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所有文字和照片皆為攝影師陶羽原創,請尊重創作者的付出,未經允許請勿盜用。]
哥本哈根是丹麥的首都,也是丹麥最大的城市,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這裡,所以它沒有一般北歐城市那麼冷清,然而也沒有倫敦巴黎那麼擁擠, 算是一座「恰到好處」的大都市。說哥本哈根「恰到好處」,除了中庸的地理位置,適當的人口密度,還有冬暖夏涼的氣候條件和這裡溫暖和善的風土人情。
從下飛機坐城鐵到市中心,一路上就不停有人衝我們微笑示意友好。現在已不是我們父輩那個年代,在歐洲很少見到中國人了,怎麼還是這麼的好奇和友好?
後來在旅遊資料上看到哥本哈根是全世界幸福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許這就是答案吧?居住幸福度在短時間內體會不到,但哥本哈根確實是我見到「陌生的微笑」最多的歐洲城市了。
另外能感覺到這裡市民的受教育程度也極高,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不會說英文的人,比如瑞士、瑞典這些富裕國家的大城市都做不到這一點。
郭沫若曾在詩中描寫哥本哈根「北歐風物今觀遍,民情最美數丹京」。同在北歐,這裡與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反差很大,回想當時在斯德哥爾摩接觸到的人都是典型的北歐式冷漠,甚至是不友好。
哥本哈根市民的生活方式也非常健康,不論貧富,很多人都以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市區的汽車很少,馬路上自行車的數量跟走路的行人差不多,遠高於機動車數量,因此這裡也被稱為「自行車之都」。哥本哈根非常適合騎行,除了健全的城市自行車專用車道,甚至還設有外城到市中心的「自行車高速」。
在哥本哈根,現代與自然交融有度,藝術與古蹟也會突然出現在某個街巷轉角。這裡有許多宮殿、城堡和歷史建築,它們散落於全城之中,並沒有像一般歐洲城市那樣都聚集在一個老城區裡。
幾天時間,我們遊覽了大部分主要景點,包括阿美琳堡王宮(Amalienborg Palace),蒂沃利花園(Tivoli Gardens),格倫特維教堂(Grundtvig Church),哥本哈根歌劇院(Copenhagen Opera House),市政廳(City hall),救主堂(Church of Our Saviour),被稱為「黑鑽石」的丹麥皇家圖書館(Library Det Kongelige Bibliotek),聖阿爾班教堂(St. Alban's Church)及其所處的「花園小島」。
此外,哥本哈根還有很多漂亮的街巷比如Magstrde和現代建築比如Axel tower。還有熱鬧的新港運河(Nyhavn),運河兩岸建築非常漂亮,適合散步用餐、享受午後時光。
當然,還有吸引了大量遊客的「小美人魚」銅像。它基於安徒生童話中的形象塑造,位於哥本哈根朗厄裡尼港灣的長堤公園中,是哥本哈根市的象徵性雕像。
「小美人魚」曾被當成「國寶」送至上海世博會中參展,這個「國寶」並非價值連城,卻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寄託。安徒生童話中的小美人魚,優雅善良卻帶著憂傷,我遇見的哥本哈根,善良優雅,也很幸福。
我是攝影師陶羽,每日更新一篇旅行攝影隨筆,喜歡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