力
    晚上,我一邊玩手機一邊聽歌,順序播放聽到《萬有引力》這首歌,耳邊傳來溫柔且嗓音獨特的男聲,歡樂的曲調,我又想起了你。你還記得這首歌嗎?有天夜裡,百無聊賴。我問你,聽歌嗎?你說,你有什麼歌?接著,我從QQ音樂轉發了一首《萬有引力》給你。
  • 金融科技之大資本萬有引力的超投必投機制
    格林是在牛頓去世那一年在《哲學原理》一書中談到蘋果落地的故事,他說「有一天,牛頓在花園中思考問題,突然有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使得牛頓想到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的存在,不僅顯示了宇宙億萬星球存在的合理性、秩序的有效性;在可見的藍色星球上,地球萬有引力作用下,大自然的生態系統生機勃勃;即便人類自身,既因萬有引力適宜居住、生活在地球上,也藉助萬有引力翱翔天宇。
  • 經典力學:克卜勒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2.克卜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近日點速率最大,遠日點速率最小)。3.克卜勒第三定律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1.萬有引力定律②.計算公式F=Gm1m2/r,G為萬有引力恆量,G=6.67×10-11N·m/kg。公式適用於質點間的相互作用,當兩個物體間的距離遠遠大於物體本身的大小時,物體可視為質點。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可視為質點,r是兩球心間的距離。地球對物體的引力是物體具有重力的根本原因,但重力又不完全等於引力。
  • 物理看世界之萬有引力的猜想
    如果用m1、m2表示兩個物體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則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為F=(Gm1m2)/r,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也可簡稱為引力常數。太陽系萬有引力適用於一切物體,包括人本身,我們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應該就是萬有引力的產物。太陽都能吸引地球等眾多行星圍繞它圓周運動,為什麼不會把人和地球上各種物質吸引上去?
  • 萬有引力直播桌、控制臺、電視牆、機櫃
    2.整體外觀流線造型,設計創新、結構合理、加工精細簡潔、流暢、現代、美觀大方。     3.各部位尺寸均依據人體工程學經過精確計算,所有角、邊均設計為弧線過渡,既保證操作安全\舒適又方便操作。     4.控制臺內均按國際電工標準安裝,適用於通訊指揮、調度中心、保安監控、廣電等領域具有較強的通用性。
  • 牛頓是怎樣發現「萬有引力」的?
    Cc基金會新展開幕:萬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即使被帶到宇宙的邊緣,地球的重力還是會作用到你身上。——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開幕:2019年3月22日下午4時地點:Cc基金會&Cc藝術中心 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M50創意園區15號樓101本次展覽的全部作品來自 Cc 基金會創始人周大為先生的個人收藏,展覽主題萬有引力
  • 藏文科普|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撰文 / 徐海 楚婉苓 楊敏 公明提起萬有引力,人們總會想起牛頓和蘋果樹的故事。萬有引力全稱萬有引力定律,為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它的提出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很大的進步,它既解釋了之前無法解釋的很多物理現象,又打開了很多未知領域的大門。雖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釋了地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海洋的潮汐和行星與天體的運動,把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但讓牛頓感到遺憾的是,他一直沒能解釋清楚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引力。
  • 萬有引力是靠什麼傳播的,這種傳播需要介質嗎?
    有人問:力的傳播需要介質嗎,那宇宙當中的萬有引力是靠什麼傳播的呢?為什麼?首先我們要弄起介質和媒介是是兩個不同概念,傳播需要媒介而不需要介質。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是矛盾的。在空氣中慢一丟丟,一般忽略不計,但在水中,就只有2.25億m/s,在酒精中為2.2億m/s,在玻璃中為2億m/s。這些都是介質,比如電流需要在金屬導線中傳輸,這就是介質。但力的傳播並不需要這些介質,沒有介質,傳播得越順暢越充分。但力的傳播需要媒介,媒介是力本身一個組成部分,不是置身力以外的介質。所以後半部分問,「萬有引力是靠什麼傳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