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成果發布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正式揭曉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以及中國故事提案大會「十佳方案」「最具市場潛力紀錄片方案」名單。本屆共有3227部作品角逐金紅棉,經過初評、複評和終評,最終由評審團評出10個優勝名額以及組委會特別推薦的5部優秀紀錄片。
最終,《海上來客》《棒!少年》《真實生長》三部由廣州出品或參與製作的紀錄片入選。 2018年2月,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出品,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市委宣傳部、南沙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李林導演團隊打造的4K超高清紀錄片《海上來客》在廣州正式開機,是廣州市最早啟動的4K超高清紀錄片項目之一。該片以300年前第一艘直航中國的法國商船——「安菲特利特號」的故事為線索,全程使用4K超高清技術拍攝製作,並運用三維動畫、情景再現等多種手法,再現了清代早期黃埔古港、十三行等廣州的對外貿易歷史。
2018年,《真實生長》入圍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終評。影片中所反映的教育問題是社會討論的焦點,因此,該提案受到了許多決策人及平臺的青睞。這些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見證了許多「中國故事」的誕生,作為《真實生長》出品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常務辦公室秘書長劉軍認為,《真實生長》的面世,是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團隊為創作者服務的又一次生動寫照。
《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困境兒童不甘向命運低頭的正能量故事。影片創作歷時三年多,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該片自12月11日與觀眾見面後受到廣泛歡迎,目前豆瓣評分8.8。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也曾在2018年獲得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提案大會最佳提案。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和紀錄片節相伴成長
《棒!少年》的導演許慧晶表示,做紀錄片十幾年,仍在探索一種良性創作的路徑,能夠在這個時候獲得一份榮譽,對團隊是可貴的鼓勵。
2018年,《棒!少年》獲得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提案大會最佳提案,兩年後,影片在影院公映,口碑獲得業內及大眾廣泛好評,並且再度回到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獲得「金紅棉」榮譽。這份奇妙的緣分,讓他深有感觸。「我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可以說和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相伴成長。」許慧晶表示,廣州開放包容的精神,給予紀錄片人創作的豐厚土壤。「這裡的觀眾對紀錄片的喜愛的類型很多元,《棒!少年》放映的時候,200多人的大場都坐滿了。我們生活在這裡,在這樣一個包容的土壤裡生活、創作,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優秀紀錄長片:《愛在日暮》
優秀紀錄片導演:《我的章魚老師》導演皮帕·埃爾利希、詹姆斯·裡德
優秀紀錄短片:《為我哼首搖籃曲》
優秀系列紀錄片:《海上來客》
優秀首作紀錄片:《巴班克:當我死時告訴我》
評審團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棒!少年》
中國故事優秀紀錄長片:《金銀潭實拍80天》
中國故事優秀紀錄短片:《冬去春歸》
中國故事優秀系列紀錄片:《真實生長》
優秀中外聯合製作紀錄片:《與古為友》
組委會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為了和平》《同飲一江水》《同心戰「疫」》
《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中國故事」提案大會最具市場潛力紀錄片方案:《暴走風塵》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