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每日觀察丨唯一不變的就是它永遠都在變化

2020-12-23 央視新聞

五談新冠肺炎疫情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們正在見證一段重大的世界歷史。每天都有數千生命因為這場大疫而不幸消逝。每時每刻,不同國家的人們在以各自的方式,做著共同的抗爭。這場蔓延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已逼迫整個世界,拿出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方面的幾乎全部能量,來奮力化解它。

這是世界大變局的一部分。沒有誰能置身事外。

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說到——「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去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判斷——「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

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上,「變局」並不少見。我們就是在一個又一個變局中前進的。而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說當前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天,我們不妨帶著辯證思維,結合這場全球抗疫,深入剖析一下這「大變局」的複雜形態——

既有出乎意料之變,也有可以預見之變。新冠病毒的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發生之後竟發展到如此嚴重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它最終在全球「見頂」的那個「頂」在哪兒,目前,科學家們也無法作出準確預判。而換個角度看,每隔若干年出現一場大疫,又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因此,警惕「黑天鵝」——不可預知之變,防範「灰犀牛」——本可預見、卻被忽略之變,成為當今世界共同面對的治理命題。

既有順應大勢之變,也有悖逆潮流之變。歷史潮流,浩浩蕩蕩。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海進博會開幕式上所講,「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當今世界,奉行多邊主義就是順應大勢,搞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就是悖逆潮流。全球抗疫,攜手合作、共克時艱就是順應大勢,對別國搞汙名化就是悖逆潮流。縱觀人類歷史,順應大勢者終究佔據主流,而悖逆者也從不鮮見。

既有一路向前之變,也有曲折反覆之變。正因為眼前常有順勢、逆勢之別,所以拉開更久遠的歷史縱深看,有些變化是一路向前、不拐彎不回頭的,有些變化則是曲折反覆的——看它一百年,往哪兒走很清楚,但中間可能拐彎甚至回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很多國家關閉了人員交往的國際通道,一些跨國的產業鏈、供應鏈也被阻斷。有人說經濟全球化從此要退回去了。這未免草率。當前之「斷」,只是抗疫所需。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我們不應對它失去信心。

既有於我有利之變,也有於我不利之變。有利不利交織,為常態,誰也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中華民族就是在驚濤駭浪、大風大浪中闖出一番天地來的。於中國、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都是一種於我不利之變。如何化解不利,就是這場大考的必答題。考題中還包括如何化危為機,比如找到公共衛生治理的短板不足,從而推動治理水平提高。對有利與不利,始終要辯證把握。處於總體有利局面時,要對潛藏的不利因素保持警覺、及時化解;處於總體不利局面時,要善於發現潛藏的有利因素,牢牢把握住它,從而推動全局擺脫不利。

既有主動求索之變,也有被動面對之變。有些變化是我們主動想要、積極推動的,比如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就在順應大勢中體現了主動作為。有些變化,全人類都在被動面對。疫病從來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它是自己找上門來的。所以一開始打的是遭遇戰。但我們得有把遭遇戰逐步打成一場主動戰的本事。中國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從遭遇戰打起。而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當我們調動起舉國之力,有了明確的戰略戰術,這場人民戰爭就成為主動戰。

既有尚未成型之變,也有制度完善之變。任何變化,總是從苗頭初起。而人類的智慧,就在於可以謀劃和推動帶有系統性的變化。在抗疫鬥爭中,我們及時地補上了一些公共衛生應急中的漏洞,待抗疫之後,按照中央部署,還要進一步推動相關的制度完善之變。全球抗疫,在應急狀態下探索出一些新的合作模式,比如中韓之間建立的聯防聯控合作機制。而這也為今後推動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啟示。

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中向前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給予我們的精神營養。世界總是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它永遠都在變化。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難題與挑戰,始終直面問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在紛繁複雜的大變局中,把握正確方向,排除幹擾阻礙,走好前進之路。(文丨特約評論員 楊禹)

相關焦點

  •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原標題: ●一談新冠肺炎疫情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連日來,看義大利、看歐洲、看世界,令人揪心
  • 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讓自己養成更健康的習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讓別人做出積極的改變更是難上加難。任何進步都需要改變和成長,但要想在別人身上實現你想要的改變往往是極其困難的。不是你想他人做出怎樣的改變,他人就會做出怎樣的改變。
  • 變化是主旋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變化是主旋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好朋友見面的時候,總喜歡這樣說,這麼多年了,你一點都沒有變,這個時候,你也會笑著回敬一句,你也沒變,跟以前一樣瀟灑、漂亮。其實,說這話的時候,大家都清楚,彼此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自己難道不清楚麼,不要說這麼多年了,每一年、每個月,甚至是每一天都會有變化的,之所以這麼說,只是為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對方心裡開心,更多地回味當時在一起的場景,誰不願意別人不露痕跡地誇一下自己呢。誰心裡都清楚地知道,誰也無法完全回到過去的時光裡,跟過去一樣。
  •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只有擁抱變化 才能擁有自己的明天
    因為,有時候的穩定,就代表了不思進取、不學無術、麻木不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掉進了安樂窩,熟悉的環境給了你極大的安全感,但是同時也剝奪了你繼續學習、努力奮進的雄心壯志。其實,在如今這個社會上,哪裡還有什麼安穩的淨土,到處都是競爭,到處都是壓力,樹欲靜而風不止,所謂的安穩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罷了,可以說,這個世界什麼都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 戰「疫」警色丨監獄特警,使命必達!
    戰「疫」警色丨監獄特警,使命必達!有這樣一支隊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身著防暴服,手持警械具他們總是衝鋒在防暴處突的最前線脫下戰訓服,戴上防護罩他們就是一線的防「疫」衛士戰疫時刻,梅州監獄特警隊使命在肩,使命必達
  • 慶七·一詩文朗誦丨市局第五黨支部 陳俊男《我眼中的戰「疫」》
    慶七·一詩文朗誦丨市局第五黨支部 陳俊男《我眼中的戰「疫」》 2020-06-29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變化中照看好自己內心,事情就會迎來轉機
    我們所處的世間有著無窮的變化,這些變化對於我們來講,都是一些不確定的存在。人類天生就害怕一些不確定的因素,這些不確定的因素會在我們潛意識層面埋下不安全的種子。所以大部分人都想過著一成不變波瀾不驚的生活。斯賓塞·詹森(Spencer Johnson,1940年1月1日-2017年7月3日)曾經說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甚至包括你身上的細胞,每一分鐘都在死亡又每一分鐘都在誕生!
  • 戰「疫」 | 在行動:北京科技社團戰「疫」工作簡訊(第二期)
    北京製冷學會北京市工程系列(熱能與暖通空調)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委會關於2020年中級職稱工作延期開展的通知38北京製冷學會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39北京食品學會北京食品學會全力支持抗擊疫情防控工作專刊作品展示57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致敬戰「疫」者!微博動漫集結百餘漫畫家為抗疫助力專刊作品展示58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戰「疫」有我 | 航天專屬戰「疫」表情包上線,請收下!
  •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他最後挑出了兩位人選----約翰和吉米。因為他們都很精通騎術,老董事長便邀請二位候選人到他的農場做客。當他們到來時,老董事長牽著兩匹同樣好的馬走了出來,說:「我要你們比賽騎馬,勝利者將成為我的接班人。」他把白馬交給了約翰,把黑馬交給了吉米。二人接過馬後,不約而同地打量著馬的素質並在心中衡量自己的騎術。
  • 釣無定法,靈活變通,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雖然這句話廣為流傳,不過據蓑笠哥的觀察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真的不多!目前蓑笠哥的理解就是:「心中無法即為正法」,可能也不一定正確吧。我們在某一次比較成功的經驗之後,容易總結出一個道理:就是應該這麼釣,並視之為圭臬,以後還是會這麼釣。但是釣況萬變,哪怕是同一種魚不同的環境、氣溫、水質所用的方法可能都不太一樣,如果固守己見結果往往會被打臉。如果你喜歡野釣,影響你成見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臺釣技術太好。當你臺釣技術爐火純青的時候可能你就會看不上別的釣魚方法。
  • 同心戰「疫」丨第六集:人民至上
    ,不斷變化的疫情牽動著億萬人的心。經歷過這場戰「疫」的每一個人,回望這段生死阻擊、同心聚力的日子,都百感交集。在這場戰「疫」中,每個黨支部都是一個堡壘,每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武漢市漢陽區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 胡明榮:把黨旗要扛著,是不是這個道理,讓老百姓看得到黨旗,聽得到黨的聲音,看得到黨員的這個形象。
  • 以詩戰「疫」丨人心向暖 花必勝開
    以詩戰「疫」丨人心向暖 花必勝開 2020-02-28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先鋒】延遲的婚禮 不變的愛
    【戰「疫」先鋒】延遲的婚禮 不變的愛 2020-02-24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的變化和不變
    對我們而言,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是在不斷變化的。生活的變化是無法改變的。它的變化,既不是我們個人能左右的,也不是社會運作本身能左右的,有某些規律在支配社會的運作。比如說自然科學的進步。因為外在的客觀變化是由諸多因素引發,這些因素並不是根據我們某個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所以改變它就無從談起。變化是基本的事實,也是無法更改的事實,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生活中的變化都會一直存在,無法看到盡頭。不變的是我們自己。
  • 2021體育展望丨不是奧運年的奧運,尋找屬於它的變與不變
    站在2021年的開端,迎接新一年初綻的微光,我們發現以體育之名,未來的一切都充斥著變與不變。 日本政府去年12月26日宣布,從28日0時起至2021年1月底,暫停所有國家和地區的人入境,這給定於在2021年7月舉行的2020東京奧運會前景蒙上陰影,對剛剛「火線上任」的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新任導演佐佐木宏而言,這消息是雪上加霜。
  •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當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打
    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一直在變化。想要不被時代拋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自己永遠奔跑,永遠折騰不斷地尋求改變和進步。前不久網上流傳一段視頻,今年河北唐山市的地方政府將地方的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本來取消路橋收費站這事可謂大快人心,但有些員工卻不滿意了並找領導討說法。
  • 6小時夜班護目鏡已布滿水霧,雖辛苦但值得丨援鄂戰「疫」日記④
    從2月13日起,珠江時報推出《援鄂戰「疫」日記》欄目,通過這些逆行者的「眼睛」,走進湖北戰「疫」最前線,深度了解他們如何與疫魔鬥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戰"疫"日誌④時間:2020年2月15日 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方艙醫院 記錄人:南海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 李智勇不知不覺來武漢已經6天了,前段時間忙於各種培訓和熟悉流程,昨天我們正式進艙,值了第一個夜班。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確嚴峻,尤其是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患者很多。
  • 原創漫畫《一隻口罩的戰「疫"記》
    疫」高牆內,堅守崗位,無私奉獻。微小如我,作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支援者、見證者、奉獻者,我親眼目睹了他們走過寒冬,迎來暖春,「白+黑」的日夜堅守,「5+2」的艱苦奮戰。我想說,「謝謝你,為戰『疫』堅守陣地的戰士。」
  • 戰「疫」家書丨媽媽,希望有朝一日,我能與你並肩同行
    戰「疫」家書丨媽媽,希望有朝一日,我能與你並肩同行 2020-04-12 15:59:42參與互動   戰「疫」家書丨媽媽,希望有朝一日
  • 戰「疫」巾幗(二十二)丨衝在抗疫一線的「一姐」——馬紅屏
    戰「疫」巾幗(二十二)丨衝在抗疫一線的「一姐」——馬紅屏 2020-03-30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