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無論對香港的歌壇還是影壇,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電影方面,周星馳幾乎橫掃整個影壇,香港十大賣座電影,周星馳一人獨佔七個位置,更是將前五名全部攬入懷中。其中《審死官》和《家有喜事》雙破票房記錄,這是周星馳領跑香港影壇的第三年,也是統治力最巔峰的一年。
這個戰績,幾乎無可複製,就算周星馳本人也不能再次做到。因此,1992年被稱作周星馳年,來彰顯他的無敵戰績。
對了,順便提一句,那年的香港十大賣座電影,剩下的三個席位是成龍的《雙龍會》《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和李連杰林青霞的《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
放在今天看,這三部電影仍然是難得的經典港片。《警察故事III》可謂是成龍的代表作,而李連杰和林青霞飾演了幾乎最經典的令狐衝和東方不敗。
強大如此,仍然被星爺按在榜單最下方。當年的星爺,電影戰鬥力恐怖如斯。
香港影壇方面一枝獨秀,歌壇方面卻是百花齊放。一部《新白娘子傳奇》創造了電視劇三首歌曲上榜的奇蹟,各位歌手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在這一年,李克勤推出了《紅日》。據說,這首歌是李克勤是在一個清晨,坐在車裡對著朝陽,用十幾分鐘寫完的歌詞。
鄭智化的《水手》同期上線,引起了瘋狂的反響。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幾乎都會唱幾句水手的歌詞。
唐朝樂隊推出了《夢回唐朝》,發出了超越時代的吶喊。
也在這一年,黃凱芹的《晚秋》,孟庭葦的《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王菲(當時還不是這個名字)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周華健的《讓我歡喜讓我憂》等等好歌全面爆發。
大家都覺得,這是要進入大混戰的節奏了,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黃金時代確實來臨,但是大混戰局面卻沒有發生。
原因很簡單,在所有歌手都井噴式爆發好作品的時候,有一個人的產量格外驚人。大家都在努力拼搶流行榜單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低調屠榜了。
這個傢伙,就是張學友。
現在提到張學友,大家都知道他是四大天王,他是歌神。但是在八十年代末,張學友在樂壇混的其實真不怎麼樣。
在80年代經歷一波小高峰後,張學友的歌唱事業一路走低。在1988年,張學友的兩張專輯全部撲街,在音樂獎項上更是顆粒無收。
心灰意冷之下,張學友開始去酒吧買醉,然後就不想唱歌了,跑去拍電影了。
結果,憑藉《旺角卡門》裡的烏蠅哥,張學友拿到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這個獎項讓他重新振作,繼續回到歌壇打拼。
經過一年的努力,張學友終於回到了一線歌手的行列,又在1991年的專輯裡推出了《每天多愛你一些》,開始榜單有名。
等到1992年,張學友就開始小爆發了。
在這一年,張學友發布了專輯《真情流露》,這張專輯裡,有九首歌衝上過香港流行音樂榜,《還是覺得你最好》、《相思風雨中》都被奉為經典,《分手總要在雨天》更是讓他一曲封神。
在這一年,張學友用一張專輯,完成了從一線歌手到四大天王的一大步,幾乎鎖定了唱功最好的位置。
但是這還不是學友哥最巔峰的一年。1993年的《吻別》還沒出來。
儘管如此,張學友從這一年就開始默默崛起。此後幾年高爆高產,開始肆虐音樂榜單。
現在回頭看,在1992年,我們就可以很肯定的宣布。
歌神張學友,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