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票房後勁有多大?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3日訊(記者姜天驕)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了500億元大關,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熱切關注。除了對票房本身的關注,讀者最關心的還是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譬如,對價格比較敏感的觀眾發現,近兩年線上票價有緩慢上漲趨勢,相對於幾十元錢一張的電影票,一些影片的質量不盡如人意,讓觀眾感到花這麼多錢看不值。還有一部分讀者表示,好看的高品質國產電影相對較少,無法滿足觀影需求,更與日漸繁榮的電影票房市場不相符,令人堪憂。

  電影產業的社會關注度一直很高,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精神食糧,是文化產業中的引領性產業,更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讀者關心的問題其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電影市場的健康程度。國產電影總體對全年票房的貢獻率、票價與觀影體驗是否平衡等問題,都是影響電影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以回應讀者關切。

  目前電影票價合理嗎?

  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電影票價格的高低決定著他們是否願意走進影院。目前我國影片的票價線上線下相差很大。記者在北京各大影院採訪發現,影院門市票價要高出線上票價3倍到4倍,因此,大部分觀眾會選擇線上購票。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觀眾表示,前幾年線上經常能買到9.9元的超低價電影票,但這兩年卻很少見了,網絡平臺的票價也越來越高了。

  一部影片的合理票價應該是多少?除去影片的製作成本,不同城市、不同影院、不同放映格式之間有著很大區別。拿放映格式來說,因為IMAX、3D能夠帶給觀眾更好的觀影體驗,其價格也相對更高。此外,影院的地理位置對票價也有一定的影響。以北京為例,坐落於西單商業圈的首都電影院票價就比大興區位置相對偏僻的星美國際影城要高。

  如果與國際上比較,我國電影票價格並不算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計算研究所發布的全球電影票平均售價顯示,我國的平均電影票價為5.74美元,美國的平均電影票價為8.13美元,日本的平均電影票價達12.77美元,位居亞洲最高。而印度的平均電影票價相對很低,原因是印度沒有文娛稅,使得電影票價相對較低。

  在我國,由於電商資本雄厚,實力大,所以為了搶佔市場,電商採取投資的方式「燒錢」補貼電影票價。近兩年,通過電商渠道繼續爭奪新用戶的能力越來越有限,「票補」的力度也有所下降,這也是為什麼線上平臺很難再買到9.9元超低電影票的原因所在。

  從某種程度上看,「票補」的確刺激了觀眾的觀影需求,做大了電影市場的「蛋糕」。儘管去掉電商高額補助後觀眾感到票價在悄悄上漲,但是不可否認,在超低票價的「誘惑」之下,很多觀眾已養成了觀影習慣,即便現在的票價回歸到相對穩定區間,但很多觀眾仍表示:「電影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離不開了。」

  什麼因素支撐了票房佳績?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559.11億元,創歷史新高。這其中除了觀眾的觀影熱情越來越高之外,也有許多重要的因素。有力的版權保護措施,是保證票房的重要因素之一。冠勇科技董事長吳冠勇介紹,自2017年起,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前置已成趨勢。例如:《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異形:契約》等電影版權方均在電影進入院線上映前就採取了版權監測保護措施,對雲存儲、社區論壇、社交平臺等作了重點監測,對已有的盜版資源給予及時快速處理,因而,在院線熱映期未出現盜版資源的規模傳播。

  票房佳績離不開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過去,由於缺少法律依據,不少亂象渾水摸魚充斥在電影業內,阻礙了我國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2017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施行。法案對電影創作、攝製、電影發行、放映、電影產業支持、保障、法律責任等內容分為6章作了詳細闡述,亮點頗多。包括首次將電影產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當中,這意味著電影產業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重任,成為拉動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此外,《電影產業促進法》也踐行著簡政放權,降低了電影行業的準入門檻,提出國家將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用匯等方面全方位扶持電影產業。

  中國電影的發展也得益於院線的建設。2017年,我國銀幕數量躍居世界第一,銀幕數已達50776塊,超過美國和加拿大銀幕數總和。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銀幕數較前一年增長了21%,但觀影人數卻只增長了18%,5年來票房僅增長了近兩倍,這也低於銀幕數的增長。華誼兄弟影院管理公司總部排片經理唐樂認為:「這幾個數據的增幅未能同步,說明很多影廳沒有充分的上座率,銀幕數對觀影人群的拉動力在降低。」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院線不能盲目追求銀幕數量的增長,應該合理規劃。在向三四線城市發力的同時,有效整合一二線城市的院線資源,對於影院數量已經飽和的一線城市,應該把著力點放在提升影院的軟硬體投入,進而提升服務質量。

  國產電影可以更好看嗎?

  一位票房分析師曾經提出,電影市場的健康程度,反映本土電影的發展趨勢。如果把500億元票房這塊大蛋糕分一分,你會發現,過去一年,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票房為301.04億元,佔據了蛋糕總額的53.84%。如果再把這一半多一點的蛋糕繼續分下去,你又會發現,僅冠亞軍《戰狼2》和《羞羞的鐵拳》兩部電影就佔據國產電影總票房的26.1%;總票房前8名的國產片合計貢獻了全年電影總票房的50%。

  國產電影的票房不能只依靠幾個爆款。專家認為,20%的大片支撐了80%的票房成績,進口片單片的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這些問題充分說明,要讓國產電影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做到資源均衡,共同發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觀眾對本土影片的期待更高,因為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會讓觀眾更有共鳴,也更能找到情感歸宿。過去的一年裡,令人難忘的國產電影還是不少的。2017年最後一個月,馮小剛的《芳華》感動了那些緬懷青春的人;看過《戰狼2》的人記住了護照背後的那句話: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羞羞的鐵拳》讓人們在笑過之後開始認真思考是什麼讓自己真正強大……此外,《十八洞村》《建軍大業》等主旋律題材影片在觀眾滿意度調查中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這說明,國產電影的創作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獲得了觀眾較好的評價,實現了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

  然而,國產影片對總票房的貢獻率只有一半,這說明優質國產影片數量不足。對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認為,不能以影片數量的增長為目的,而是要提高電影質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不能以票房為目的,要追求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決定電影產業發展最根本的還是好作品,必須在好作品上下功夫,提高創作質量,提升兩個效益。引導優質資源向優質項目傾斜,提高作品的產出率。」

  2017年是「電影質量促進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認為,過去一年國產電影多題材、多類型、多樣化的創作格局更加鞏固,主旋律影片更好看了,娛樂型影片思想性更強了,這些都是反映電影市場健康發展的指標。他同時指出,在電影創作層面,有「高原」缺「高峰」、有數量缺質量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現實主義力作不多,創作質量和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電影是人類的夢工廠。李國奇希望,中國電影人還要再加把勁,保持創造和創新活力,一方面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提升電影創作的質量和水平,另外也要注重運用新技術提升中國電影的工業水準。

(責任編輯:張雪)

相關焦點

  • 進口電影遇冷後勁不足 被國產片壓制
    中國電影市場2月共產出票房111億元,同比增長9.4%,國產影片票房達到103億元,這刷新了中國內地市場單月票房紀錄,也創造了全球單元單市場票房紀錄。12月15日,2019年累計票房超過了2018年總票房(609億)創下新紀錄。
  • 觀眾看哭好評不斷,張譯新電影卻後勁不足,票房破一億都難
    這要看哪方面為標準,如果就商業的利益而言新版的《鹿鼎記》是成功的,起碼片方賺得不亦樂乎,但以口碑而言新版的《鹿鼎記》是不成功的,這也就理解了為何神劇與爛片屢禁不止,因為衡量的標準不同,沒口碑的反而是大受歡迎能夠有著商業的利益所得,相反有口碑的未必能夠撐起收視和票房。
  • 《緊急救援》穩居榜首 《沐浴之王》票房後勁足
    《緊急救援》穩居榜首 《沐浴之王》票房後勁足 時間:2020.12.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M大數據
  • 單日票房破5千萬,僅排第三,第一後勁太足!
    犯罪線上也是上映了,也是古天樂主演的一部讓我們期待的電影了,上映之後,我們看到目前的豆瓣評分是7.0分,可以說表現的中規中矩,符合了預期,並不太差!而且這部電影雖然是上映第一天,票房也不錯,達到了5千萬,但是奈何國慶檔的影片後勁依舊是很足,所以上映首日的犯罪現場也是沒有拿到單日票房榜首,只是在第三名了。第一名的中國機長在國慶節的後半段後勁都十分強勁,到了現在,依舊後勁很足,雖然有還不錯的影片上映,還是牢牢佔據著單日票房的榜首!
  • 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
    在「雙11」變身購物節的第12年,天貓與京東7697億元的成交額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然而,電影院並沒有趕上這波購物節的熱鬧,在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之後,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這是為什麼?
  • 2018全球電影票房排行:前10中只有一部中國電影,第一穩了
    2018全球電影票房排行:前10中只有一部中國電影,第一穩了2018,電影航班也井噴式發展,各種類型的定影扯能給出不窮,無論是恐怖片還是文藝片或者是喜劇片,只要演員陣容強大,劇情吸引觀眾,那票房定不會太差。
  • 中國電影票房「逆風」登頂
    原標題:中國電影票房「逆風」登頂  2020年,經歷了178天「休克期」的中國電影逆風翻盤,票房遠超北美電影市場,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這一年來,中國電影進行了市場、主體、內容等近乎全元素的變革。
  • 642.66億元年度票房背後 中國電影進入結構化增長時代
    十年一覺電影夢,卻又取得切切實實的成績,使得中國電影躍上了不止一個臺階。因此從這個長線邏輯出發,當下一兩年相對較低的票房增速或者遇到的困難都不足為慮,下一個十年的中國電影依然會保持著樂觀的增長前景。類似於貓眼娛樂執行長鄭志昊在貓眼全文娛戰略發布會上表示的那樣,據第三方市場數據公司統計,中國文娛市場規模增速超過GDP增速,有望在兩年後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文娛市場體量尚有提升空間,相信遊弋其間的中國電影天花板也足夠高。
  • 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中國電影年度票房衝擊200億
    報告顯示,截止11月23日,中國年度累計票房成功突破160億。儘管過去兩年賀歲檔的日均票房已不比年度票房日均產值,不過作為全年的衝刺收官檔期,賀歲檔仍有其戰略意義。對於中國電影市場尤為特殊的一年,2020年賀歲檔將決定年度票房能否飛躍200億關口。對於11月27日開啟的賀歲檔來說,拿到40億票房意味著可以助推2020全年票房越過200億線。
  • 史上第二高國慶檔之後電影市場為何「後勁不足」?
    在「雙11」變身購物節的第12年,天貓與京東7697億元的成交額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然而,電影院並沒有趕上這波購物節的熱鬧,在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之後,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這是為什麼?
  •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
    新華社記者 趙瑞希攝現在無論你在中國的哪個城市,如果想看電影,一般出家門不遠就有影院,甚至可能有好幾家,各個類型的電影隨意挑選。這是中國電影多年發展的結果。北京時間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累計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19.3億美元),正式超過北美同期成績,歷史上中國內地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這個消息,在海內外引發極大關注。
  • 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4
    有4部曠世電影,站上了巔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截止到2020年5月,國內票房排行前4的作品究竟是哪些。 1.在8月11日凌晨,票房達到40億,超過《美人魚》創下的33.92億元記錄,成為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的影片,票房最終定格在難以置信的56.8億,衝進全球票房前100,成為第一部入榜的亞洲電影,這就是《戰狼2》,不僅票房獲得巨大的成功,人氣上也是絕無僅有。在國內的累計觀影人數居然達到驚人的1.4億。 2.
  • 哈利波特重映票房過億,影視IP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該片曾在2002年1月在內地首映,加上首映票房,目前該片累計綜合票房達1.58億元。也許是懷舊心理作祟,也許是疫後影視消費的爆發,但對於一部重映影片來講,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票房成績。哈利波特背後的IP價值究竟有多大,也許沒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
  • 今天17點27分 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超過2017年總票房
    另一方面,中國電影新力量規模崛起,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新製片人、新的技術人才逐步進入電影創作生產的主力陣容,開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年,《後來的我們》《一齣好戲》《超時空同居》《我不是藥神》等導演處女作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中國觀眾觀影口味的多元化和電影市場的豐富性得到充分彰顯。
  • 中國電影票房首次全球「奪冠」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 10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說,據有關機構統計,中國國慶期間票房收入達到近40億元人民幣。今年以來中國票房收入已超過20億美元,首次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
  • 《中國機長》票房25億,居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12名
    截止到今天,《中國機長》播出的第16天,票房已達25億。這一好成績讓《中國機長》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12名。《中國機長》目前不僅是居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12名,而且還成為了2019中國電影票房榜第5名。
  • 史上第二高國慶檔之後,電影市場為何「後勁不足」?
    在「雙11」變身購物節的第12年,天貓與京東7697億元的成交額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然而,電影院並沒有趕上這波購物節的熱鬧,在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之後,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這是為什麼?
  •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
    盤點一下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中國機長》票房28億,評分:6. 8,該電影改編自穿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電影刻畫了一個偉大的機組,在遇見危險時的專業表現,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災難片,優缺點都很明顯的電影。
  • 2020年度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TOP10)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城市院線觀影人次5.48億。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531部,影片總產量為650部。全年新增銀幕5794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75581塊。
  •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票房排行你喜歡的電影上榜了嗎?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據燈塔實時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總票房統計量為129.5億元(合19.3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北美地區的票房總量。這也是中國在歷史上首次票房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票房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