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020-12-16 丹格教育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逝①者如斯②夫③,不舍晝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它形容時光就像河裡的水一樣,晝夜不停地流逝。有感慨時光飛逝,歲月不等人的意味。也慨嘆時光易逝,勉勵我們的進德修業,像奔流的河水一樣,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①逝:往,離去。

②斯:代詞,這,指河水。

③夫:語氣詞,用於句末,表示感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相傳孔子在2500年前聽聞呂梁山險要非常,於是帶領弟子數人前去觀洪。當他們來到一處山角時,不料車輪經不住日夜顛簸,咔嚓一聲應聲而斷。於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只好在哪裡停留兩日,等修好車再走。他們停留的地方因此得名「聖人窩」,其村子也被稱為「聖人窩村」。

車修好後,又經過幾日的顛簸,孔子終如願看到奔流不息的泗水(故黃河)。孔子站在河岸,看著奔流不息的黃河水,又想起在路上耽誤的時間,感慨時間一刻不停地流逝,而黃河水也滔滔不絕地日夜奔流,於是有感而發。他的弟子樂喜(字子罕)記錄下孔子的這句話,從此這句話影響了中國兩千五百多年!

時光

關於惜時的古詩詞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雜詩》【東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勸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和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金縷衣》【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滿江紅》【宋】嶽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剪梅》【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明日歌》【明】文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題旅店》【清】王九齡

曉覺芳簷片月低,依稀鄉國夢中迷。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


推薦閱讀(青春、時光)

趁青春,用熱血,為祖國效力!

趁青春,用時間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高考時間為什麼從2003年起改為6月7日、8日?

數學學習方法,一個讓你省下時間去玩的學習方法

用8年時間,為理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丹格教育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先跟大家愛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海倫·凱勒,出生於1880年6月27日,逝世於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歷史上,黃河7次大規模泛濫,使中原文明,屢次遷移。淮水,淮河,四瀆之一之東瀆;江水,長江、四瀆之一之南瀆;漢水,漢江,漢水女神出處;洛水,洛河,洛神賦出處;伊水,伊河,龍門石窟出處,和洛水被稱為東方的兩河文明;泗水,劉邦曾做泗水亭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裡的「川」正是說的泗水;也有說川是大汶河;而建築觀川亭位於尼山孔廟第一進院落的東南角。
  • 《論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九篇「子罕篇」,本篇主要核心是告訴人們安心立命的知識。在上文品讀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孔子有一天,站在川岸上看著東流的水,就說了這兩句感嘆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呀。」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該畫卷畫於絹上,水墨加上淡色,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在1:21的狹長畫幅上,留下824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各式景觀,它與孟元老的筆記體書籍《東京夢華錄》一起,以各自的方式永久地封存了九百年前的汴京以及汴河兩岸,也即是現在的開封城的自然風光和市井盛景。
  • 對纏中說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解讀的分析
    《論語子罕篇第九一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錢穆譯】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舍晝夜地向前。」《說文》曰:逝,往也。本義是離開前往。查《漢字源流字典》,它引申義有過去,死亡,經過,調整,也可和誓通假,指發誓。如《詩經》中的「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這裡的「逝」就是發誓的意思。這麼說,纏師的解讀不是空穴來風。
  • 國學文化:「逝者如斯夫」,「於穆不已」,感嘆的是什麼?
    「逝者如斯天」出自《論語˙子罕》。完整句為:「逝者如斯天,不舍晝夜」,是孔子在川上發嘆而起,後來被無數文人學者引用、闡釋和化用。這句話以現在的意思是:哀嘆時光像流水一樣的逝去,日夜不停。但是對於孔子的「逝者如斯天,不舍晝夜」,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秦漢時期對「逝者如斯天」的理解孟子認為孔子這句話形容的是水,因為在《論語》中還有這一句話「知者樂於水,仁者樂川」。為什麼提到「水」呢?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感慨時間的背後,是與陽虎的數年糾葛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當然是孔子的名言,說的是孔子帶著弟子們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才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形容時間像流水飛逝一般,一去不復返。類似的話,還有一個人說過,那就是與孔子糾葛三十年的陽虎。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逝者如斯夫
    《論語·子罕》記孔子在河邊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認為河裡的流水流過去不再回來了,這是一種發展的觀點。有人說孔子思想陳舊,是頑固派的代表。其實不然。尤其在辦學上,孔子更與前不同。商、周時期,只能貴族子弟入學,一般人無資格進庠、序(學校),學文化、知識。而孔子卻主張「有教無類」,廣泛吸取各階層的人入學。只要交納少量學費,便可入學。這樣就排除了政治上的限制,因而招來了各行各業,各地各國的各種弟子,使學風下移。過去只學治國、治人即統治百姓的學問,孔子則「六藝」都教。
  • 《論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回不去的過去,只能做好現在
    時光匆匆,畢業的第七年,暑假就是畢業的第八年,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年紀大了,也漸漸地開始懷念過去;年紀大了,也漸漸的記憶力衰退,我怕自己忘了從前,也迷茫的生活在現在,也不敢再奢求更好的未來,所以,開始了這個平臺,記錄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奢求做到極致美好,只願自己一直堅持到底。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短詩:被忽略的記憶
  • 子在川上曰「沒有文化涵養的支持 微博熱搜被下架」
    子罕篇第九 論語目錄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9.3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9.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 逝者如斯 大道若水
    傳統古風「讓悠悠古風 吹遍古老的華夏大地」經典傳承| 回歸傳統| 喚醒良知| 正念正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徐子說:「孔子多次稱讚水,說道『水啊,水啊!』對於水,孔子取它哪一點呢?」
  • 《論語 子罕》第九
    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成名以為利乎?君子不器也。9-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