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為何成為海澱教育核心競爭力?答案在這裡:讓優秀的人培養更...

2020-12-18 北京教育播報矩陣

曼舞雲端志學堅,文韜武略苦鑽研。

漏斷未眠明月夜,眉開才覺曉星天。

三尺講臺傳正道,八方學子探開元。

共享教研潛心樂,鑄魂育人譜新篇。

好優美的一首小詩!詩歌創作者是一群「擦亮海澱教育金名片」的人。這首詩不單是一首歌詠教研員的詩,還有玄機藏於字間。

什麼玄機?相信上周五參加了「教研創新:賦能海澱師生——周曼雲、邵文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的教育工作者們都已成功解鎖,沒有親臨現場的老師們也不要遺憾,播報君馬上把當日的精彩內容速遞過來!我們先邀請周曼雲老師、邵文武老師兩位主角閃亮登場。

深潛精研 做教師成長的陪伴者

什麼是教研員?教研員就是要站在教師身後走在教育改革前面紮根一線課堂教學站位高遠甘為人梯,能夠為助力師生成長而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人。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 周曼雲

周曼雲,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高中語文教研員,語文教研室主任,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導師,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北京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教師工作室」項目實踐導師,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語文組導師。

教育主張

1

記得第一天參加工作,學校給我配備了一個即將退休的師傅,師傅在聽完我第一次課之後在樓道裡迫不及待地跟我說,一節課不要講那麼多,能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了。這次提醒在今天來講就是,你要少講,你要精講,要有學生本位的學科觀念和教育觀念

2

教師教的是一篇課文,背後是對一本書的熟悉

3

我沒有想到的是,放學路上有學生等著我,給我一個擁抱。他說,老師您今天講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人生道理。我想這就是語文的育人功能

4

教研員日常的工作是下校聽課,觀察課堂,了解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同時,教研員永遠不要遺忘一種能力:那就是隨時走進課堂,給學生上一節好課。

這是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高中語文教研員,語文教研室主任,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周曼雲老師對教育教學工作最精煉的理解。

周曼雲老師紮根教育教學工作29年,從一線教育實踐中的成長,到從教師到教研員角色轉變的重塑,再到教研中深潛精研為教師和學生成長賦能,每個階段都是一名教師一步步走向卓越的過程

學生說

「不敢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想說長大後我要成為你一樣的人!」周老師當年的學生焦悅,現在也成為了海澱區首師大附中北校區的一名語文教師。

敏銳的語言洞察力,嚴謹的邏輯思維」,這是學生焦悅眼中的周老師,等她自己也站在了三尺講臺上,她才明白周老師優雅的背後是豐富的文化積澱,豐實的學養支撐以及豐厚的人文情懷

教師說

十年前的一件衣服,十年後拿出來仍留著滿滿的感動。一〇一中學語文教師劉丹妮拿出這件珍藏了十年的衣服,讓我們看到了周老師溫柔的一面。

十年前的一次大型的活動,周老師注意到了劉丹妮老師衣領部分的一點褶皺,拿起針線迅速地化解了這一尷尬。十年後,劉丹妮老師也到了周老師當年給她縫衣服的年齡,劉老師會想起什麼呢?

一位資深的教師對待年輕人,她存在的愛心不僅是在教研方面的引導,而且在生活中,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都表現出了她的靈魂的溫度。」

同事說

在八一學校語文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王建穩的眼中,周曼雲是一位「溫婉而有力量、靈動而有才」的教育人。

在教研工作中,她堅持問題導向,轉化個體經驗,促進5+M+N研修課程實施;不斷開發整合,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攻艱克難,提高基於標準的課程評價能力……

潛心研教伴良師 共育英才

教研員的職責是什麼?做教師的服務者、陪伴者和同行者,傳承和發揚海澱教研員「樸實、肯於鑽研、樂於創新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 邵文武

邵文武,基礎數學博士,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數學教研員,數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海澱進校基地實踐導師,北京市名師發展工程實踐導師,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數學組導師組長。曾獲海澱區教師基本功比賽特等獎等多項榮譽,人教B版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多次參與北京市會考命題工作,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發表。

教育主張

1

一張鋼板,一支鐵筆,一盒蠟紙,一臺油印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連續兩年幫助老師刻印鋼板,做了這些工作之後,逐漸喜歡上了數學,覺得數學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

2

學習數學不光是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感悟這裡面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用學到的方法解決現實裡面的生活問題。

3

一名數學教師最幸福的時刻是感覺到學生的成長。所以,數學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刻,適當的時機,欣賞學生的作品。這既是對自己教書的體驗,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激勵。

提到邵文武老師,他更像一位數學教育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深耕一線教學,引領學生用數學方法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本質,讓每位學生體會數學學習帶來的成功體驗……

學生說

他是鼓勵自己前行、影響自己一生的老師。」在曾經的學生曹夢漪眼中,邵老師教學方面不僅非常專業,而且幽默風趣,強調學習數學,不是為了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享受解開難題的過程,並且在過程裡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曹夢漪從小熱愛生物,夢想做科學家,可她一直對數學沒有什麼信心。因為邵老師興趣的培養,她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數學。

在曹夢漪眼中,邵老師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沒有用數學成績判定她的未來。

他讓我相信我的成績只是一時的挫折,可以通過不斷的成長慢慢克服,在我16、17歲的年紀,來自老師的認可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感謝邵老師在我高中的時期就培養了我幽默樂觀的態度,自尊自信的性格和堅韌努力的習慣,讓我可以從容的追求我熱愛的事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同時欣賞周圍比我更優秀更有才華的人。」

教師說

一個民族的發展在於年輕人的奮鬥,海澱教育的未來應該在於青年教師的發展。」在培養年輕人方面,邵老師也自會用他的真誠去幫助與打動每一位青年教師。

「小吳,第一次見到你,我就覺得特別熟悉,感謝樸實真誠的你,我向你學到很多東西。」疫情期間,一節鞏固線上教學成果的公開課讓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數學教師吳文慶老師與邵老師有了密切關聯。

從聆聽試講,到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建議;從修改教案到提醒老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裡的問題。一次次的聯絡,讓吳老師感受到了「他傾其所能在幫助我。」

邵老師還經常通過微信給年輕老師寫詩予以鼓勵。經過一翻品味後,吳文慶看到了邵老師身上的精神,「這是面對問題的擔當,還是一種謙遜的君子之風。」

同事說

而在同事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李大永老師眼中,邵老師更是一位充滿「溫暖」的人。「只要有老師到辦公室裡面找小邵磨題,他會很熱情的馬上迎上去,然後讓坐,端上茶水,這是一個習慣性動作。」老師走的時候,他不僅要送出門,還經常會送到樓梯間,按開電梯,一直送走。這件習慣性的小事讓李大永老師感觸頗深。

李大永老師介紹,「不僅如此,他對好多學校的骨幹教師都能叫出名字,而且他還知道每個教師擅長什麼,他腦子裡好像有一幅地圖,裝著海澱區各個學校骨幹教師的分布一樣。」 八年同事,在他的身上,確實可以看到數學組那種老一輩的精神與文化的傳承。

在「擦亮『金名片』的人」為主題的微論壇中,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田園老師與嘉賓們暢聊中,讓我們認識了這兩位全心全意幫忙的教研員。他們既是心思細膩、充滿溫度的教育前輩,也是用實際行動分擔工作、分享智慧的同事,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實際行動,擦亮了海澱教育這塊金色名片的人。

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劍華致辭

教育是海澱的命根子,教師是海澱教育的第一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開展基礎教育專家教育教學實踐的系列研討,是海澱區加強名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

致辭中,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劍華向周曼雲、邵文武兩位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對與會的專家、校長和老師們表示誠摯歡迎。

在圓桌論壇,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支瑤副校長主持訪談,嘉賓們以「教研的力量」為主題,探討 教研如何賦能海澱師生。

首都師範大學張景斌教授

從兩位老師身上,一是感受到了學科的力量,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學科的魅力,以及學科所賦予的縝密思維和理性行動;二是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作為教育人和教育相關的元素緊密互動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所實現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的生長。

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正高級教師李衛東

兩位老師走在前沿、視角高遠、紮根課堂、站在幕後,做教師的陪伴者、服務者和引領者,從中感受到了海澱教師與海澱教研人共同營造的能量巨大的場。

首都師範大學張彬福教授

教研員的力量體現在三個善於:善於教學,有教學成功體驗的積累;善於研究,研究一線教學中的真實問題,提供策略、方法和資源;善於引領,直面挑戰,破解難題,以身作則為教師服務。

教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文喆

教研員需要擔大任、站高位、謀大局。既要「急今天老師之所急」,又要「想未來國家之所想」,思考學科教育「育什麼人」的問題,以培育「學科專業研究者」「專業技術人才」和「具備科學和人文素養的人」為目標,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

讓教師更優秀是海澱教研員的專業擔當。以研究開路,用實踐落地,海澱教研員用無數個課題和項目,帶領無數個研究團隊,在解決問題中為老師賦能;讓學科教研課程豐富可選擇,通過必修、必選和自主選修相結合的「5+M+N」教研課程,讓課程內容多元自洽,教研方式更加豐富;做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通過學科教研基地建設、三級聯動深度教研,解決教研到課堂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海澱進修堅持高標準給教研員群體畫像,用標準引領成長,用標準勾勒出優秀教研員的專業內涵;堅持十年封閉式暑期研修,每年聚焦一個專題,集體研討、眾籌智慧、共同成長;堅守並踐行海納百川、協同創新的進修精神,保持開放的姿態,勇擔重任、各方協作,發揮海澱教研的力量。

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尹麗君總結

大會最後,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尹麗君指出,周曼雲、邵文武兩位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從實踐層面精準詮釋了教研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教研員的使命和擔當。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匯聚了一大批優秀的教研員,他們是推動海澱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區域教學水平、促進學校和教師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未來,希望海澱進校進一步構建科學化、專業化的教研工作體系,引領教育需求,凝聚教研力量,不斷創新教研範式,賦能海澱師生成長。

會議背景

2020年12月11日下午,中共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海澱區教委在鑫泰大廈隆重召開周曼雲、邵文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會議以「教研創新:賦能海澱師生」為主題,展現了兩位北京市特級教師、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的學科探索和育人實踐,通過研討會聚焦教研員的角色與成長,探討新時代背景下教研的使命與擔當。

會議當天,海澱區各中學教學主管校長,各中學語文、數學學科教研組長,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語文與中學數學組全體導師、學員,以及特邀的專家及教育同仁參會。活動還通過直播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

為加強海澱區名師隊伍建設,發揮名師輻射引領作用,海澱區教工委、教委從2011年開始實施「成長中的教育家工程」,為教育教學成績卓著、社會廣泛認可的教育名家舉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總結、宣傳和推廣他們的教育理念、教改成果和育人經驗。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已經舉辦13位名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這些教育名家的成長經歷和教育教學成果,為更多的骨幹教師、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為海澱區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具有較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教育名家

文字 | 何文潔 圖片 |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

責編 | 何文潔 主編 | 雷 玲

相關焦點

  • 任正非:鼓勵優秀的人成為教師,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教育的新時代已來,這個新時代裡粘附著濃厚科技強國和人才PK的味道。 連嶽曾說: 「企業家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家,他除了能培養出企業家,還能夠教化人心。」 任正非就是這樣的企業家。 他說:「把教育做好,國家才有未來。」
  • 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馬林赴海澱教師進修學校調研
    8月20日,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馬林到海澱教師進修學校調研。海澱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副校長支瑤、數學教研室主任邵文武、中學教研室副主任崔琰、創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詠梅、中學生物教研員張柳,就科學思想方法的凝鍊進行座談交流。市科協二級巡視員兼科普部部長陳維成參加。
  • 教師,三個途徑,打造自己職業核心競爭力
    這就叫核心競爭力。有核心競爭力的人,面對職業危機時,換了職場也能勝任;面對激烈競爭時,能脫穎而出;面對社會急劇變革時,能馭勢前行。什麼是教師核心競爭力?我們看看羅永浩,老羅同志,新東方一教成名,圈粉千萬,幾十億的錘子科技倒閉現在抖音直播,仍然是江湖紅人,老羅就是有核心競爭力的人。不管是從體制內看還是市場上看,教師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教師的專業度的高低。
  • 海澱教育人才儲備庫工作小組調研走訪入庫教師之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海澱教育人才庫項目開展至今已有半年,項目進行期間,社會輿論評價良好,也受到了教委領導、相關學校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為了人才儲備庫工作更好的實施,人才儲備庫工作小組決定對庫屬教師所在學校開展走訪工作。
  • 2020年北京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招生計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北京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招生計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年高中招生計劃安排和志願填報   一、招生計劃   請關注教育主管部門即將發布的《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簡章(2020年)》。
  • 培養卓越教師引領教育發展
    與會者聚焦基礎教育卓越教師培養和教育扶貧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提高教師質量,尤其是要解決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問題,以及讓更多的優秀教師被吸引到農村、能在農村留得住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的一席話引起與會者的共鳴。要培養卓越教師,首先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使命與價值是什麼。
  • 優秀教師的三大核心素養
    這裡的「敬畏」,更多地趨於「敬」的層面,指的是要尊重學科規律,要尊重學科常識。就拿語文教學而言,我們首先得明確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是什麼?主要目的和意義在哪裡?就像健身活動,你選遊泳還是跑步,或者打球,或者跳操……每項運動都能健強體魄,但每項運動訓練服務意義卻有著很大的不一樣。我們所有的課程都是為了培養人,但關注的點是完全不一致的。 語文是幹什麼的?
  • 海澱教師進修學校首家分校進駐!未來西城海澱多所名校將落戶這個區
    據悉,未來,多所來自海澱、西城等區的中小學名校將落戶大興。 11月24日,「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與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合作辦學籤約儀式」舉行。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大興分校揭牌,這標誌著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首家分校在大興落成。 據了解,未來,雙方在教育均衡化探索、教師跨區間交流與培訓、教育辦學模式的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 核心素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高中優秀教案》帶給你答案!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在教學中落實?《新高中優秀教案》帶給你答案!)教育理念也從「知識為本」向「育人為本」進行轉變。與此同時,2019年新教材的使用,使得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也隨之改變。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師的教學要從「教學生知識」轉變為「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知識」, 學生要從「記中學」到「做中學」甚至「悟中學」。一堂好課不僅要關注教什麼,學什麼,怎麼教,還要關注學生怎麼學,學好了嗎。
  • 慧畫美育領路美術加盟|培養美術素養 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目前市場上少兒美術加盟品牌良莠不齊,但大多數都在應付應試教育卻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美術培養的本質是什麼?  慧畫美育基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創新研發少兒美術課程品牌,並延伸出靈韻書童少兒書法精品課。
  • 海澱爸媽|教育不僅是孩子間的競爭,也是優秀爹媽間的戰役
    其實我們這裡離北京差著快兩千公裡,表姐又是一個七八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說起來帶個幾歲的娃應該是經驗豐富,綽綽有餘,但她還是免不了焦慮,像每個媽媽那樣,總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好,總想讓自家孩子更好一些,總有操不完的心。
  •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應成為教育的「新追求」
    《核心素養與學習的變革》 常生龍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對於今天的教師而言,核心素養是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近年來,有關核心素養的話題很熱,但也有爭議。最近,我閱讀了常生龍先生的新著《核心素養與學習的變革》,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更加客觀理性,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也有了更明晰的認識。
  • 對接產業鏈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
    「那時職業教育並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在一些人眼裡,職業教育、中職學生好像低人一等。」馮子川回憶說。 但學校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最為密切的教育。隨著中山市「工業立市、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服務業迅速擴張,技能人才需求會大幅攀升,職業教育大有可為。
  • 為何瑞士會成為酒店管理教育的殿堂?
    還有一樣實力項目就是瑞士酒店管理教育。根據2020年的QS 世界大學排名,全球前三大酒店管理學校有三所位於瑞士(其中兩所並列第三),前二十所中有七所位於瑞士。為何瑞士會成為獲得一流酒店管理教育的第①選擇呢?為何瑞士模式的酒店管理教學如此高效?
  • 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
    在我看來,教師核心素養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教師應有執著的教育情懷。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任何職業,其教育對象是具有個性特點的活生生的人。
  • 「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
    目前,海澱醫院在教學管理體系方面較為完善,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也初具規模。這是兩院合作的成果。未來北醫三院將會繼續全力支持醫院教學工作,努力把海澱醫院(北醫三院海澱院區)建設成優秀的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隨後,李勁濤主任、王維民副主任、張福春院長籤署「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協議」。林航副區長、甄蕾書記、肖淵副主任、張福春院長為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
  • 【「望城教育獎」專題】之優秀教師
    01簡介吳中江,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師,湖南省首屆「湖湘優秀班主任」,省優秀輔導教師,長沙市優秀教師,市級骨幹教師,長沙市中學數學教研先進個人,長沙市基礎教育教學專家庫成員02頒獎辭六年的一師求學時光,她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四年的農村工作經歷,她詮釋著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她用一顆熾熱的心,做自己最愛的教育。03獲獎感言用心學習,靜心沉澱;用心守候,靜待花開。
  • 「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論壇圓滿落幕,再次吹響海澱「教育高地...
    今年,海澱區獲批成為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同時成立了海澱區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期待政府、學校和企業能夠多交流、多碰撞,為中國教育貢獻更多的「海澱智慧」。  未來,在教育管理方面,對技術的依賴性也將越來越強烈。建立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智慧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幹預、引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而有效地獲取知識,實現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有機融合。
  • 濰坊高新區3名教師推薦為濰坊市優秀班主任
    近年來,濰坊高新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教育國際化發展先行區、信息化發展示範區、特色化發展引領區、辦學質量高位均衡區。近日,濰坊高新區教師劉婧、徐聖臣、韓皓妍入選濰坊市優秀班主任擬推薦名單。她根據少年兒童的成長規律,經常性地設計、開展少年兒童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活動,讓班級更有自信。劉婧老師不僅在播種著知識和愛,同時也加倍地收穫著感動和幸福,孩子們一次次用真誠的目光、天真可愛的笑容感動著她。愛生活、愛事業、愛學生是教師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原動力。愛學生,所以快樂著;快樂著,所以工作著;工作著,所以更快樂!
  • 運城中學優秀教師 吳書維:以教輔實驗為槓桿翹起學生的明天
    【運中教育人】運城中學優秀教師 吳書維:以教輔實驗為槓桿翹起學生的明天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圍繞著「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總體目標,基於學生的「終身發展」,運城中學注重引進、培養和使用人才,搶佔教育制高點,加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湧現出一批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立德修身、敬業樂學、廣學博取、與時俱進的優秀教師。他們秉承「知恥力行」的校訓,堅持「追求卓越,永不服輸」的信念,滿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熱忱,培養出一批批志存高遠、多元發展的芬芳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