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獅獎《追夢少年》:用汗水澆灌夢想,38個「追夢少年」的幕後故事

2021-01-19 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 見習記者許豔豔)10月31日上午,第十七屆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各獎項公布,38名12至14歲的雜技演員帶來的《追夢少年》獲銅獅獎。雖然不是金獎,但對於這群年輕的演員,第一次參與這樣國際性的演出就獲獎,這將是他們職業生涯一個新起點。

在前一天的B場比賽中,這群來自河南濮陽雜技藝術學校的年輕雜技演員第一個出場,但他們一點也不怯場,集雜技與輪滑、滑板、小輪車極限運動於一體節目讓評委們眼前一亮,表演出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稱的成熟與老練。

這是一群什麼樣的少年呢?

10月30日,正式比賽前,《追夢少年》的演員們正在抓緊排練。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雜技還能怎麼玩?

10月30日下午1點45分,距離第十七屆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B場比賽開始還有15分鐘。此時,《追夢少年》的演員們在舞臺一側的候場位置做著最後的準備。

「都轉轉自己鞋上的輪,確保正常」,《追夢少年》總教練王建軍向同學們喊道。

此時,舞臺已經關閉了所有的燈,王建軍打開手機裡的手電筒,為身邊的4個輪滑小演員檢查輪滑鞋,孩子們反覆撥動每一個滾輪,尋找並清除塞在裡面的雜物。

下午2點整,演員就位,比賽開始。

B場比賽現場。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17名輪滑少年從舞臺一側魚貫而出,在舞臺中央呈環形滑動,就像他們平時在操場上訓練的那樣。突然,一個孩子摔倒了,其他孩子圍上去,將他扶起。

《追夢少年》除了雜技和極限運動,還融合了音樂、旁白、劇情。談及創作靈感,《追夢少年》編導陳玥告訴記者,孩子並非專業演員,使用硬性劇情反而適得其反,倒不如從真實生活場景中取材,而受傷正是孩子們訓練時最常發生的事。

「受傷在訓練中太常見了,但他們面對受傷,比大人還要堅強。傷口還未完全癒合,就爭著要上場訓練。我們據此編排了『摔倒-扶起-繼續訓練』的情節,希望把他們無畏挫折、為夢想拼搏的精神用雜技融合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舞臺中的輪滑少年退場,此刻,觀眾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舞臺中央3.5米高的U型臺上,早已候在U型臺兩個頂端的孩子們跟隨著音樂做出滑板、輪滑的各種高難度動作——空中轉彎360°、540°,正滑、倒滑。

B場比賽現場。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演員的運動速度特別快,我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錯過了精彩動作。」前來觀看演出的欒女士說道。

1994年建校至今,濮陽雜技藝術學校的雜技表演在世界範圍內頗有聲譽,此次演出,他們放棄了傳統的雜技表現形式,而是將雜技與極限運動結合,原因何在?

河南濮陽雜技藝術學校辦公室主任劉易朋正在接受採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觀眾對於雜技有了更高要求,雜技表演也開始出現瓶頸。將極限運動融入雜技,相信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濮陽雜技藝術學校辦公室主任劉易朋說。

演出繼續進行,U型臺表演結束後,12個成人將這個「大道具」拆分、撤下,又有十幾名工作人員迅速將高拋臺、緩坡等道具布置好。小輪車演員騎上右側5米高拋臺,在空中騰起,旋轉360°、720°,再從左側緩坡騎行落下,將表演拉向高潮。

市民周先生回憶起整場比賽,對《追夢少年》印象深刻。「一群年輕人表演如此出色,在表演過程中是那樣的專注,能夠看出他們經過艱辛的練習,付出了很多。他們真棒!」

B場比賽現場。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零基礎,七個月拿到獎牌

想要練到這樣的水平,需要多久?

「7個月」,王建軍自豪地說,「還是從零基礎開始。」

這不是在開玩笑吧?

當比賽結束,記者來到後臺,見到了光彩照人的孩子們,才發現王建軍所言非虛。

14歲的譚博文,是37個孩子的「大哥哥」,一米七六的個子,瓜子臉,眼睛明亮有神,很是秀氣。從今年春季開學後開始練習輪滑,除去假期,到現在也就半年多時間。

回顧比賽表現,他激動地說:「俺們這次表現得非常好,整體來說也非常好。」

事實上,王建軍所說的「零基礎」,也要經過三道考核。孩子們在入校訓練前,學校通過體測、固定動作完成情況等對其進行協調性、彈跳力、身體素質等考察。

「考核非常嚴格,一項不符合都不行。選出的孩子在極限運動上有天賦,但7個月的時間就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這些老師還是挺驚訝的。」王建軍說。

B場比賽表演結束後,《追夢少年》的演員們合影留念。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天賦、熱愛、堅持,是人人皆知的成功密碼,但這群孩子真正做到了。

「我們可以同時學舞蹈、樂理等別的課,但我一項都沒選,就喜歡輪滑,每天都在練。」一說起輪滑,譚博文滿臉自豪,「雖然帶好了全套護具,但受傷是常事,像小腿、膝蓋、胳膊肘都有過。」

摔得多了,譚博文找到了「竅門」——「練習的時候必須集中注意力,稍微一想別的肯定摔。」「晚上休息的時候,就在腦子裡反覆想動作,得在腦子裡想,不能死練。」

《追夢少年》13歲的演員高夢瑩正在接受採訪。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說起輪滑,13歲的高夢瑩大大的眼睛裡都是光,「喜歡輪滑,覺得特別刺激,尤其喜歡在空中飄起來的感覺。」

「受傷太經常了,但我喜歡輪滑啊!」說著,她指了指右胳膊肘處的擦傷,仰起頭說:「你看,這就是比賽前排練時摔到的。」

濮陽雜技藝術學校練習極限運動的孩子有300餘人,此次代表學校參賽的38名孩子可謂十裡挑一。在校時一周回一次家,自從參加排練,他們已經三四個月沒回過家了。

「一訓練起來也就不想家了。」譚博文話頭一轉,說道:「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來這麼大的舞臺,以後要繼續加油,登上更多國際舞臺!」

2016年8月,滑板等極限運動項目入選2020年東京奧運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我以後想當運動員!」「我將來想進國家隊!」「我想參加奧運會!」孩子們爭相訴說著自己的夢想。

他們不只是說說,也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

10月25日抵達石家莊後,38個孩子們熬了2個通宵,和老師一起搬運、組裝「大道具」。平均每天只睡2-3個小時,其餘的時間,抓緊一切機會反覆練習。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乘風少年》成都開機,少年成長開啟追夢之旅
    《乘風少年》主要講述了一群心懷夢想的年輕人,走上出道之路後,一路逆風成長的故事。還原追夢全過程 看乘風少年如何一路拼搏向前隨著近幾年國內男團湧現,團體偶像在大眾視野裡被關注。從《燃燒吧少年》到《偶像練習生》再到《創造營2019》,少年們的成團之路一直備受矚目。練習生就是好看的小哥哥?出道只是看臉?這些言論似乎讓這群少年帶上了淺顯和取巧的標籤。
  • 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在這部片子裡,我們看到了四個追逐大聯盟夢想的棒球少年,也看到了中國棒球的未來。文 / 黃夢婷編輯 / 郭陽你的18歲是如何度過的?你還記得那些年少時的夢嗎?對於這三位棒球少年來說,在他們18歲成人禮的這一年,完成了一個關於棒球、關於體育的小小夢想——與MLB小聯盟籤約,前往美國接受職業棒球訓練。
  • 大聯盟之路: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在這部片子裡,我們看到了四個追逐大聯盟夢想的棒球少年,也看到了中國棒球的未來。 你的18歲是如何度過的?你還記得那些年少時的夢嗎? 為了記錄這四位中國少年棒球故事,MLB中國用鏡頭拍下了他們的成長,這便是2020賽季《大聯盟之路》系列紀錄片誕生背景。 少年們是怎麼接觸到棒球的,又是如何被MLB選中,前往世界棒球大舞臺的?去美國之後,他們有何目標需要實現?
  • 【少年強則國強】靈臺一名小學生的追夢之旅
    【少年強則國強】靈臺一名小學生的追夢之旅 2020-06-06 0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一考生疫情期間堅持宅家訓練 追夢少年圓夢「山師大」
    停課不停學 「硬核少年」宅家訓練今年18歲的劉傳賀是一名體育特長生,不久前從安徽宿州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畢業。今年1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大中小學學生開啟了居家生活學習模式。因為家住農村,沒有訓練場地,劉傳賀把泥土地當跑道;沒有器械,劉傳賀就地取材,車軲轆、空心磚等「自製器材」輪番上陣;為了加大訓練強度,劉傳賀請來家人做陪練助手……日復一日的「硬核」訓練,劉傳賀用堅持與自律,換來了教練們的肯定和成績的飛快進步,他離自己「上一所本科大學」的夢想也越來越近。
  • 青春追夢電影「再見吧!少年」,為何會讓我們潸然淚下!
    很多時候談及青春電影,無非就是翹個課,談一個畢業就會分手的戀愛! 很少有哪一部電影,會像「再見吧!少年」這樣,直擊人心,讓人潸然淚下!
  • 追夢籃球的獨臂少年張家城:讓我們為每一個不屈的夢想點讚
    來自廣東雲浮14歲少年張家城,近來隨著他僅憑一隻左臂就做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籃球動作的視頻而火爆全網,近日央視也對其進行了報導。意外和傷殘是擊不倒一個有夢想的靈魂的,從兩年前接觸到籃球開始,「人變開心了,也更自信了。一摸到籃球,我就不想放下了。」張家城喜愛籃球之情,溢於言表。籃球成為了他最重要的夥伴。學校籃球場上,滿是他訓練時留下的汗水。家裡不滿13平米的空間,也成為了他運球的練習場。除了學習時間,籃球幾乎成為了他的全部。
  • 賀峻霖,努力勇敢的追夢少年
    賀峻霖,零四年的弟弟,TNT時代少年團成員,唱歌跳舞RAP樣樣可!團內幽默擔當,控場小王子!清秀的帥哥誰不愛!當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句出圈的「馬天宇雄起,成都霖霖愛死你」,弟弟小時候也太可愛了吧!他是會為因為拍戲休息不好的哥哥點好合適的早餐的暖心弟弟……但他也是害怕一個又一個朋友離開的敏感少年。弟弟算起來也算是時代峰峻的老員工了,中間曾一次又一次地觸碰到了自己的夢想,但卻一次又一次地因為現實而不得不遠離自己的夢想,或許這些成長中的經歷也成為了他性格形成的一部分原因吧。
  • 「新星上榜」李和宸|執著追夢的陽光少年
    >原創: 陳小傘 星刊娛樂本期新星:李和宸生日:1999.05.06身高:186cm星座 :金牛座特長:唱歌/跳舞/彈吉他/彈鋼琴就讀院校: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專業:流行演唱個人標籤:可萌可A關 於李和宸積極,開朗堅持對夢想的熱愛
  • 井上雄彥與灌籃高手:熱血少年的追夢之路
    相信每一個看到灌籃高手的少年都會被他們的熱血青春所感動。正如知乎網友所說,「我本想用一本漫畫打發我無聊的青春,沒想到這個籃球的故事卻燃盡了我熱血的一生。」2008年冬天,我獨自縮在圖書館角落,翻看著那本不知被多少人翻過的《灌籃高手》。
  • 電視劇《追夢少年》上海即將開機,7月正式上映
    由上海魚塘影業有限公司出品,李玄陽編劇導演,崔袁超,邵一卜,楊佳佳,李玄陽,朱宏,劉錦航,季柯如,施馨穎,張凡諦羅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追夢少年》,將在上海開機拍攝,今年7月10日在各大平臺上線播出。
  • 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在這部片子裡,我們看到了四個追逐大聯盟夢想的棒球少年,也看到了中國棒球的未來。文 / 黃夢婷編輯 / 郭陽你的18歲是如何度過的?你還記得那些年少時的夢嗎?另一位名叫王洋的19歲少年,則在早些時候被MLB費城費城人隊籤下。至此,他們正式開啟職業棒球運動員生涯,朝著夢想所在的大聯盟之路逐步邁進。為了記錄這四位中國少年棒球故事,MLB中國用鏡頭拍下了他們的成長,這便是2020賽季《大聯盟之路》系列紀錄片誕生背景。
  • 生而為贏:追夢少年謝彬彬的人生信條
    初見謝彬彬,他是《快樂男聲》中勇敢唱歌的少年,雖然偶爾也會跑調,調侃自己五音不全,但因他特有的呆萌感被粉絲親切稱為"萌萌的跑調";再次認識謝彬彬,他是《唱戰記》中熱血單純的少年吳缺,一曲《硬仗》讓我們聽到了少年蛻變的勇氣,就算渺小如蜉蝣,也敢於逆流;再見這個男孩,他是青春熱血劇《奮鬥吧!
  • 《追夢少年》動漫系列劇在日照啟動 傾力打造網球動漫勵志體育故事
    7月6日下午,國內首部網球主題特色動漫系列劇《追夢少年》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安泰小宇宙劇場舉行。日照市委副秘書長、日照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凡香,日照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東磊,日照市體育局副局長盧偉,安泰集團董事長別程遠,山東甲殼蟲動漫公司總經理、追夢少年系列動漫總導演孫長明,國內優秀動漫導演、編劇夏小光,
  • 2020年度「追夢美院」全國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公開賽全國啟動徵稿
    答案就在2020年度「追夢美院」全國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公開賽。,享有極高的聲譽與地位,一群3-18歲的孩子,通過畫筆來描繪夢想的色彩和奮鬥的畫面。2020年度「追夢美院」全國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公開賽主題:圍繞「美院之夢,藝術之路」為創作思路,利用繪畫、書法、手工創作等多種形式的藝術表現手法,體現創作者熱愛藝術、追夢藝術、圓夢藝術的美好創想。2020年度「追夢美院」全國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公開賽,面向全國的少年兒童(18周歲及以下)開放。
  • 氣運聯盟獻唱《一點就到家》,熱血追夢少年氣質滿滿
    MV以三個年輕人「散夥」衝突為開頭,引出了一段熱血追夢歷險記。被冷眼、被嘲諷、被打敗還是要重頭再來。當風波過去,不變的是三人熱忱的初心,並肩攜手向前衝勁依舊。「這輩子哪怕只有兩個朋友,都值了」最後他們是彼此最好的事業搭檔,也是最好的人生夥伴。
  • 14歲獨臂籃球少年追夢走紅 全網聚焦+易建聯庫裡被他徵服
    北京時間6月4日,14歲的獨臂籃球少年張家城「火了」,他單臂打籃球的視頻在全網突然就爆紅,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聚焦。不僅是易建聯與朱芳雨先後關注給予鼓勵,澎湃新聞與央視新聞也是先後報導,如今NBA超級巨星庫裡也是發微博尋找張家城,或許這就是追夢,奮鬥,汗水,不服輸……屬於夢想的光芒。在中國乃至全球體育因為疫情陷入停擺的大前提下,哪怕目前有部分體育項目在復甦,但中國的大型體育賽事依然沒有重啟,中超與CBA依然沒有官宣能夠恢復聯賽。
  • 有夢想,有力量,努力追夢,不負青春
    「夢想」是一個比「願望」更大的詞,本節課的課程目標就是讓兒童寫下自己的夢想,並為之努力,付出汗水。大熊老師用齊樂小雞的願望為例,讓兒童探討實現願望過程中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通過思考與討論,將願望升華為夢想,讓兒童認真想想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應該怎麼做才能使夢想成為現實。
  • 《排球少年》赤子追夢,青春無悔
    前幾天宅叔鬧劇荒,有朋友推薦我看《排球少年》,其實我對運動番並不太感冒,30年來就看過《灌籃高手》和《足球小將》這兩部運動番,還是很小的時候看的。萬萬沒想到,剛看完第一話,宅叔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而本作男主日向翔陽卻是個小矮子,雖然身高較矮但天賦異稟,運動神經超群、超乎常人的彈跳力和體力。本作也是經典的「沒頭腦和不高興」組合,男二影山飛雄與男主日向翔陽積極開朗的個性完全相反,是個冷漠且要強的排球天才。二人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對排球的喜愛和對勝利的執著。
  • 從普通追夢少年到成為合格的偶像,這條「花路」究竟有多難走?
    比如一腔熱血卻被媽媽看作是心血來潮的林辰,他媽媽總覺得他還是小孩子,對於兒子這個「異想天開」的夢想並不看好。汗水、質疑、掌聲、爭議、迷茫…這一次他們講述的既是角色有笑有淚的出道路,也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的追夢故事,所以就格外走心,也更容易打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